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互联网+医疗”的死因,你想明白了吗?

2016年我在一家骨科领域的“互联网+医疗”的公司,其核心产品主要提供的是“医患沟通”服务。我们通过领导的社会资源和地推,获得了大多数上海一线的医生入驻。但实际上,医生的活跃度很低,患者也投诉医生不回复信息、盈利模糊等等问题。再次调研后,我们了解到,多数的医生其实并没有真正使用App,大多数是为了照顾领导面子或者为了拿礼品,产品的实际操作者多是医生助理……

目前,该公司已经转型为一家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康复医疗中心”,但内在的商业模式与之前已经根本改变。服务于患者与医生,模式依旧是原产业的模式,不同的是“互联网”作为工具,而非是盈利点。正如吴军老师所说的:原有产业与互联网的关系应该是合作而不是颠覆,两者的结合不能改变供求或企业效率成本问题,那么产品的意义其实不大。

我们反思,为什么简单的“互联网+医疗”的这条路走不通?我们总结了2点认知:

第一,“互联网+”的流量思维,解决不了医患需求不对等的问题;

很多入局“互联网+医疗”的企业,大多都是这么做的:把医生、患者线上化,通过App进行付费式“医患沟通”,然后就开始各种运营地推,然后一段时间后用户都慢慢成为僵尸。这究竟是为什么?

从需求(人性)的角度来分析,患者的需求是什么?更低的价格、更好的医生;医生的需求是什么?更高的收入、更少的工作;显然,这根本就不可能通过一个“互联网+”解决。患者想要更好医生、但是好医生是稀缺的,是不可快速复制的,而优质的医生更多是被医院固化了。提升医生的价格,给服务“涨价”,那么医患关系就会变得紧张,甚至引发社会问题。所以从逻辑的起点,简单的“医患沟通”就行不通。

第二、医生是社会福利而非商品;

“稀缺”是经济学的基础属性,医生则是社会的稀缺资源和福利,所以从社会价值观层面,医生是很难进行“商业化”,为什么?我们可以设身处地的思考下,你愿意接受“钱多就能接受更好的医疗服务”这种价值观吗?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不愿意”。医生的社会福利属性,决定了他自由在市场上流通。目前在“医患沟通”领域做的好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在与政府部门合作,而且模式上都演化出了“实体门诊”,这其实是回归原产品的表现。

反观“互联网+中医”,其阵亡率也是极高,几乎是一边倒的“医患沟通”模式。这也说明了人们对于中医的理解,也还是停留在“治病”层面,对于中医的边界和优势缺乏认知。岂不知舍本逐末,令人叹息。

那么,中医的边界和优势到底是什么?如何入局?请听下回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二)“互联网+医疗”的死因,你想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