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上的人》是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卡罗琳·帕克丝特的最新作品,这是一部融合了悬疑、孤独、温情和治愈的小说。2016年夏季在美国出版,被评为《华尔街日报》10大必读小说、2016年年度最佳图书等。
——· 关于作者 ·——
卡罗琳·帕克丝特毕业于美利坚大学创作研究所,大学毕业后,她在书店工作了三年,后来全心投入创作。2003年,她的处女作《巴别塔之犬》刚一出版,就迅速登上亚马逊、《纽约时报》等畅销书排行榜首,有书评家称赞她是“美国新生代作家之中最耀眼的一位说家。”
——· 本书金句 ·——
1.摆在面前的治疗方案、用药方法和膳食补充计划有几十种,每一种的拥趸者都不少,但反对者更众。看出问题了吗?甚至没有人知道你在跟什么战斗。
2.有时候,你觉得你和乔希心心相印,密不可分;而有的时候,就像今天,你又觉得你们貌合神离,咫尺天涯。
3.你最怕无事可做,你无时无刻不需要新鲜的东西吸引注意力。在家靠笔记本电脑,出门靠手机。你不希望自己闲着。
4.来这里之前,出问题的人通常都是蒂莉,上奇怪学校的人是她,因为表现不正常而被赶回家的人也是她。可在这儿,我慢慢发现,一切都掉了个个儿。
5.人生值得欣慰之处便是,每一天都有结束的时候。今天亦不例外。
——· 核心内容 ·——
一、蒂莉的自闭症让她和整个家庭经历了什么?
哈蒙德一家本来非常幸福,直到大女儿蒂莉被诊断为自闭症,改变了这一切。蒂莉并不像一般孩子那样,她在一些方面超前于同龄人,又在一方面严重落后。比如,她在3岁的时候就能识字读书,并且会做一些简单的乘法,但是到8岁了还不会系鞋带,更别说骑自行车了。蒂莉的性格比较古怪、不合群,不顺心的时候就会情绪失控,甚至会打妹妹。让亚历珊德拉更加痛苦的是,根本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案,这让她束手无策。
母亲亚历珊德拉有时会在痛苦中选择逃避。平时把两个孩子安全送到学校后,她会在回家的路上痛骂自己,这是她的固定仪式。回到家,她就会在电脑游戏中麻痹自己,但是,电脑游戏带来的快慰也抵挡不了她内心的自责和内疚。玩游戏的时候,她一定要把手机放在旁边,以防止蒂莉又在学校惹了事。
后来,他们给蒂莉找了特殊教育学校,也没办法待下去,亚历珊德拉只能在家教育蒂莉了。她购买了大量的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和资料,蒂莉开始在家学习。最后,在家里也无法教育她了。
正在这时,斯科特告诉亚历珊德拉,他正在计划一个新的大项目,要举办一个家庭式的夏令营,为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打造一个乌托邦式的田园避难所,核心家庭要在那里待上一年左右帮助他管理营地。亚历珊德拉最终决定,去参加夏令营。
二、在迎接第一批客人到来之前,和谐夏令营发生了什么?
2012年6月3日下午4点,哈蒙德一家到达了夏令营。刚来到这里,蒂莉就开始抓狂了,她哭喊尖叫着要回到华盛顿的家,因为那里有游戏机和电脑,而斯科特不允许他们把电子产品带到和谐营来。
随着第一批参加夏令营的客人还有两周就要到来,营地开始进入匆忙的准备时间。大家商讨后,发现他们要做的工作有,种植粮食和蔬菜、饲养动物、做饭洗衣打扫卫生采购东西,以及建造游乐设施、设计营地的标志等。斯科特也为和谐营设立了一系列规则,其中包括晚餐之后增加一个惩罚性的环节,即“劳动反思时间”。如果没有被惩罚,就会得到奖励。
自从开设和谐教导法的培训项目以来,很多人对斯科特产生了质疑。一方面是对他动机的质疑:一个单身男人为什么喜欢和小孩子打交道?一方面是对他能力的质疑:他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有,有什么资格教育别人的孩子呢?脸书上对他谩骂一片。
面对这样的谩骂和谣言,斯科特开始情绪失控了。在第一批客人来之前的夜晚,他把家长和孩子们带来的啤酒、泡泡糖、平板电脑等不该带的东西全扔到了火堆里,直至化为灰烬。
三、伴随着斯科特的情绪失控,每个人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渐渐地,斯科特对孩子们的耐心和友好也开始褪去,相反,变得越来越情绪化和暴躁。故事在这时也变得有些阴暗起来,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第一批客人入营后,蒂莉、艾莉丝以及其他孩子想到一个狼人的点子,想吓唬吓唬那些刚来的小孩子。结果计划很快就暴露了。斯科特知道后,把艾莉丝叫到办公室,随手从桌子上拿了一个订书机朝艾莉丝身后的墙上扔去,并处罚她进行劳动反思。坎迪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她想要给自己的亲生父亲迈克尔打电话而被斯科特发现,也被处罚劳动反思。
后来,为了报复斯科特,蒂莉故意用手机浏览黄色网站,这样手机主人一查浏览记录就会认为是斯科特干的,并且她把艾莉丝被关在笼子里的照片发到了坎迪的邮箱里。手机主人和坎迪的亲生父亲报警并散布攻击斯科特的谣言。渐渐地,家长也对斯科特产生了怀疑。最终斯科特因忍受不了他人的不自信和外界的质疑而自杀。
剩下的两家都愿意继续经营夏令营,他们相信夏令营仍有补救的希望。他们拆掉了小屋,计划盖些新房子,并着手筹办一家特许学校。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她们不再受众多条条框框的约束,变得快乐而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