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书里的历史故事之十一:文天祥是个什么样的人?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小事糊涂没关系,面临大节当头时,怎么都变动不了才行。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临大节而不可夺,最有名的如文天祥、陆秀夫,可以说是儒家的光荣人物。但是研究文天祥的生平,上半生风流放诞,花花公子,他做太守的时候,歌姬如林,一天到晚喝酒听歌。可是当国家大难来临的时候,连与太太儿女们告别的时候都没有。尤其难得的是从容就义。所谓“慷慨捐身易,从容就义难。”而且他从容到什么程度呢?元朝的忽必烈,对他十分尊崇、十分重视,硬是空着宰相的位置等了他三年,只要他一点头,就可以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忽必烈和他谈过好几次,口口声声尊称他文先生,推崇他,要请他出来,他就是不答应。这样坐了几年牢,最后一次和忽必烈谈话时,他对忽必烈说,你这样对我,推崇我,我非常感谢你,也可以说你是我一个知己,既然是知己,那你就要成全我。忽必烈见他在牢里三年,始终如此,知道实在没有办法了,于是答应他说,好吧!那就明天吧!文天祥听了这句话,马上就跪下来说,谢了!谢了!在他三年坐牢的时候,他的一个学生,恐怕他受不了而变节,备办了三牲祭品,并写了一篇祭文去生祭他。文天祥照样吃了祭品,看了那篇祭文,然后让人转告他的学生,要他们放心,他绝不会做对不起宋朝的事情。他的上半生,吃、喝、玩、乐,什么都来,可是“临大节而不可夺”。所以我们平时看到一些人好像吊儿郎当的,但是不要因此而轻视他们。看人要看大节。曾子说,这样的人是君子吧?的确是真正的君子了。

     ——南怀瑾《论语别裁》

说实话,我不知道文天祥是什么样的人。以前语文课上学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差不多就是全部的认识了。现在从先生所述中看到一个更真实的、也有私生活的文天祥,他不再只是教科书里的历史英雄榜样。

然而,正因为有了这些新的认识,我不太同意先生以上说的他“的确是真正的君子”。文天祥临大节而不可夺,固然是不惧生死,精忠卫国,为君王所敬重为人民所爱戴,但他的小节处呢?

“上半生风流放诞,花花公子,他做太守的时候,歌姬如林,一天到晚喝酒听歌”,可不可以这么翻译一下,说当年他年轻气壮,风月佳人,流连忘返呢?是家里的妻妾不够多吗?古代的老婆果真都胸怀宽广?还连出事时告别家人的时候都没有?

再想想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家对家人一副横眉冷对脸,出门对朋友同事另一副有求必应脸。是不是对外的态度算大节必须看重,而对内的态度只是小节可以不计?

先生著述的《论语别裁》里讲孔子的“仁爱”,是从爱亲人开始,到爱国家,到爱天下。一个不爱亲人的人,仁爱之心已少了一块,不能算一个真君子。

当然这也只是我臆测,谁知道真实的文天祥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不过君子算不上,爱国英雄他总是当得上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南怀瑾先生书里的历史故事之十一:文天祥是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