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课|关于能力与控制力的思考

       《道德经》第十课,老师着重讲了小而美的生活方法,我理解就是在不确定中追求自己的确定性,生活在自己的创造的确定环境中,生活自然会美好。

      老子的无为,无持就是确定的,是自己的确定。因为人性是变化的,所以欲望也在成长,从一个人到一个国家是一样的道理,一但开始成长,就一定会脱离自己的控制,最后就成了未可知。

       人有个优点,就是会讲故事,通过故事来感召人,让人忘记危险,不惧痛苦,所以团结起来的人群是力量巨大的。人的这个优点在他的能力圈之内行使时,是对个人事业也好,对组织成长也好,都是有益的。可人的优点也随时变化成缺点,就是人会膨胀,人会飘忽,当成功的次数多了,就会把自己的能力当成确定的事,把运气把别人的能力都归功到自己身上,所以人会高估自己。这也就是合抱之木的来源。

       看到了秦始皇就会想到他的万世之皇,结果二世都没有完成使命就消失了。一个方面是秦始皇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他所没有看到的是他对国家的控制力已经不足,他得到的太多,远不是能力所能控制的局面。另一方面是欲望无止境以至于把未知当做确定结果,把现在当做未来确定下来。这与世间的规律是相违背的。人的想象力是神奇的,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给了人膨胀的理由,所以我们常听到的万岁,什么百年不变,千年牢固,把个人的意愿幻想成了确定的结果,可实事上,黑天鹅不只是出现了,还是成群地飞出来。说好的上帝不掷骰子,可一转眼就说薛定谔的猫是测不准的。人性需要安稳、安全的生活。可世间的一切都在变化中,这个基本规律不会变。

       为什么要追求小而美,我所想到的就是控制你能力范围内的事,让它们自然发生,你按意愿去调整。个人是要成长的,所以控制的圈子也会成长,但这是相辅相成的。可就有人得到的越多时,就会无限索取,超越自己的能力,忘记自己的初心,放飞想象力去征服世界,却不知世界另有计划。超出了能力圈的收益,终将会凭实力输出去。

       我们可以有宏大长远的理想和目标,但总要脚踏实地地去执行。每一步都是对未来的积累,每一次认真的思考自身,每一次踏实地行动都是打下确定的标记。俗语有说,有多大的饭量就端多大的碗,这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一个组织繁杂了就会脱离原创人的控制,一个国家庞大了,就会脱离发起人的控制。这是必然,个人的能力有限,所以一个好汉要三个帮。所以如果没有控制力,那就放手在自己的能力圈力求生活就好。放弃不切实际的欲望,控制自己能控制的,在自己的能力圈里生活,这是确定的,生活自然惬意。这就是小而美生活的来源。人性是善变的,所以人的欲望也是会变化无常,当个人无法控制欲望冲出能力圈时,未来的悲剧生活也就无法避免。

       要想获得,就得付出,能力与收益相匹配才是安稳生活的基础。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十课|关于能力与控制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