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直到进入三年级,从阅读整本书开始,我们才说孩子们真正踏上了阅读启迪人生之路。
为什么是三年级?一二年级时我们不也一直在谈阅读吗?孩子们不也兴高采烈地读了很多书吗?是的,但受他们年龄、心理发展以及阅读能力的限制,那时的阅读更多地是以吸引孩子爱上阅读为主。书籍也大都是绘本、图画书、桥梁书、漫画等。而到了三年级,我们就要进入纯文字大本书籍的阅读了。
又为什么一定是整本书?单个的故事或篇章就不能给予我们的孩子任何教化或是收获吗?自然也是能的,但相比整本书的深刻,以及对孩子阅读能力、策略、耐心的考验,它们都似乎过于单薄了些。
以上并非我的一己之言。而是依据三四年级阶段学生的阅读特点与阅读标准而总结出来的通俗表达。
说这么多,无非就是想告诉各位,不要小瞧了孩子手里的那本书,不要把它当以往的任何一本书一样只是随手翻翻。而是一定要激励或陪伴孩子用心去读,去思考。
看起来它只是一本长篇童话小说,却是众人推崇的经典名著。它写给孩子,也值得我们成人用心去细品。它的主题不止是友谊,还有梦想、人生与成长……从儿童的角度,它教会孩子们如何看待友谊,如何珍惜朋友,如何为梦想而努力。从成人的角度,它告诉我们如何接纳孩子的不足,如何引导孩子的个性化、差异化发展……
总之,一本书所要带给孩子和我们的东西都会让我们获益匪浅。以后,我们还会有更多的整本书阅读。日积月累,大家就会看到书籍带给孩子的滋养。生命的、内在的滋养,以及或许是要很多年以后才能呈现出来的精神力量。
就让我们从《鼹鼠的月亮河》开始,迈入整本书阅读的康庄大道,一起在阅读中体验成长的美妙吧。
和学生一起读《鼹鼠的月亮河》
布置学生每天阅读《鼹鼠的月亮河》一书的同时,我自己也开始读了起来。在此期间,我为他们设计了十道思考题,每隔两三日就发布一次,一是让他们带着问题阅读,阅读更有目的性。二是给家长们一个交代。
总有家长反应:孩子从学校带回一本书来,看是看得津津有味,但也不知道读进去了没。想问他点什么作为检测,却不知道该怎么问,从何问起。确实,很多家长也重视孩子的阅读,但往往苦于没有方式方法,只好寄托于学校与老师。而且,他们最希望看到有实质性的东西,比如一场考试后的高分数,一篇习作后得到的好评。若是光看书,没检测没写作,他们就觉得不踏实。
这十道思考题分别是:
1看到书名,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2开始阅读之前,你猜这会是一本关于什么主题的书?
3读完今天的内容后,你发现自己猜对了吗?
4你发现鼹鼠米加和他的八个哥哥有什么不同吗?请从他的外貌、生活习惯以及爱好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5请结合你的阅读体会说说为什么米加能和尼里成为一对好朋友?
6你觉得尼里每天洗那么多衣服辛苦吗?如果是你,你会想什么办法解决?️
7离开月亮河后,米加经历了哪些事情才遇到魔法师咕哩咕?
8米加跟着咕哩咕学会了什么魔法,他们俩的命运又发生了哪些变化?举例说明。
9变成乌鸦的米加和一群真正的乌鸦在一起后是如何对付老鹰铁嘴的?
10米加设计出来的洗衣机是什么样子的?你觉得还可以设计得更好些吗?
显然这些题大多数都是针对文本内容,部分需要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或感想。家长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学生阅读后的“成果”或者说“效果”。
但,如果一本书就这么读也是没多大意思的。如果现在不是疫情期间,不是在家上网课,而是和以前一样在学校上课,我肯定要和他们一起热烈地讨论与交流这本书。
这本书是一本关于友谊与梦想的童话小说。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非常适合。我相信他们都会特别喜欢里面的人物如米加、尼里、咕哩咕等。但除了友谊与梦想之外,这本书还有另外值得我们重视的话题,比如人生与成长。因为不能当面聊,于是,我又把这些话题都转化成了四道灵魂拷问题,打算等他们所有人都读完这本书后写读后感时发给他们作写作参考。
这四道灵魂拷问题是:
关于梦想:看到米加经过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有什么感想?
关于友谊:从米加和尼里,红辣椒和黑炭的感情中,你觉得“友谊”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对待友谊与朋友?
关于人生:米加变成乌鸦后仍然一心想变回自己鼹鼠的身份,而老鹰铁嘴变成小鸡后却不愿意再变回老鹰,宁愿一辈子做一只小鸡。对此你怎么看?你对自己的人生满意吗?你有希望过改变自己的人生吗?
关于成长:面对生来就与众不同的米加,米先生、米太太、刺猬先生还有魔法师咕哩咕这些成人是怎么对待他的?对比你自己,你身边的成人又是如何对待你的?从中,你有什么感受想要表达?
如此两轮思考之后,如果他们都能认真回答出这些问题。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有所收获,不仅是阅读能力的提升,还有自我人格的拔节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