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仅是一门医学,更是一种文化

药王是古代中国民间供奉的医药之神,我国民间对药王的信仰甚为普遍。药王被道教奉为主要神明,药王有多位,最著名的药王除神龙外,还有伏羲、黄帝、扁鹊、华佗、孙思邈、邳彤、三韦氏、张仲景等。农历四月廿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药王生日,民间有把药渣拿到药王庙里烧掉的习俗,祛病消灾。


药王孙思邈曰:“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


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


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于医道者矣。


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典》,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


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大医习业”一词出自唐代大医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读后是不是好有感觉?孙真人讲,想成为大医,首先对经典理论和医家医案&著作要非常熟悉,同时还要精通相术风水祝由占卜等,否则就好似夜晚走路不带眼,一不小心就出问题了。怪不得现代中医...


而且还要博览群书,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三史是《史记》《汉书》《后汉书》,幸好还是唐代之前的书,估计要是孙思邈活在今天,要学的还更多了...


《内典》就是佛法,《庄》《老》就是道家《庄子》《老子》,五行休王是五行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五行配五脏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及流年不利五行生克作预测判断病人病势及生死。


七耀天文是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古人夜观天象学问,《黄帝内经》里的五运六气的原理出自这里,五运是五行,六气是风、火、热、湿、燥、寒六种气候的转变。


然后医道才能达到无所滞碍,尽善尽美了~


如果说《大医习业》是孙思邈学医的心路历程,那么《大医精诚》就使他成为后世医家的医德典范。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工夫行迹之心,如此可做苍生大医,反之则是含灵钜贼...


孙思邈告诉我们医者父母心,治病救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治过很多达官贵人,也医好过很多贫苦百姓,据说他曾治疗过多达600名麻风患者,当时那些被抛弃到深山老林中隔离,与狼虫虎豹为伍,或在世俗世界里,被烈火焚烧化灰的麻风病人。


孙思邈在《千金方•序列》中说,做“苍生大医”有两个条件,“精”与“诚”。所谓精,就是要有高超的医术,所谓诚,就是要有崇高的医德。


所以他是明医,活了100多岁,被后世尊为药王、孙真人,他以天下疾苦为己任,是医德高尚的苍生大医。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医不仅是一门医学,更是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