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和陈文茜推荐的豆瓣高分好书,愿我们都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是我在2020年读的第一本书,也是对我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本书,我从此开始向世界打开自己。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然而作者并非阿德勒本人,而是两位日本作家。

书的形式也很特别,是像《论语》那样的对话体,对话的一方是处于困惑中的青年,另一方是参透了阿德勒学说的一位哲人。

阿德勒学说既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学理论,也可以说是一种哲学思想,如果要我用八个字来形容他的学说,就是:耳目一新、相见恨晚

书中的金句密度太高了,几乎每一页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我不由得放慢了阅读速度,原本计划三天读完的,结果花了两周的时间,而且还准备二刷三刷。

文中提到有意思的一点:用阿德勒理论来改变生活方式所需要的时间是自身年龄的一半,也就是说,接触得越晚,所需要的改变时间就越长,这也是我说“相见恨晚”的原因之一了。

阿德勒是谁?

阿德勒于1870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曾追随弗洛伊德学习。他被称为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的三大家,却不如弗洛伊德和荣格有名。

阿德勒学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他最有名的著作是《自卑与超越》(也许是理论化的缘故,我看这本书的投入度和喜爱程度远不如《被讨厌的勇气》,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在樊登读书app里面听这本书)。

阿德勒从小长相普通,身材矮小,成绩平平。三岁时弟弟死在他身旁,两次被车撞,五岁差点死于肺炎,可以说命运多舛。

拿了一手烂牌的他,最后却成为逆袭的典范,亲身证明了每个人都可以超越自卑,他一生致力于帮助别人超越自我。

这几年国内心理学和舆论受到弗洛伊德学说(过去决定论)影响,把很多行为归因到“原生家庭”。

而阿德勒认为,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我无意对心理学派进行比较和评判,只提供多一个看问题的角度。)

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不存在“内部烦恼”,所有的烦恼都有他人的因素。

为什么烦恼?因为你总想得到别人的认可。你的所有行为和出发点,都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美,你做每一件事都会考虑别人会怎么看。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因为这是获得自由的最大羁绊。

什么是自由?自由就是不被别人的期望驱使,不被寻求认可的欲望驱使。

换句话说,所谓自由,就是要敢于被别人讨厌。

自卑来源于“比较”

自卑情结和自卑感不一样。自卑情结是有害的,自卑情结把自卑当成了止步不前的挡箭牌,有自卑情结的人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因为有A,所以做不到B,比如说,我没有音乐天赋,五音不全,是因为爸妈都没有这个基因。

然而,阿德勒认为适当的自卑感是有益的,健全的自卑感来自和“理想自我”的比较,我们的自信应该来自不断地超越自我,只要超越了过去的自己,都值得骄傲。

换句话说,什么是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课题分离

阿德勒认为在人际关系上,要将自己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只关注自己的课题,同时尊重别人的课题。

别人如何评价和对待你,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无法左右。同样的,你也有你的课题,是别人无权干涉的。人际关系之所以出现问题,正因为我们混淆了彼此的课题。

在我看来,“课题分离”这个理论跟西方人做得比较好、而中国家庭普遍欠缺的“界限感”很相似。中国家长常常对子女的学业、事业、婚姻横加干涉,就是界限感模糊的表现,也是很多家庭关系痛苦的原因。

共同体感觉

尽管人际关系是烦恼的来源,阿德勒并没有完全否定人际关系,也不建议人们离群寡居。在他看来,共同体感觉是幸福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具体要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这三点。

自我接纳”是指,诚实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部分以及做不到的事情,同时朝着能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追求他人的认可,不对自己撒谎。

他者信赖”是指不附加任何条件的相信他人,这样才能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

他者贡献”是指体会到自我对他人的贡献,有了这种自我价值,才能够在共同体中找到归属感,幸福即贡献感

贡献包括可见和不可见的,只要能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贡献感都可以。比如瘫痪在床的老人,尽管什么都做不了,但他支撑着全家的情感联系,同样具有价值。

阿德勒认为,人生很简单,并不是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瞬间,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

写到这里,我恍然大悟,阿德勒理论是让我们获得心灵自由和幸福的学说。虽然不属于心灵鸡汤,疗效却胜于鸡汤。

最后,引用书中具有正念力量的一句话结束本文:

从此刻起就能幸福,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PS. 《被讨厌的勇气》被蔡康永、张德芬、陈文茜等名人鼎力推荐,在2017年被改编成同名日剧。

你可能感兴趣的:(蔡康永和陈文茜推荐的豆瓣高分好书,愿我们都拥有被讨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