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东京一年》天才作家蒋方舟的自我拯救

图片发自App

记得小学时候学过一篇文章,叫《伤仲永》。它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一个名叫“方仲永”的神童,五岁能诗,但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第一次知道,天才也有保鲜期。

在我成长的年代里,也遇到了很多少年天才,如韩寒、金铭,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韩寒的《杯中窥人》《三重门》让我爱不释手,金铭在《青青河边草》《梅花三弄》里扮演的角色更是让我痴迷。反而蒋方舟的作品,我接触得较少,只知道她是7岁开始写作,9岁就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被称为少年天才作家。

最近,看了她的日记形式的作品《东京一年》。通篇读完,我却在字里行间看到满满的忧虑和艰难的挣扎。少年成才,鹤立鸡群,必然有着同龄人无法理解的孤独。她喜欢阅读,爱观察和思考,但生活的单一,阅历的浅显,还是限制了她作品的方向。

图片发自App

《东京一年》是她旅居东京时日常生活和观察思考的记录,可以看出其成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我喜欢她的灵性和反思,但我也为她的未来担忧。太早站在镁光灯下,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难,太少看到人间的黑暗,这对一个作家来说是致命的短板。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苦难是财富,一帆风顺的作家很难写出伟大的作品。

还好,她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为之努力。在东京,没有谁认识,她可以静静地思考自己的未来。转型时期,阵痛是难免的,挣扎是必须的。但走出了这个坎,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如胡歌,比如张一山,适时沉淀是一个人成长成熟的必要条件。

《东京一年》,与其说是写给读者看的,还不如说是作者与自己的对话。很喜欢的作家麦家曾在一次采访中谈到,如果没有踏上写作这条路,他可能早就自杀了。我想,作者在写作中救赎自己,读者在阅读中得到启示,这就是写作和读书的意义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024——《东京一年》天才作家蒋方舟的自我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