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 / 教育“三人行”:关于育人的一次群讨论

今天,是2021年3月20日,春分日。因为是周六,所以教育“三人行”里的老师们便十分活跃。这个群,是青岛名师丁柏恩先生建的,旨在发动同行,且行且思,共同探讨,一起交流,彼此珍惜,更好地完善教育教学工作。

丁柏恩:山东省青岛市三人行名班主任工作室联盟主持人,“三人行”教育研究群群主,教育专家。

陈大伟: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担任过中学教师、政教主任、教科室主任、副校长、校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主要研究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陈志岳:江西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委会秘书长,江西省弋阳县葛溪中学校长。

陈大伟:教师的工作是“育人”。“人”在哪里?我们需要培育“谁”?我们认为:首先要“育自己”——爱自己,栽培自己,把自己栽培成才了,育学生才有基础,这就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其次是“育学生”,教师需要更有成效地帮助学生获得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智慧,帮助他们体验到生命的尊严、价值和意义。在育自己、育学生方面有心得、有经验后,“育人”的新使命是“育同事”。“育同事”就是与同事共建有利于成长的环境,在培育中共育。

杜景礼:@陈大伟  这几育很好,还要育家长,让家长与学生同行,让家庭和学校同频。新时期,家庭教育,仍是教育缺失中的一个重点。

陈大伟:@杜景礼 我觉得不要把育家长作为教师的教育责任,这对认识处理家长与教师的关系未必好。

杜景礼:@陈大伟 这其实是社会的事,但社会一直未能担起责任。如果说育人是体系的话,这方面便成了短板。这一点,难免让人惶恐令人忧。

陈大伟:@杜景礼  同意。让教师承担教育的职责会让教师有不能承受之重。

杜景礼:@陈大伟  是,社会无行动,教师不逾矩,家育成隐痛。总书记有过指示,路还没有踏出来,需求却是时不我待。

陈志岳:像老丁说的,困境中的儿童,需要老师代行家长之责,这全凭教育者的良知。

群主丁柏恩:@杜景礼  @陈大伟  @陈志岳  我是读了范梅南的书,看到他提出的老师“替代家长“,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做了一些探索,觉得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老师是教育专业水平最高的群体,所以涉及到教育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理所当多担待一些责任。

昨天上午,隔壁班的班主任外出开会,委托我照看班。

上午第三节课打铃后,我看到教室前边站两个学生,上微机课,他俩还没去,因为班里有个男生趴在课桌上哭。我看语文老师在旁边,就让他俩去上课了。

我进去后,语文老师去我班上课了。我问学生怎么了,学生没有反应。只是趴着抽泣。我问是跟老师或同学发生矛盾了,还是家里有事,学生都不回应。

我电话联系了级部主任,他过来后,我去微机室找学生了解情况。学生说没发现他跟同学和上一节课的老师有冲突。他的情绪下课时就不大好,跑完步回教室后就趴下了。

他边上的同学说了一个细节,他上课时把数学资料握皱了,可能是跟做题不会有关。

我了解到这些情况,初步判断学生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导致的。回到教室后,继续跟他交流,他还是没有任何回应。我也不敢急着问,怕他情绪爆发。

一共二十多分钟过去了,他一动不动,我也担心。跟级部主任和她班主任说了,班主任联系他家长到校。

我看他口水流下来,他一动不动,担心是别的可能,试探他的手臂脉搏,颈部脉搏,都正常。我跟他说,我很担心他,不确定是不是身体发病,如果继续不说话,我将电话联系医生。

或许是他情绪平复了一些,谢天谢地,他终于开了金口,说不用。我悬着的心放下了。

接下来的交流就顺畅了。我问,他简短回答,跟老师和同学都没关系,是他上课听不懂,学不会,心里着急。在家还上着一对一辅导,感觉收获也不大。

他也说了,不用老师担心,他会慢慢调整过来。

他爸妈这么一说,我们都笑了。以这个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这哪里是对学生没有要求,简直是把学生往火坑里推

安徽淮北怀明:认真看了老丁对待这个学生的过程,很细心、很用心,值得我们学习。

我就是教数学的,每次我心烦的时候,做几道数学题心就静下来了。 

杜景礼:@丁柏恩  老丁的以生为本,落到了实处,取得了效果!家庭教育的补位问题,十分关键。家长还没有真正成长起来,家庭却总在,对孩子的影响,也太具多样性。试想,如果没有丁老师这样的细心和担当,怕是孩子会出问题。虽然,病根在家庭,病相在学生,但发病在学校,隐患也不小。

丁柏恩:@杜景礼  谢谢鼓励!寒假前的线上家长会,我对家长们讲了三点。一是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的成长需要大人的帮助。二是坏的教育比不教育更差。三是家长教育孩子觉得无计可施时,要主动引入“专业教育第三方”,班主任是其中之一。等我整理出文字版,再跟大家共享。

一场议论,几多思考;三人之行,必有我师。育人先育心,愿我们都能这样在思考和感悟中,走进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的改变,成就每一个灿烂的明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书育人 / 教育“三人行”:关于育人的一次群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