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依靠物质支撑起安全感的时刻

图片作者:微博@云朵插画


01

前段时间收拾回家的行李,挑挑拣拣,删删减减,还是发现:东西太多了,而且很多都不是必需品。

回想起买这些物品的初衷,似乎都有个合乎情理的理由:想要变得更好,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自我投资。

那件明黄色的针织背心,是逛商场时在导购姐姐的极力推荐下试穿的。因为皮肤比较黑,以前从没尝试过这种亮色的衣服。我穿着这件背心在镜子前看了看,并不会显得黑,反而衬得我挺精神的,清清爽爽。一旁的导购姐姐也笑吟吟地说道:你穿这件衣服很好看,很合适。

接着导购姐姐又不厌其烦地推荐我试穿其他衣服,说真的,我对这家店的衣服都挺有好感。结账时,她拿着几件衣服到柜台,满脸笑容地对我说:我帮你把这几件都包起来吧,多买多折扣,我算一下一共多少钱啊。

我连连摆手:不用了,我只要那件黄色背心。

她的脸慢慢沉下来,再三向我确认:真的只要一件吗?买一件不打折哦。

嗯,只要一件。

女孩子嘛,都是爱美的,对着那些好看的衣服总是少了些抵抗力。可一阵狂喜过后,心还是要冷却下来,问问自己:难道要那些衣服决定我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图片作者:微博@云朵插画


02

想想高中时真的很简单朴素啊!青春时期的爱美之心也时不时地往上窜,受自身内敛性格的限制,以及父母时常耳提面命地教导:你现在要把全部心思放在学习上,其他的都是次要的,那份小心思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表现出来,对于美好事物的新奇与向往也只好偷偷放在心里。

我那时不懂护肤品,眼霜精华也只在电视广告里听说过,离得很远,唯一渴望的就是能有一支洗面奶。其实一支洗面奶也不贵,只是我固执地以为:这是与我的年纪不相符合的东西。

我常常在逛家附近的一家超市时,有意无意地路过护肤品那一栏货架时,匆匆地瞥一眼那上面的洗面奶,然后匆匆走过。

后来我终于有了一支自己的洗面奶。

初三临近中考时有一项体育训练:跑步和跳远都有。大家的训练兴致都很高,常常是几个人起早结伴去跑步,课余时加强训练。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班上的同学都渐渐穿上不同品牌的运动鞋,那惹人注目的logo暗暗昭示着彼此间心照不宣的满足感。我也以训练和考试为由,缠着爸爸给我买了双新鞋子。

那是我的第一双品牌鞋子,有点贵,但我爸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下。第二天上学,我就迫不及待地穿着它去训练,那几天,身边的几个女生也都不约而同地换上了带有不同logo的新鞋子。

好在那时候我们还都是单单纯纯的,对于物质的需求与渴望也只是短暂的,知道靠实实在在的努力获得的满足感、充实感才是长久的、直达内心的。

上大学后有了一笔可供自己支配的生活费,化妆品、漂亮的衣服都成了常见物。钱,第一次在我手中有了主导权,这是自由,也是不自由。

自由在于:终于有能力买向往已久的物品,离自己向往的样子又近了一步。

不自由在于:物欲难以填平,尤其是不经世事的年轻人,容易受外界各种言论和应接不暇的商品影响,甚至被指导,不假思索地买买买。

我们都希望变得更好,但贪多求全,又很难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努力,企图走捷径,寄希望于物质。


图片作者:微博@云朵插画


03

在这个商品更新迅速的时代,人对物的感情也在慢慢变淡。

上个月,有一天中午下班,我们几个实习生和一个年长几岁的姐姐去吃饭。

我们一边喝三及第汤,一边听她说话。

“我在德国留学时买过一个除尘器,回国时我花了挺多钱邮递回来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为什么我会大费周折地邮回国,这也不是件很值钱的东西,我完全可以在国内买。”

她抛出了一个问题,卖个关子,让我们回答。

“因为这件除尘器的质量很好”我说。

“因为这是用你的第一份工资买的”另一个女生答道。

“不对不对”,她摇摇头,几个回合过后,我们都没猜对,她揭开谜底:

“我爸年轻时买了一台电风扇,用了好多年,到现在还没坏,成了我家的传家宝。我呢,也想留一件这样的物件传承下去,以后也让我的孩子看看。”

突然觉得,有一样被自己珍惜那么久的物品,也算难得。


图片作者:微博@云朵插画


04

我有一本中国现当代散文集,是临中考时,和同学买学习资料时一起买的。买回来被我爸看到了,还训了我几句:都要考试了,怎么还看这些与考试无关的书。

那本书陪了我很久。它让我在高中视野封闭的时期,见识了许多异乡的风土人情:是萧乾的京味儿十足的吆喝,是柯灵的幽深静穆的小巷,是三毛的温柔浪漫的拾荒梦。

我还有一本日记本,高二时开始记日记,写得断断续续的,欢欣愉悦的,难过沮丧的,所有好的或不好的心情都跃然纸上,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文字逐渐趋向理性客观,字里行间看得出自己的成长。

上大学后不常写了。每次离家时把日记本塞在柜子底下,假期回家时再拿出来,翻翻以前写的日记,不禁扑哧一笑:居然还有这种事,我都不记得了。后来看电影看书的感受也记录在内——这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今年,我开始在公众平台上写文章,比起那些日日辛勤码字的作者,我的输出少得多,经验也不足。但写作带给我的收获并不少,我开始思考生活中直面的问题,从模糊不清的认识到逐渐脉络清晰的看法。

那些衣服、口红和眼影确实让我心动不已,让我的外在更好看点,让我看起来更自信一点。但这两年买买买的感受让我认识到:依靠物质支撑的安全感实在有限,更何况是在自己还没什么赚钱能力,生活费都还需要家里给的时候,这种安全感是令人心虚的,也是暂时的。

有时候我问自己:没了家里的帮助,我能凭借一己之力过得怎么样?或者说:我什么时候能实现经济独立。离毕业也就两年的时间。

如果按现在的情况来回答这个问题,答案让人失望。

我很佩服那些还在上大学就尝试经济独立的女生,因为她们不仅早早的对钱有了理性的认识,而且有意识去规划自己的生活。她们知道:要想过得舒服一点,先得经历不那么舒服的日子。

有个成语叫功不唐捐,意思是世界上的所有功德和努力,都是不会白白付出的,必然是有回报的。20多岁里,把有限的时间和金钱都虚掷在外表的装饰上,不能不说是目光短浅的。而踏踏实实学到的知识、经验,短时期内并不能有很大的回报,但影响也是长远的,是自己的一部分,别人拿也拿不走。

我妈妈一辈子都习惯了节约,常常告诉我:钱要省着用,你以后要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我慢慢明白他们的良苦用心。

开始习惯记账,对物欲保持警醒与克制,把年轻的时光和有限的钱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坚持下来会很棒。因为自律并不仅仅指努力这一件事,还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与你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依靠物质支撑起安全感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