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9157字 8图,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丨你好呀,这是陈法法第58篇原创。
30多天前,有位校长朋友问:“如何打造学习型团队?”
我不知道咋回答。
现在,我的回答是:领导自上而下言行一致,做好榜样,给钱给权给责任。自上而下的支持,确保团队伙伴责权利平衡,利出一孔。收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再加上完善的晋升与培训体系,确保团队自下而上力出一孔。
有了收入与成长的保障,落地方法很简单:洗脑。不过,我认为有3个阶段:被动无差别洗脑→主动洗脑→主动科学洗脑。
99%的人认为“洗脑”是个贬义词,更是打心底反感——很容易和说教、传销和侵犯个人自由挂钩。你先别反感,也别急着怼我。且听我慢慢为你分析,然后咱们再讨论。
目录:
一、2000多年被动洗脑史
二、7年被动主动洗脑历史
三、终身演化大脑操作系统
2000多年被动洗脑简史
靠几次培训,打破2000多年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超越20多年的教育结果,可能只有1%的人才能做到。幼儿园,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工作N年……每个人的大脑操作系统里,或被动,或主动运行着这一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程序。事实证明,人人耳熟能详,我们也很认同这套价值观,但知行合一的人真不多。
我们时时刻刻都被碎片化的传统文化、习俗、美德影响,以至于让很多人认为是空话、套话、陈词滥调。比如:知识改变命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天生我材必有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科学是奢侈品
古往今来,我们推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实际上直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才基本实现人人都能读得起书。书便宜了,知识随手可得,但很多人依然不会借用知识的力量,更少有人养成科学思考的习惯。我们虽然是四大文明古国,明清时代曾长期与西方科学保持接触,但科学诞生的根基并不在中国,也不在东方,而是西方。
科学的根基是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一派形成的思考问题的习惯,也就是:以数学为基础的严谨论证。印度和中国虽然也会运用数学,但只是以实用计算为终极目的数学,而不是毕达哥拉斯派用数学和几何图形解释自然规律。科学起源的里程碑就是发现了无理数。
有趣的是,同一时代(约300年内),地球北纬25°-35°范围里,古希腊出现了毕达哥拉斯,中国出现了孔子老子,印度出现了释迦牟尼。中国和印度虽然有人开始深入思考,但这些思想都跟严谨的数学证明无关,仅属于思辨式哲学,是结合伦理道德的思考,缺少证实的成分。
核心原因之一就是,科学思考是奢侈的行为。因为直到最近200年,普通人才能做到不为吃喝拉撒操心,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纯逻辑推导和数学计算。这相当于今天人人琢磨怎么买100W以上的豪车——这么生活也不是不行,但容易为温饱发愁,哪还有心思去思考。这样的思考习惯和生活方式肯定是不健康的,痛苦的。
明清时代的科学
我国历史上最有可能产生科学思想的是明末(公元1600年左右)。里程碑事件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放弃正面传教,从天文、历法的角度切入,得到明神宗皇帝的允许,在北京建立教堂。京城达官显贵逐渐听说像地球是圆的,天狗食日是因为月食,世界上还有其他大陆等。然而,很快就遭到了第一次致命打击。
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礼部侍郎署南京礼部尚书沈榷发动第一次教会诉讼,状告天主教传教士企图颠覆中国、勾结白莲教,破坏礼仪文化。正在欧洲游说,发起【西书7000册入华】的比利时传教士金尼阁并不知道,他失败的种子已经埋下。当时欧洲最大的图书馆也没有这么多数量、种类,更别提这些书涵盖各行各业最先进的内容。
金尼阁漂洋过海,把【西书7000册】运到澳门后,却发现无法进入中国,最终郁郁而终。此后,他的教会伙伴汤若望、邓玉函、罗雅各、南怀仁等通过地下传教把少部分书籍送入国内,并找人翻译成中文(具体有多少本,已经无法考证)。
你可能对那个时代的一本书有多贵,没有概念。一本《天体运行论》(日心说,哥白尼著)的价格大概是那时欧洲大学2年的学费(即100克黄金,现约3万RMB)。哥白尼1543年7月26日去世时,家里所有藏书一共40本。
虽然罗马天主教在国内传教的计划遭到打击,但汤若望(德国科隆人)借助修改明朝300多年都没人会修订的历法,编撰《崇祯历书》,一举成为明崇祯钦天监。虽说历书是古代国家级的算命书,老百姓也据此算吉凶祸福和安排农业活动,但预测星象是个科学技术活。所以,明朝灭亡后,汤若望(63岁)又用11年帮清朝编撰《时宪历》,深得多尔衮和顺治皇帝信任,还晋升一品大员。
清朝康熙皇帝(约20岁)借汤若望的伙伴南怀仁的手(副钦天监),干掉鳌拜手下信奉回教的正钦天监杨光先。因为杨光先之前因为宗教信仰和利益冲突,差点干掉汤若忘、南怀仁和其他传教士。但是,回教杨光先掌握的天文历法知识过于落后,导致他编撰的历法总是跟实际观测结果不符。所以,南怀仁借机约杨光先在康熙和文武百官面前决斗,演示测算太阳方位的技能。结果,杨光先完败。康熙也多了一个除掉鳌拜的证据。后来,科学也成了康熙最大的爱好。
科学文化 VS 既得利益者
你看,科学对古今中外的既得利益者(官僚、宗教、商人)来说其实很简单,有足够多利益就支持,没用就不支持。科学的死敌不是宗教,与你想象恰恰相反,宗教促进了科学与大学的诞生。中国古代没能在科学进度上追上欧洲,除了我们缺少量化思维,缺少对形而上的崇拜之外,其实跟我们的宗教信仰有关。我们虽然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但儒释道也是一种宗教,或者说文化。所以,儒家控制天下的年代,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兼容天主教——不同宗教之间永远是死敌。
科学其实更像一种新文化。新文化一旦融入社会,必然影响旧文化利益分配,旧文化既得利益者一定会全力以赴反对它——挡人升官发财。所以,人们反对科学,不是因为逻辑、真理,而是利益。不只中国,世界上除了天主教影响的地区,其他宗教地区,西方科学都融入得很晚。直到现代科学完全和宗教剥离开后,少部分国家地区才开始逐步接纳。至今,你依然能在生活中找到科学文化与某些文化既得利益者的冲突。
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习型组织”的本质是一种新文化。缺了自下而上的支持会造成人才不足,而缺了自上而下的支持会造成缺钱缺权力。既要有人还要有钱,科学文化的利益链条才能绑定一群以此为生的人,才能实现自我生长。根据欧洲大学的发展过程来看,10000人是最低要求。“学习型组织”本身就是一个具有输入-处理-输出的复杂系统。系统里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正反馈、负反馈、滞后反馈关系,造成数不清的因素和这些因素之间的影响叠加在一起,让你很难确定因果关系。
这也是我前东家好未来提倡“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的科学逻辑——并不像有些人认为:是因为这句话出自佛学。
你很难通过一个简单的方法一次性让系统里的所有人体验到:主动科学洗脑带来的利益。因为,思考,思考工具,思考过程,思考结果,以及思考后行动可能带来的结果千差万别。尤其是,思维方式的虚无缥缈与现实结果之间不存在立竿见影的线性因果关系。所以,你没有足够多的体验证明思维方式变化给你带来的巨大利益,别人其实也无法仅凭逻辑思考感知利益。
你看,国家接受一种新文化的反复“洗脑”,需要2000多年,以及无数顶级牛人前赴后继。我的前东东家好未来也永远高频强调文化价值观的重要性,以及作为招募伙伴的硬性标准。
作为个体的我们,难度可想而知。比如,我自己花了大概30年,最近才体验到主动科学洗脑的重要。
对“洗脑”的偏见
你观察一下,会发现生活中存在这样有趣的现象:绝大多数人洗脸刷牙洗澡却不洗脑;讲究吃喝玩乐身心健康却不假思索往脑子里装东西;防火防盗防病毒却不清理脑子里的病毒……最最最可怕的是,不假思索,不论好坏,不过滤也不筛选整理,任由海量信息、知识涌入大脑。
一提起“洗脑”“鸡汤”,绝大多数人永远满是鄙视、厌恶。我也不例外。
现代社会,人人平等自由,但资源永远是稀缺的,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是永远存在的。既然有竞争,那高手肯定能够拥有更多资源,进而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更大概率过上更好的生活。问题来了,那非高手怎么获得资源,怎么强化竞争力呢?
事实上,竞争并不全是恶性的,也并不是离普通人很遥远。而是,我们每个人从小都必然经历、体验,但因为某些原因导致我们受到了伤害,进而产生了误解。所以,很容易造成我们选择性失明,或以偏概全。
就像我小时候,一个村的小伙伴自然而然会出现一个孩子王。然后就会出现类似《蝇王》的组织,以及相似的结局。可实际上,85后不像爷爷辈一样生活在农村,而是散落在全国各个城市,同辈竞争也就没有了直观的体验——村霸、地痞、流氓也成了传说。如果没有互联网,没有朋友圈,其实任何一个儿时伙伴一旦离开,就仿佛从各自的世界里消失——到死,可能都不知道对方混的咋样。
可现实是,我们现在机不离手,还有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神器。你很容易知道你身边人过得咋样。当然,如果你喜欢独处,有自己的小圈子,不想被外界打扰,那是你的权利与自由。我想表达的意思并不是去跟人攀比,而是主动看看同辈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看看我们视界、环境、圈子之外的花花世界,就像旅行一样去领略不同的风土人情。
过去的我,大概就是被“竞争”伤害而留下阴影的人。我天天泡在网上,也有微信,但并不知道:自己和同龄人的差距,不知道丈夫与父亲的角色意味着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基是什么。不知道自己过去20多年一直是自己大脑的奴隶,不知道大脑经常欺骗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太多太多……
长期被动洗脑,造成我脑子里的知识混乱且互相矛盾,几乎没有逻辑可言——又矮又挫又黑又穷,既愚蠢、顽固、封闭、自大,还迷之自信。比如,认为保险都是忽悠;销售就是把梳子卖给和尚;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谈钱是伤感情的……
被动洗脑的危害
你可能在朋友圈之类的地方,看到很多人定下这样的目标“钱不用太多,够用就行”“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运动”。事实上,你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这种看似简单、积极上进的目标,其实90%的人都做不到。
普通人常常容易犯一个错误:复杂事情简单处理,重感受,不重逻辑。
表面上看,解决温饱,处理好家庭、同事、朋友关系很简单,就能活得舒服。事实上,我们的家庭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社会环境就像彼此关联的复杂生态系统。类似“家和万事兴”“同事亲如一家人”“按时吃饭,营养均衡,健康快乐”这种简单目标,其实极其复杂,少有人能做到。
比如我,过去10多年一直生活在家人的保护下,无需动脑,无需复杂思考,干着能踹气的人就能胜任的工作。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就是看盗版小说,学一些3456手知识。
再比如,我经常在朋友面前吹嘘:“当初,我卡里就剩一元钱,就去贷款买房。”类似的事情其实有不少,现在仔细想想觉得脊背发凉——这是值得炫耀的事情吗?这只能说明我是个地地道道的“险盲”(没逻辑,更没风险意识)。你很容易想到,即便我出现资金链断裂,遇到经济危机,我的底牌是啃老。
普通人还常常容易犯一个错误:只在看得见的选择中选择。
比如,货比三家挑最便宜的东西,却不愿意花时间去思考背后的机会成本。再比如,玩游戏刷抖音能带来及时快乐,却看不见家人、朋友需要你的陪伴。人生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你看不见,不在乎,并不代表它们不存在(不选择本身,也是一种选择)。更不代表你运气能一直好下去,你只是忽略了那些看不见的选项而已。
更可怕的是,因为看不见,或者不在乎,习惯性忽略“看不见的选择”,养成了:因为看不见,所以不相信,所以懒得思考的习惯。比如,过去,很多长辈、前辈曾真诚地跟我讲血泪踩坑经验,但我因为没有亲眼见到过,或者感知到身边的活人做到,进而不相信,甚至认为:对方是在好为人师,在占我便宜。
结局就是我养成了线性思维的坏习惯,对事物的理解始终停留在非黑即白,你死我活的表面认知。
小说也能改变命运
前面说了很多令人枯燥乏味的道理,现在给你分享一个好玩的故事。一本名叫《巫师之旅》的小说,竟然成为我改变的契机之一。
因为这本小说反复提及“知识改变命运”,更重要的是它的核心逻辑是讲述自我封闭的人如何突破一元世界,进入二元关系,然后进入三元关系。你可以把这本书的主线理解为:一个细胞进化成人的奋斗史。
关于一元、二元和三元关系,可以借用武志红心理学专栏的比喻来理解:
当你觉得,世界上只有你是好的,别人都不好,这就是一元关系;
当你觉得,要么我好,要么你不好;或者我错了,你们都对,这就是二元关系;
当你觉得,你、你爱的人、和你竞争的人,也是好的,其他任何人都是好的,这就是三元关系;
这么说,还是很抽象,就拿我举例吧。从2004年高一起,先迷上网络游戏,后迷上看网络小说。不用说,学业肯定是荒废了。谁能想到,网络游戏代练成了我的第一份工作,也一度靠电脑糊口。而网络小说则让我养成了喜欢阅读的习惯,甚至一直有个不敢承认的梦想——写小说或写书。
高中时代,台湾黑皮系列网络小说《网络骑士》《小兵传奇》《缥缈之旅》,3毛租一本32开约320页30万字,2节课(45分钟)我就能看完。结果就是,我把老家县城、市里能租到的网络纸质小说全看了一遍。
工作后,用2G手机、台式电脑、3G手机、租书、买书,直到《巫师之旅》基本终结12年网络小说阅读生涯。我一度认为:“只要有网,有小说,或者其他虚构类书籍,我就能一个人生活到世界末日。”
因为《巫师之旅》给我带来的启发,一直读盗版网络小说的我,特意在2017年11月25日(看完这本小说一年后,也是我闺女1岁多)第一次在起点中文充值打赏感谢作者。
主动洗脑之路
2016年元旦,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关注了逻辑思维公众号。那时,我还没养成用有道云笔记每天写时间记录的习惯,所以无法核查。我主要通过网易公开课,撒贝宁《开讲啦》,淘宝付费课程,网络论坛,买书等渠道学习。5月,得到App上线,我订阅的第一个专栏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然后,订阅了《刘润·5分钟商学院》。最后才订阅李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2016年4月底,我在产房门口,满脑子胡思乱想,抽完两包烟后,从护士手里接过我闺女。然后,看着这个头上粘着血迹,闭着眼睛,感受着只有6斤多重,抱在怀里却重若千钧的小闺女,小心翼翼拨开毛毯,食指滑过她的小脸蛋,被她小手紧紧握住,手上传来说不清是血脉相连,还是仿佛被电击的感觉……那一刻,我隐约觉察到了某些变化,但不知道具体是什么。
没多久,知识付费浪潮来了。过去不知道,花极大代价也未必能学到的知识,现在一顿饭钱动动手指就可以搞定。7月27日,李笑来老师在得到App的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上线,但我并没有订阅。因为李笑来老师的“恶习”,更因为自身阅读理解能力差,差点错过这次改变命运的升级机会。
李笑来老师在专栏里说:“我取“财富自由”这个俗名,目的就是排除那些阅读理解能力差,还以偏概全的人。这个专栏讲的东西,绝大多数都跟钱本身没有直接关系。”事实也正如他所说,《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本质上是《把时间当朋友》的行动指南——如何通过学习学习再学习,成为一个终身进化的人。所谓财富自由,指的是不再为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时间。所以,财富自由的本质是时间的自主权。
主动洗脑6个月后,看到其他专栏读者飞速进化,我终于迈开了行动的第一步:写专栏留言。然后,开始买知识管理、个人成长类书籍研究。比如,《如何高效学习》《如何阅读一本书》《好好学习》等。再然后,开始日更时间日记,加入007不写就出局——7天写一篇文章。
没主动洗脑前,我认为生活像绿色的那条曲线——一路上扬。洗脑后,我才深刻意识到,我的现状更贴近“现实”那条灰色的下降曲线。
以下是我那个阶段的洗脑清单:
1、自学网站搭建,钓鱼论坛管理,摄影课程,PS课程,tob销售等;
2、网易公开课、精品课,淘宝、YY等平台付费学习;
3、得到订阅30多专栏,阅读/听500多本书,笔记400多条,学习3000+小时;
4、买市面上所有阅读、学习、成长相关书籍,研究知识管理(学习方法论);
5、三节课、插座学院(好多课)、一块听听、荔枝、千聊、小鹅通等学习新媒体知识;
6、加入30+付费社群,自建3个付费社群(全挂了);
7、2016年2月开始日更时间记录,练习对时间的感知能力;
8、2017年6月15日发送第一篇个人公众号文章,7天写一篇至今,锻炼输出、沟通能力(中途有几个月未发文)。
主动科学洗脑
2018年元旦离职,2月底北漂,第一份工作微信群运营专员,负责探索校长商学院线上运营。从领导@杨满意身上,学到最重要的是:记录每日工作清单,防止因打断造成遗忘,影响交付结果。从公司身上,学到最重要的是:公开讲话。
2018年7月,正式入职好未来,岗位tob市场运营,负责校长商学院0-1。因为相对第一份工作,时间比较久,遇到更多贵人,所以学到比较多。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借助集团操作系统,360°升级我的个人操作系统。
以下是我的主动科学洗脑清单:
一、工作方面:
1、每天写时间记录,每周一篇周报,总结反思本周收获,规划下周工作,让365天工作有迹可循;
2、阶段性工作结果汇报,季度总结汇报,述职与晋升答辩,反思工作结果与原因,加速成长。
二、学习方面:
1、14次新媒体运营技能线下培训,2次线上tob运营培训,购买27门线上课,34本纸质书,7本电子书;
2、4期合作校长营线下培训,4次好未来学科产品运营管理线下培训,5期线上学科产品运营培训;
3、1次大部门+1次跨事业部分享私域流量运营分享,1次行业内分享;
4、约900篇时间记录(2019整年,工作与生活分开写),007社群也未掉队(不定期更新个人公众号)。
三、终身演化大脑操作系统
感谢一路走来无数贵人帮助我的贵人,默默支持我的家人。让我从被动洗脑→主动洗脑→主动科学洗脑,从一个高中毕业流水线工人,变成不怕嘲笑,挣扎着从愚蠢变得不那么愚蠢,努力做最真实的自我。
如今,我重新清0,再次踏上新的征程。再加上,2020年4月21-25日20:00,再次听到我的人生导师李笑来老师直播《十年五本书》,讲解背后的故事与创作逻辑。
• 把时间当作朋友(2009)
• 财富自由之路(2016)
• 韭菜的自我修养(2018)
• 自学是门手艺(2019)
• 定投改变命运(2019)
我决定对自己这两年做过的事,再次梳理反思。
李笑来老师说:1995年大学毕业后,他所有的思考与行动,核心就一个词:学习。别人都是写书,他是做到再写,所以本质上活出一本书。
《把时间当朋友》这本书,源自李笑来在新东方的7年教学经验。这本书最早定位的目标读者是学生。
然而,即使他是新东方当年唯一一个薪资被封顶的老师,所有学生150%好评,还变着花样反复讲,但学生缺少经历体验,无法产生共鸣,所以无用。所以,这本书累计销售200万册后发现,他发现事实上的读者是迈入职场1-2年的成年人。但,因为学习后的实践,行动后很久才有可能产出价值,所以持续做到的人并不多。
今天,我终于可以鼓起勇气,说:“我学到了,也做到了一部分。”
正如,张邦鑫老师在好未来16周年庆上,说::“这个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智慧鱼带着大鱼小鱼一起愉快的玩耍。”
动物与动物之间,如果是同一生态系统,确实存在食物链——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局。但是,我们的世界是由无数个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组成的。物种与物种之间,并不是你死我活,非死即伤的竞争,而是你是狼,我是兔子,他是鱼,但我们仨的演化速度可能是天壤之别的。
换句话说,一开始狼能秒杀小白兔,但很难抓到鱼。随着时间变化,狼偶然看到狗不用命去换食物,还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那么,有一部分聪明的狼就演化成了城里的狗。同样,一开始弱势的小白兔,偶然捡到了演化的秘籍,练成了复活节兔子,或者玉兔。那么,普通的狼肯定是吃不了她了。而大鱼小鱼呢,发现吃来吃去没意思,不如一起组团结成联盟,组成鱼阵,去挑战一下鲨鱼……
为什么小学到高中到大学,16年的教育几乎无用?
为什么北漂前30年,吃过的亏,踩过的坑,流过的血,成功与失败都没有意识到自身问题呢?
原因很简单,我的元认知能力用得不够多,所以不能马上发现问题。从小到大的教育经历,工作后的被动洗脑,让我的元认知能力彻底废了。世界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同样的时间、地点、事物,影响结果的关键因素多如牛毛,凭借经验根本无法穷尽,很难找到简单的、线性的因果链。
元认知能力的习得,其实非常简单。你的“元认知能力”被激活,开始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你意识到的是:
--啊?之前我想的竟然是错的、不完整的、不周全的、不合理的、不知所以然的.....
--啊?原来是这样的啊!
--啊?这道理其实挺简单的啊!之前我怎么竟然完全没有想到?
--嗯!那我知道了,我选择开始应该这么想才对......
--嗯?我怎么又不知不觉被带回去了?明明已经学过的道理怎么就忘了应用呢?
--唉!知易行难!哼!我就不信我搞不定!
--......
上面的这种“顿悟”其实一点都不简单,也很难做到。因为我们总是以为自己已经理解了很多词语、道理的表面意思,而不愿意逼自己去深入思考。
当你有了“这么简单的道理,我怎么才明白”的感觉时,那层看似简单的窗户纸才被你捅破。把复杂的原理用简单的方式讲清楚不容易。让别人意识到简单的东西,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则更加不容易。
你可以把元认知能力,暂时简单理解为反思。元认知能力的使用方法,其实极其简单,就下面3个步骤,3句话:
--哦,我原来(正在)是这么想的.....
--嗯?我这么想难道是不对的吗?
--啊!我应该这么想才对........
看起来太简单了罢?
迟早,你也会明白,看起来这么简单的思考,身边绝大多数人终身都没有学会,甚至都没有想过应该学到,刻意锻炼这种技能。
最后,祝你我,不论创业,还是职场发展,一步一步拾级而上,走稳职业天梯每一步。
参考资料与推荐书籍
1、得到专栏《武志红的心理学课》。除了三元关系,其实还有第四种关系,或叫境界。我还做不到,就不说了。感兴趣的老铁,还可以去亚马逊买这本书《Beyond Feelings: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2、得到专栏《卓克·科学思维课》
3、《天体运行论》现存约600本,但大部分是1616年罗马天主教教会下禁书令后的修改版。金尼阁或汤若望带到中国的原版,现存于北京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蓝布外套,牛皮面书封)。
4、李笑来老师书籍推荐,投资自己,送亲朋好友必备。
禅定时刻
1、科学结论≠真理,科学中不存在真理。世界上的事物,人类能用科学进行解释的很少,期中解释水准最好的,也只是尚未被证明存在错误而已。
2、“进化”的典型错误是认为生物进化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但,《物种起源》即达尔文的进化论之争的本质是权力的游戏——争夺世界的解释权。
3、演化是随机的,环境变化也是随机的,并没有明确方向,也没有终点。一个事物之所以是现在的状态,是由各种零零碎碎的因素演化而来的,没有操控者,没有目的性,也没有特定的终点,它现在的样子,只是正好是这样而已。演化的本质是寻找生命演化规律的科学理论,一直在变,一直在更新,每一次更新都比之前更准确,更有依据,更符合观测的结果。
(原文在2020年4月15日发表于个人公众号:K12学科运营,ID:chenfafa2017,我每周分享一些关于孩子教育,培训机构学科产品设计运营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