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7

了不起的我(2)

第二部分:思维的进化

要实现自我发展,开启行为改变的同时也需要思维的进化,进而实现行为和思维的同步。思维的进化路径是从僵化保守到灵活而有弹性的过程。

僵化保守的思维害怕失败和挑战,趋向于控制和静止。灵活而有弹性的思维趋向于变化和多种可能,勇于尝试和挑战。

第一节:成长型心智模式和防御型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我们头脑中惯有的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解读产生不同的心态,导致不同的行为模式。

同样是失恋,有的伙计和朋友喝顿酒就没事了。有的老兄还会总结一下经验,下次做一些战术调整。也有的哥们儿备受打击,甚至留下心理创伤,不敢再谈恋爱了。

成长型心智模式引发探索,防御型心智模式趋向于静止。这是两种不同的和世界互动的方式。那人们为啥会产生这个巨大差异呢?研究依恋的心理学家詹姆斯鲍德温给出一套理论解释:指向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初和母亲的依恋关系,是否获取了足够的安全感。所谓获取了无条件的爱,打下了一个后方足够稳定的好底子,孩子就一门心思的探索世界了。

反之如果孩子没有得到老妈的足够的接纳和肯定,安全感不足,就会陷入防御性心智模式。导致行动的重点倾向于回避可能的伤害,甚至通过缩减自己的活动空间来获得安全感。因为太在意他人的评价又容易导致行为丧失自主性。

防御型心智模式最典型的特点是:想得多,做的少,导致自我发展受限。当然也不悲观,因为大部分人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发展出自己独有的成长型心智模式。在思维上让客观世界来改变我们,而我们用行动来影响外部世界。

防御型心智,可以分为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绝对化思维三种思维模式:

我们重点说一下僵固型思维:特点是活在别人的评价中,顺利时很骄傲,挫折时很自卑。特别在意别人怎样看自己,背负着“证明自己”的包袱,处在一种脆弱的高自尊状态。

僵固思维的人在面对挑战时很容易放弃,因为他会担心困难的任务会证明自己能力不够。他也会觉得努力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如果努力才能搞定一件事情只能说明自己能力不够。

获得“一丹奖”的德伟克教授专门研究了教育和僵固思维的关系。通过实验证明了:夸孩子聪明不会增加孩子自信,而会极大的削弱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相反夸孩子努力则暗示能力不是固定的,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发展能力。

僵固思维导致“自我”沉重,而人只有学会放下自我才能有新的东西进来,才能和真实的世界产生互动。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并不重要,你怎样和世界互动才重要。

第二节:成长型心智与持续行动的张力

我们说一条持续流动的河需要具备三个条件:源头与终点的落差,源头活水,控制河流走向的河道。

我们培养成长型心智模式有三个办法,分别是目标引导的创造型思维解决河流落差问题,面对现实的“近的思维”针对的是源头活水,而控制的两分法对应的是控制河流走向的河道。

创造型思维解决的是行动张力问题,核心观点是用创造成果的思维取代解决问题的思维。很多人是习惯性躺平,阶段性努力,目标不清晰,努力主要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问题,焦虑缓解了人又躺平了。显然是持续行动的张力不足。

罗伯特弗里茨的《最小阻力之路》这本书专门研究这个专题:创造性思维是以目标来思考现实。先是我要什么?然后是客观现实如何,再看环境有什么资源,最后是要不断地弥补目标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是以现实来思考目标,先看环境有什么资源,再想该树立怎样的目标。这显然会导致你的目标张力不足和自我设限。

近的思维就是充分的和现实接触,这是我们的源头活水。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流动的,不断变化的。而远的思维是头脑中固有的,抽象的,想象的,远的事情。这些事情是僵固的,静止的。

远的思维是看电视,我们以为能看的很清楚,其实那些画面都是导演想让我们看到的。而近的思维是在拍摄现场,可能细节太多,我们看不过来,但我们可以看到更多,更真实的东西。我们就在现场,可以获取源头活水。

我们最后讲一下把张力转化成行动力的河道:控制的两分法。很多人有很多目标但仅仅停留在设想,计划,准备这个阶段了。买了很多书没有读,办了健身卡只去了几次等等。

还有一些伙计的目标好像提供了足够的张力,可目标的容错率很低,就像你守着一部很精密的仪器但没有具体使用和操作的现实计划。

这里就提到注明的尼布尔祷词:赐我勇气,改变能改变的。赐我胸怀,接纳不能改变的。赐我智慧把二者做出区分。把这句祷词精简一下,就是控制的两分法:努力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

具体操作:思考担心的事情里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不能控制的。关键是要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能控制的部分。能控制的部分我们要专注精进,不能控制的部分要顺其自然。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