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非常心累的事

昨天,听汤潮的歌曲《妈妈我想你》。歌词写得极好,以多个“第一次”打头,基本上选取了人生的每一重要节点,如第一次睁开眼睛,第一次哭泣、第一次跌倒、第一次喊妈妈……,作词非常考究,层层递进、加重,句式工整有力感染力极强,伴随着作曲的渲染,不知感动了多少人,听着不由自主的浸湿双眼……

我在想,汤潮作这样亲切质朴的词时,是不是费了很大一番心思的,抛开他文思泉涌不谈。我倒希望是后者,在于能让人引起探讨,激励无数像我类似的云云大众静心,深入心灵深处的思考--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破土而出,怎可化茧成蝶?

因此,由此歌而起,联想到写作,突然想到写作其实是非常心累的一件事。首先,你得要有感悟,你的思想意境的高低决定了文章的广度与深度;其次你得用文字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中华文化渊源流长,汉字承袭千年传承且博大精深,用何种字,词、句来录入,语句意境的差别异同,给人的感受就会不尽相同。

一首歌词要想写好都有这么多考究,更何况是千字乃至上千万字的写作!对于写作本身来讲,心累就累在你思考的高度,行文的构思以及日积月累的切身感受,这都是决定了你写文章的高度,能否让读者有更深层的体会,所以写作其实是非常心累的一件事。

书上说,写作分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我想,如果真想写好,写出有深度的好文,它必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经得起推敲的,哪怕是一个字的取失都是极有考究的,更别说整篇文章的前后呼应,上下启承,都是大有学问的,这就是有意识的写作。

当然,上述观点并不是一票否决天才的闪光和灵感的闪现。比如,韩寒写《三重门》。只是对于普通人来讲,要真想写出佳作还是应选取有意识的写作法,即在写的过程中有思考,对于字,词、句的选择应进行严格的甄别,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写出好的文章。

无意识写作法就是一挥而就,想象的空间与执笔可以说同时运作,不过多的探讨用词造句,不过多的在意文章总体结构,它的优势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快速完成,但是你能保证文章的行文精炼吗?文章的逻辑语意没有差错吗?这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毕竟你不是天才。

另一方面写作的起点低,只要是能文断字,人人都可入门,正是因为它的起点不作过高要求,才导致同一主题可能不同的人写,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就会有文章的优劣之分,这就是其中的奥妙所在,这就是造成上述现象问题的关键原因。

写作,不仅仅是写出来的字儿,更重要的是得写出有深度,有意境,是人都可以写上或多或少的字儿,但又有多少成为名家,大家?爱好写作的人广义上都可统称作者,但就连这一基本称呼都不是说随随便便就能冠之,可见,写作是非常不易的,写作是需要耗费大量心血的,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随随便便的成功,只是有人比你更加努力一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是非常心累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