关于新用户和次留的阶段性总结

现在已经忘了之前怎么做新媒体的了,说不定以后就忘了怎么做次留了,所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下可能更适用于内容型产品)

1.次留的关键点-用户认知

我觉得思考每件事情之前,都应该先确定这件事情的关键点是什么,一成则成,一败则败的那种。

那么关于次留,把自己带入想象,“我什么情况下用了某个产品后,第二天还会想来看看呢?”发现能毫不犹豫的给出答案“惊艳”、“印象深刻”,这两个答案则代表着“我对于产品有比较鲜明的认知”、“我感受到了它的价值”,所以通过共情的角度来看,次留的关键点在于用户认知。

而为什么共情出来的结果是这样,因为我自觉在生活中是个比较在意事情真的能改变什么/能给我带来什么价值的人,也相信这样理性的人不在少数,而对于不够这么理性的人来说,以此为标准来设计产品,也能大大提高他们的效率,不失为一件好事,所以我觉得这个结论是没问题的。

回想使用其他产品的过程,是否潜意识也是这样呢?以前大学时,我觉得抖音的视频很炫酷,颜值也都很高,所以一有比较完整的休息时间、不知道干啥的时候就用来解压欣赏娱乐。后来觉得即刻上有很多朋友圈里没有的同行,发表着一些紧跟时代的值得看的又不怎么长的想法和见解,所以上下班接水上厕所等零碎时间点,都不自觉会打开。以及后来一旦觉得很累不想动脑子了只想哈哈哈、又不想用完之后觉得很后悔被动的接收了毫无信息的内容浪费时间时,就打开了B站。以及想看看纯银又更新了啥就去微博。还有公众号,对我来说就是看深度报道分析、有趣的条漫、以及沙雕可爱狗图上。所以,其实在使用互联网服务的时候,我是有充分的主动权来选择,以及打开的时候潜意识就会有 我想干嘛,为什么选它 的认知(即使我只是用某个产品的部分功能)。所以我觉得把用户认知作为次留的关键点,是应该坚定相信并实践的。

2.找核心功能点

确定了关键点是用户认知之后,下一步应该是思考,作为产品设计者,想给用户关于产品的认知是什么。可以从目前app上数据表现较好的功能点出发、活跃中用户的主要产品认知,或者公司未来战略方向。

我则主要是从前两点出发,前期通过看老用户中访问得比较多的是哪些地方、以及一次跑步放空过程中想到看第二天有来的用户首先访问什么页面、以及看新用户第一天的路径如何 在哪些页面容易停下来退出、相对而言哪些页面被访问之后次留的可能性更大。以及一些用户反馈、在相关同事也认可的条件下,比较坚定地确定了目前的核心功能点,以及主要的用户认知。

这里补充一点,也是我个人目前的一些小思考(也可能慢慢就变了...),为什么确立用户认知要找核心功能点?对于内容型平台,新用户上来之后,找到他的兴趣,直接推兴趣相关的内容流呢?让用户知道app里面有他感兴趣的内容就好了。我觉得这个是OK的,但不好作为给新用户的全部策略。

对于垂直行业、并且以让用户学习、获得相关知识的内容平台来说:

首先是“感兴趣”,新用户不知道什么可以作为兴趣点、兴趣点的独立性,都是值得思考的。

第二个是,推荐流永远只会是内容上的惊艳,不会是产品页面或功能点上的惊艳。产品适合走哪条路也是值得思考的。

第三个是,推荐流对于老用户来说,是有空随便逛逛的好去处。但对于新用户来说,是需要一定的耐心的,并且在头条系和小红书的教育之下,期待值也会比较高,不太容易感到惊艳。

3.把核心功能点传送给用户

但是,通过共情,因为行业内容属性的关系,我觉得直接把核心功能点掏出来丢给新用户,体验不够友好。那种感觉就好像我当初完全没接触过产品的时候,去杭州实习,带我的师兄第一天给我发了一个Axure安装包,我打开之后被它的庞大复杂和陌生感吓到,无从下手。所以我觉得最好要有一个地方来承载一步步引导新用户的功能,修一个台阶带路,仿佛说“不要怕,跟着我慢慢来”,让用户逐渐熟悉、理解产品。

而刚刚好,这样的引导功能,也是符合产品想给用户的认知的,也比较幸运的能找到一个位置,去尝试承载这样的引导功能。所以其实对于新用户来说,我又增加了一个“引导”的核心功能点。

同时在这个引导过程中,也能设计入口去到其他核心功能点的页面,还有一点是,最好能根据不同人群,设计对应的最佳引导路径。

4.尽早的唤起用户对产品的注意力

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用户会有一种状态,就是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产品时,往往不会主动思考一段时间后再选择下一步做什么,而是最先看到或最容易看到什么,就点进去。我把这种行为理解为用户对产品的试探,是被动接收产品的信息,也不会有很多的预期,只是“看看你长什么样”,注意力是比较涣散的。

如果能通过页面内容或功能的精心设计,尽早的唤起用户对页面的注意力,(不管是因为兴趣很符合还是感觉上的出乎意料和惊艳),一方面能印象深刻,很快的有产品认知,另一方面,用户在这之后更多的主动探索行为和数据才能反应真实情况。

所以我觉得新用户最容易看到的功能点或页面,承接工作是很重要的,或者,把承接得比较好的功能点或页面作为新用户最容易看到的。

5.接受理解并正视新用户第二天不会来的情况

虽然前面说了很多,但我也能理解新用户第二天不会来。因为确实除了大学生的群体,成年人基本都是有工作和时间规划的,休息有空的时候,一般也是更容易选择娱乐解压、碎片化信息类型的平台。对于不是这些类型,是解决问题的内容型平台,一方面可以选择一定程度外延到这些方向,另一方面可以提醒用户来找解决方案,一般是用推送的形式,不过这里的推送,出发点则一定要是高效率。“提醒并给你推你没空看但可能想了解的内容”。

总结来说,暂时关于次留与新用户,是认知-找核心功能点-核心功能点的传送路径设计-基于现实的推送辅助,这几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新用户和次留的阶段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