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事、人物、主题三角度,看《肖申克的救赎》原著与电影异同

有“现代惊悚小说大师"美誉的斯蒂芬•金,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不同于之前那些“超能力”、“吸血鬼”的题材,中篇小说《肖申克的救赎》,有了更多探讨人性屈辱感的严肃文学的味道。一直坚持认真写作的斯蒂芬•金也承认这点,他曾这样说道:“我花在上面的精神比任何一本书都多。”

小说《肖申克的救赎》,讲了一个前途无量的年轻银行家,被诬陷杀害了婚内出轨的妻子和她的情夫,在锒铛入狱20年后,穿过自己用小锤子凿出的墙壁洞口,成功逃离肖申克监狱,终获自由的故事。

我认为,这部小说着重探讨的是人在诸多被强加于身的冤枉与屈辱后,如何还能心存善良和希望,去实现心灵的救赎。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借助于光影的技术,戏剧的张力,取得了比小说更大的影响力。下文将从故事、人物、主题三个角度,分析《肖申克的救赎.》原著与电影异同。


01,故事:电影比小说采用更激烈的矛盾与冲突,凸显戏剧张力,但小说在细节处暗藏深刻寓意

小说和电影,一个用文字讲故事,一个用画面讲故事,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手法上有差别,但是原著和其改编后的电影,讲的是同一个故事,而且这个故事通常都有一个共同主题。《肖申克的救赎》是比较独特的越狱故事,题材突出了在洞穿道德、法律底线后,是人对生的渴求。

①小说在细节中暗藏深意

小说中对检察官理所当然的结案行为,有深层次的交代。正在竞选议员的检察官,需要一场能为他政治仕途带来帮助的“法庭秀”,以此获得更多选民的支持。安迪一案引起的社会轰动效应,可为他成功造势。

巧的是,那把被安迪丢入河里的枪,被水冲走,找不到了,进一步让真相远离。

正在参加竞选的检察官,“他很需要把人定罪,作为竞选的宣传,而一件迟迟未破的盗窃杀人案对他一点好处也没有。”

这也无形中为安迪入狱不久,就开始用小锤子凿墙,为日后的成功越狱,带来了更多道义上的支持。毕竟,安迪是被不忠的妻子,被政客和不明就里的公众“送进了”监狱,遭受到不公平待遇和不甘心被摆布,才让他萌生了逃离之心。

因为读者同情无辜的安迪,对他入狱后遭遇沆瀣一气的狱警的欺侮和凌迟,产生愤怒和不满,巴不得让安迪赶紧逃离肖申克监狱,仿佛和作者达成同谋,让安迪的越狱合情合理。

汤姆是唯一知道杀害安迪妻子的真凶,却被典狱长诺顿利用职务之便,逼其离开肖申克监狱,进一步掩盖真相,让安迪永远是他的提线木偶,任其摆布和奴役。

监狱外,安迪的好朋友已于六年前去世,没人能帮他上所。至此,安迪对通过正常渠道走出肖申克监狱已不抱任何希望。

“因此他做了最坏的打算,因为他知道只要为最坏的结果预先做好准备,就可以始终抱着乐观的期望。”

越狱成了安迪唯一的选择。二十七年来的毅力,换来另一条路,入狱前,朋友已帮他准备好另一个身份,帮他投资所得赚来的钱,足够他重新开始新生活。


②耗时五年拍摄而成的电影,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影视剧的魅力在是于放大了文字带来的画面感,使之更清晰,更直观,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理,让越狱这类题材的影视剧,因其情节的另辟蹊径,和对于人性处于绝境中的探讨,散发出独特魅力。

大导演希匹柯克说:“悬念在于要给观众提供一些为剧中人尚不知道的信息,剧中人物对许多事情不知道,观众却知道。因此每当观众猜测结局如何时,戏剧效果的张力就产生了。”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就是在充满悬念中开始的。

影片一开始就是醉酒的安迪,在车里把玩着手枪和子弹,接着是出轨的妻子和其情夫的枪下毙命,凶手被锁定为安迪。法庭上检察官的慷慨陈词,和安迪的冷静中掺杂着的迷茫,让这部电影在充满悬念中徐徐展开。

在灰暗黑色的背景下,摄影师以仰视视角拍摄的肖申克如一座牢不可摧的巨大碉堡,戴着镣铐的安迪走下囚车,开始了他的牢狱生涯。

尽管安迪是清白的,是无辜的,可入了监狱,他的身份就是犯人。身陷囹圄的犯人,面对监狱高墙,守备森严的狱警,想逃出去,谈何容易!

可生而为人,天性中渴望自由的心,又岂能是高墙能够阻挡?越狱,成了安迪的坚定目标,他情不自禁中流露出的对自由的向往,也感染了狱友。

起先,是十来个囚犯们沐浴在春日暖阳中,轻松惬意地在监狱房顶喝着啤酒,那是安迪帮助警卫队长哈利合理避税换来的“奖赏”,让他们有了“阳光洒肩头,仿佛自由人。”的悠然自得。不久,安迪偷偷在狱警的办公室里,冒着被关禁闭的风险,给正在放风的所有犯人,播放了莫扎特的音乐。久违的音乐给高墙内的囚犯们带来片刻心灵自由,音乐带来的美妙享受,是一种感情上的升华。

安迪的这一举动,让监狱里所有的犯人,都感受到这种难以言说之美,心中生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他们内心对自由生出的希望。由此打破这一悖论:

“要么忙着生活,要么忙着等死,生命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

正因为生命不是一种简单的选择,而是生机勃然,丰富多彩的,所以需要音乐,艺术来滋养灵魂,让生命不至于枯竭。


而这一精彩片段,也是斯蒂芬•金的原著小说中所没有的。在这点上,和电影相比,稍显逊色。

冲突是故事的灵魂。因为安迪的一次次不同寻常的举动,有别于监狱体制化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成为特立独行的犯人,使他的成功越狱成为可能。

这边,安迪拿着诺顿的不义之财去往他国;那边,遭到安迪用确凿证据举报的典狱长在办公室饮弹自尽,曾经不可一世的警卫队长哈利也在哭泣中被带走。真相只是暂时远离,正义也不会永远缺席。

情节曲折,足够引人入胜。

皆为经典之作的小说和电影的相映成辉,还表现在人物的塑造上。

02,人物:在人物性格设置上,电影让人物更趋于圆形化

角色也在推动故事的发展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和原著中善良的安迪相比,电影中的安迪更具有反抗精神,同时还保留了他的善良与深情。

①在小说中,安迪是一个表面柔弱,沉默寡言,内心充满力量的人

小说中的安迪靠着自己之前积累的卓越的金融、财经、税务知识,成为上至典狱长,下至狱卒的不可缺少的"廉价劳动力"。

作为交易,他得到了管理图书馆和独住一间监牢的待遇。在给州议会写信的十来年中,安迪争取到了越来越多的拨款补助,他拿来购买更多图书,扩大了狱友的阅读兴趣和提高了文化知识。他亲自为年轻狱友传授知识,帮助他们未来在社会更好立足。

而他自己,在隔几年换一张大幅电影明星照片的掩护下,坚持挖墙二十七年,为越狱做准备。

这其中,哪怕他已挖好地道,他也不贸然出逃,而是等待时机,伺机而动。


安迪的转变是在得知妻子遇害真相后,他想通过典狱长的帮助重新上诉,却遭到老谋深算的典狱长诺顿的直接拒绝。诺顿利用职务之便,把知悉内情的汤姆成功调离另一处条件更好的监狱,作为封口的交换条件。又通过关系,让真正的凶犯假释出狱,安排好一切后,告诉安迪那人已和警方失去联系。

书中的诺顿一手拿着圣经,一手拿着不义之财,是一个冷静、且城府很深的伪君子。

除了越狱,安迪别无选择。

电影通过增加的一些情节让人物更丰满,更有立体感

电影中的安迪的不同反响,在于既实现自我的救赎,也影响和感染更多人走出困境,重获新生,在渡己亦渡人中,展现出他更高的思想境界和良好美德。

影片中,安迪对好友瑞德谈到他妻子,让人印象深刻:“我妻子曾经说我是一个很难让人了解的人,就像一本合上的书。她总是这么抱怨。她曾经是那么美丽,我真的爱她。但是我想我没能充分的表达出来,是我杀了她,瑞德。”

这是安迪对自己是妻子精神上的“杀手”的诚意忏悔,也是他实现自我救赎的体现。在这段破裂的关系中,他也有一定责任。这段话,拉近了观众和安迪的距离,也让他有血有肉起来,栩栩如生站立在人们面前,去掉精神上的枷锁,承认自己有错,才能获得心灵的救赎。

在监狱的十九年中,改变的是安迪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不变的是别人无法击溃的渴望自由的心。

这也印证了电影中的那段话:“懦弱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安迪那段敲碎下水管道,爬出监狱,被闪电照亮了的他庆祝自由的仰天欢呼那一幕,印在观众的脑海中。

安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破了狱友瑞德的那段逃避论调:“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也用自己的毅力和坚守,重新定义希望:“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世间最好的。好东西从不消逝,心怀希望就永远有希望。”

的确,在人的明明灭灭的一生中,如果没有希望在前面指引人们冲破艰难险阻,何来斗志和勇气?


相比较小说中安迪所经历的四个典狱长的轮番上马,电影中的诺顿和警卫队长哈利集合这些人的特征,表现出的冷血,残暴,贪婪,滥用法律权利,让以安迪为代表的犯人与执法者的这些矛盾更加尖锐,也让人物更有立体化,令人印象深刻,也让故事更精彩

电影中,典狱长诺顿利用手中权力,把能帮安迪出庭作证,洗清冤案的狱友汤米杀掉灭口。更突出典狱长的凶残和攻于心机。他心中盘算着,万一安迪出去了,意味着自己彻底失去这个敛财助手,更担心安迪揭发他的龌龊勾当。

正因为始终秉持信念:“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才让人迸发出无穷力量,心怀美好的希望,去对抗人生的困苦与命运的多舛。

这也是小说和电影中所蕴含的主题。

03,主题:人性中对自由与希望的渴求,是人在丢掉尊严后,能够在屈辱中生存的力量

虽然电影改变了原著的情节和一些人物的结局,但二者所传达出来的主题却是趋于一致的,对自由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希冀,让人产生战胜暂时屈辱的力量。

①心怀希望,让忍辱和等待都有了意义

最初入狱的三年,安迪受尽监狱的“姐妹"骚扰和欺凌;接着又是狱警及典狱长的无情压榨,稍有不从,被关禁闭。是对自由的极度渴求和希望带来的力量--毅力,别人需要一百年才能完成的监牢里穿洞,他历时二十七年,重新拥抱自由和心怀希望去生活。

在安迪出去后的三个月后,典狱长诺顿辞职了,他想永远利用安迪头脑来帮他敛财,想摧毁安迪心中对自由对希望的坚守,却彻底遭到失败,垂头丧气的他离开了肖申克。接替他的是比较正直的高亚,瑞德得以在两年后,终于获得假释。

在瑞德对自由的身份和社会生活无所适从时,他去到安迪狱中临走前告诉他的地方,找到安迪的留言和留给他的路费。心怀希望的瑞德“以一个真正的自由人的身份,步上漫长的旅程,奔向不确定的未来。”


我觉得,比起电影中类似“团圆”的结局,小说开放式的结尾更隽永,更令人无限遐想。

“我希望安迪在那儿。”

“我希望我能成功跨越美墨边界。”

“我希望能见到我的朋友,和他握握手。”

“我希望太平洋就和我梦中所见的一样蔚蓝。”

“我希望……”

希望让不确定的未来,有了更多期盼和乐趣,更让人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希望是暗夜中的微火,给人以安慰和光亮

看不到希望的生活,让人走上绝路。

电影中获得假释的六十八岁的老囚犯布鲁克,因赌输后失手杀了妻女而被关进监狱,却在获得自由后,因不适应社会,看不到任何希望而选择自杀。

正如电影中所讲:“自由世界里的我们本就容易丧失方向,丢弃希望,失去自由后,希望变得尤为珍贵。”

无论是安迪的不得已越狱行为,还是瑞德的一次次假释申请,都直指一个目的:自由。而等待时机的成熟,何尝不是一种希望所赐予的智慧。


在《基督山伯爵》中,主人公唐代斯讲道:“人世间无所谓幸福与不幸,只有一种境况与另一种境况相比较,仅此而已。只有经受了极度不幸的人,才能感受到极度幸福。永远也不要忘记,在上帝肯向人类揭示未来之日到来之前,这两个词就涵盖了人类的全部智慧:等待和希望。”

婚礼现场,沉浸在幸福中,对未来心怀美好希望的唐代斯,被警察带走扔入深牢。被同事所嫉,被情敌所妒,被审判案件的司法官三个人陷害入狱十四年,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而逃出监牢的唐代斯,最有资格说以上这番话。

而唐代斯和安迪能成功越狱,都是出于对自由的极度渴望,由此让知识和能力,有了更多用武之地。

只有身陷囹圄中的人,才能对自由有更深刻的体会。而希望,是人在绝境中的一点微火,却弥足珍贵。

是对重获自由的无限渴望和满怀希冀,让安迪能够坚持十九年,耐心地在墙上一点一点凿洞,向着自己的希望一点一点走去。

和电影开头的阴暗相比,结尾在阳光明媚的海滩上老友的喜悦重逢,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引起观众们的共情和喜爱。

也因此,《肖申克的救赎》一直高居豆瓣9.7的评分,受到许多人的欣赏和追捧。这部影片虽获七项奥斯卡奖项提名,无奈铩羽而归。虽然颗粒无收,却成了经得起时光考验的经典电影。

而原著,也绝对是读后忍不住让你掩卷沉思的小说。它让你对勇气、希望有了重新认识,对生活产生更多思考。


写在最后:

《肖申克的救赎》在小说和电影的交相辉映中,成就经典。每当我遇到挫折时,总会回忆起书中的那些片段,或电影中的那些金句,就会生出力量。

海明威的那句话,恰恰就是为安迪这样的人准备的,也是为千千万万心怀希望,努力打拼的人准备的:“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故事、人物、主题三角度,看《肖申克的救赎》原著与电影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