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晒票创新

提要

网络平台遍布的分享纸质票(演出票、电影票、车票等)这一平常行为的背后,实则暗藏着电子票用户对晒票的深层渴望,而行业各类平台均未能友好地满足这一广泛性需求。本篇将从需求源头回顾平台对晒票需求的服务创新,下图是服务创新后的真实案例对比效果

本服务最终在一场标志性活动中获得广泛认可,并使得用户订单分享率激增与平台品牌曝光量提升

第一步:需求的挖掘

通过观察乐迷分享的购票经历,订单截图并打码关键信息这种形式透漏出的些许无奈与粗暴,让我开始思考:

这些分享大多没有任何物质利益(不像电商晒单有物质奖励),他们分享的动机是什么?哪些场景触发了他们分享?除了分享订单外还有哪些分享形式?我们能帮助用户做什么,比如用户截图订单时帮助一键打码?

这些用户行为均可总结为“晒票”:

①彰显品位非凡,喜爱非电影等大众化的演出 => 热爱、炫耀

②表现机会稀缺,热门演出只有少数人成功抢票 => 炫耀

③单纯经历纪念,在各类应用中保存与分享本次购票经历 => 纪念

④互惠安利他人,将自身喜欢的演出安利给更多乐迷知道 => 互惠、逐利

安利别人可提高自己的社交形象是一种精神逐利、更多人观演使现场更燥是一种互惠。而用户晒票触点则在激动与感触时刻:

从上可知用户晒票是一种自然行为,也是平台没有刻意引导下的纯天然需求。继续看看自发地晒票形式:

晒票以电子订单与纸质票为主,为增强视觉效果,纸质票会通过手势、配图等方式强化;电子订单会通过贴纸、滤镜等方式强化,极少数会以晒手章的形式进行“晒票”(电子票进场时会在手上印章以表示允许进场)。另外精致摆拍的纸质票与带马赛克的电子订单形成了鲜明对比(分享电子订单不也应该精美么?)。综上,晒票需求可拆分为:

①纪念需求:基础需求,必须存在能证明本次购票经历的凭证

②隐私需求:基础需求,用户会销毁凭证中的敏感信息

③个性需求:高级需求,用户有发表感悟、搭配手势自拍等个性化表达

④逼格需求:高级需求,用户会增强晒票视觉表现力(如精美背景图体现酷炫感)

第二步:机会的发现

晒票是一个纯天然需求,电子票没有实体凭证,只有借助订单截图。随着文娱行业与移动互联网的大力发展,国内演出逐渐步入了更加成熟的电子化时代。2012年前后小型演出还在用纸笔核对手机入场,短短几年后已经大面积使用手机应用扫码验票。于是便有以下现实情况:

①电子票用户群体庞大:平台订单绝大部分是电子票、电子票已经是很多演出与活动的标配、无纸化是未来趋势

②电子晒票形式停留于初级阶段:分享订单截图,形式难以精美、存在操作成本(美化、打码)与隐私顾虑

③产品不能满足用户的晒票需求:现有模式是购票成功后引导用户“分享演出”,没有契合用户的晒票期望

“分享演出”使用率极低源于平台(pai)角(nao)度(dai)设计:分享演出可增加演出或平台曝光度,“认为”用户购票后应该以这种形式分享自己的购票经历。结合晒票需求分析可知该功能对真实需求的捕获程度不够深入,正确的方向呼之欲出:为电子票用户提供更好地晒票服务

用户需求能否转换成产品服务的关键是需求价值:平台及从业者所在的独立音乐行业正是希望以各种方式打破小众化,购票乐迷在各自社交圈晒票的同时也能促进品牌传播,那么晒票服务自然是非常符合平台与从业者的价值观。晒票促进品牌传播的具体能力可以通过微博话题讨论量、阅读量以微知著,它能反映一个事件的参与度与传播度,只需要选取针对性话题并进行对比便可得出直观结论:晒票近相关“晒物”、晒票远相关“演出”、热点传播集大成者“综艺”、自带热度内容、小众冷门内容、似乎难传播内容

可以看出同规模话题其比值越大传播性越强:

①同规模讨论量,如#中国有嘻哈#传播度不及#搞笑幽默#

②同规模阅读量,如#创造101#需要更多参与度才能使传播度匹敌#低调炫技#

上述数据还可对传播能力分级:轻度 0-400(内容缺乏消费性或圈内传播)、普通 400-800(易传播于潜在爱好者群体)、较强 800-1200(易传播于目标年龄/地域的路人用户)、热门 1200+(基于大众化需求产生的现象型或自然型传播)。如果平台提供晒票服务并激活电子票用户参与度,即可凭借其自然传播能力辐射更多年轻路人。话题#晒票#内容几乎为纸质票形式(且大多晒票并不会关联该话题),根据该话题内容有效时间范围计算可得每篇帖子每天可获得3次曝光;同时根据微博“晒票”关键词统计一段时间内真实演出晒票贴子反推公域、私域平台分享量与每年观演人次公开数据,整个行业的订单晒票率约0.5%。如果平台提供又美又好用的晒票服务,购票分享率保底也比现在提升不少,而且综上也有一股迷之自信:全新的晒票服务可以使购票分享率随便突破1%(晒票是典型的“有了更好,好就会用”的非刚需行为)

如果平台全面投放该服务,则晒票率每提升1%则每日可为产品提供同等于WAP站日流量4%的品牌曝光量,如果该服务搭建成本可以接受,则搭建晒票服务的整体价值回报率会相当可观

第三步:策略的实施

拆解晒票需求并罗列相关角色的需求点与风险点,即可得出清晰的产品思路:

在此基础上,前端用户设计思路与最终服务流程图如下:

从上可知整个流程最困难的地方在于晒票视觉图,它将为后续研发定义实现方式与交付标准。因此接下来便是为视觉团队铺路:

①信息设计:晒票需要呈现哪些信息?

②功能调研:业界有哪些启发式案例?

功能调研本次目标只看3点:我们可以学习到什么?我们需要注意什么?为什么同行的它没有做这个功能?基于此选取在分享功能或纪念形式上比较有特色的产品:

基于所有上述信息,在有限时间下的核心目标是保证尽量高的晒出率(形式精美、一键分享)——核心即“第一感觉”,而轻量级观赏性内容中短视频相比图片拥有动效、剪辑等手段带来的更多优势:

①视觉性:视觉感受更强,并可提升在信息流中的醒目程度

②情感性:配乐与逐帧推进主题的方式可加强情感表达

因此短视频形态成为最终选择,综上信息设计可分解成如下模块:

①订单:证明这场经历的订单或票纸,包括海报、演出名、演出时间、演出地点、票品名称、票价、门票类型、座位、订单编号、购票排名、实名信息、票数、下单时间、支付方式(敏感信息用户会马赛克)

②配图:提升整体视觉感的幕后推手,包括随意背景(如马路上随便拍地面、家里随便拍桌面)、刻意背景(如天空、现场背景好于马路)、精选背景(现场取景胜地、物件拼凑摆拍,此类用户还会使用更加复杂的滤镜、模糊等二次处理)、美化效果(贴纸、滤镜等)

③品牌:商业化曝光信息,包括平台LOGO、品牌名、Solgan、演出二维码

④用户:个人符号的重要表达,包括手势、关联收集物、人脸自拍、手章

于是视觉团队输出了基于大众娱乐质感与独立音乐质感的短视频模板,并约定接口与APP的热更新机制后于某个小版本悄然上线

设计同时期也对该服务进行了如下规划:

功能上线后两个模板分别在少量剧场展览与摇滚演出中试点,并重点注意是否会产生不利影响,通过观察后发现晒票率提升实在惊人且没有引起各方不适。但服务推广还需要依靠标志性事件获得广泛认可,最终通过设计专属配乐与特定标语后投放至自营音乐节获得了不错的晒票效果,打响了未来规模化运营的第一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短视频晒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