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我是山东高密人,家乡现在很有名,因为莫言,国内首位诺贝尔文学奖。
我所就读的高中是高密一中,我们的校长也很有名,是李希贵校长,上过《开讲啦》电视节目,任过北京十一中校长,百度百科有名录。
我没有参加正式的中考,在初三全县的预选拔考试中,作为前100名免试直接进入当时最好的高中及班级——高密一中实验班。
这对我来说有点意外,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志向”,没有为这次考试特殊准备过,这以前的记忆就是在农村疯玩,书包背回家从来不会打开,寒暑假作业都是最后两天的突击。
那时的我,高兴之余,有点忐忑,不知道等待我的将是什么。
1
现在记忆最深的是进门后道路两侧的大标语,“今天我以一中为荣,明天一中以我为荣”,现在想来,后八个字竟成了我前半生的魔咒。
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只身一人、懵懵懂懂地来到了县城。突然发现一切都变了,两个世界所倡导、追求的东西完全不一样。
同学们喜欢的东西变了,她喜欢的别人无动于衷,别人喜欢的她不知道;老师的喜好也变了,老师只喜欢成绩好的和有好爸爸的,尖子生云集的班级里,她入学成绩是后十名,也没有好爸爸。
除了在全员点名时,课堂上、课外活动时,很少能公开听见她的名字了,甚至连自己听到自己的名字时都有一种陌生的感觉。
她和她的名字一起被遗忘在一个默默的角落里。巨大的落差,慢慢地,她也开始找不到自己了。
城市与农村的二元世界,不仅是经济上的差距,更是价值观体系的不同,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在城市世俗价值观下,钱权名利,从社会到教育,到学校,最后到老师和同学,层层传导下来,就像一个巨大的漩涡,一个十四岁的姑娘无力抵抗,拼命地挣扎,她不想被淹没,想浮出水面,想证明自己的存在。
为了不被淹没,为了让老师和同学记得自己的名字,记得班里有这么一个人,她心里暗暗较劲,有一天一定要让“一中以我为荣”。
从那时起她开始逼迫自己,沿着单一的世俗价值观,拼命奔跑追逐,执拗地想证明自己,证明自己的存在。
2
于是她把自己逼成了学霸,就读985高校,连续四年学习成绩第一,一等奖学金,保送硕士研究生,工作后又攻读了金融学第二硕士学位。
英语、计算机、证券、私募基金、理财规划师,各类技能以及执业资格考试,逢考必过,而且必须高分。
按照社会标准找好工作、争做好员工,央企总部、保险集团总部、知名创业公司、世界500强金融机构,出入高档写字楼,外表光鲜。
按照社会标准选择对象,恋爱、结婚、生孩子,按部就班、井然有序,不给社会留半点是非口实。
就这样生活了30多年,生活成一个标准的、传统的社会形象,不敢说有成绩,至少在自己的圈层里可以被看到,稍稍舒了一口气。
只是安静的时候,问自己内心,这些年对自己满意吗?几乎没有满意过,永远不是最好的。
这些年开心吗?很少,静下心来回忆开心的时刻,想到最多的还是童年,以后似乎就很少了。
听到身边的评价,有同事和她说,“你很优秀,但是不知道你要什么”,有好朋友对她说,“你长得很美,但是你身上缺少情感。"
她为什么不满意?不开心?她想要什么?她的情感哪去了?她自己也没有答案。
3
这是我的前半生,在“证明自己”魔咒驱使下,在单一的世俗价值观中苦苦挣扎,整个人像上了发条的陀螺,不停地转;像机器人一样学习、工作,压抑、抹杀自己的情感,逼自己不断向前。
她极力规范约束自己,按照世俗价值观所谓“正确”的方式生活,做好孩子、好学生、好员工,忘了自己内心真正想要什么。
拼命地想证明自己,永远瞄准那个最好的,永远以最高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优劣好坏,很难做到最好,从来对自己不满意。
每次在钱权名利世俗暗斗中败下阵来,受伤的时候,甚至还会拿把尖刀再次刺向自己,痛恨、责骂自己,“你为什么这么差劲?”
太苦太累太伤了,外表平静,内心常常狂风暴雨。
努力半生只为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知道别人有没有看见她,她自己清楚的是她找不到自己了。
她把真正的自己丢了。她喜欢什么?她想要什么?不知道。
4
救自己的只能是自己,她开始给自己疗伤,努力地找回自己,找那个原始的、本真的自己,那个被世俗一步步逼到角落里的,伤痕累累的自己。
痛苦中不断反思、寻找、自我救赎。
她开始读一些“无用”的书,人物传记、心理学、哲学、小说,浮浮沉沉、点点滴滴中找寻自己的身影,找寻人生答案。
她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安静地去回忆过往经历,然后冷静地思考。
她开始抽身出来,站在外面,看自己怎么被传统价值观绑架、挟持、控制。
她开始审视和怀疑,统治自己的这个价值观是“正确”的吗?
具有转折意义的是在创业公司的4年,要感谢命运让她意外选择了一家看上去不太光鲜的创业公司,否则一生走不出那个仓鼠之轮的游戏规则,永远跳不出那个圈。
在这里遇到了她人生中的贵人,从他身上学到很多,让她有机会去接触国内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看到了更广阔的天空,看到了人生不同的活法和多元化的价值体系。
慢慢地,她终于把自己找回来了。
5
找回自己什么感受呢?
不再被世俗价值观所控制,头脑中安装“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及认知体系,有自己独立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系统之上又安装不同的“软件”,自己独立的金钱观、婚姻观、消费观、育儿观等等。
每当不开心的时候会关照内心,自我觉察,看是否外部“病毒”入侵,及时清理病毒,专注做自己,快速回复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认知系统随着自我成长不断升级,从1.0到2.0到3.0,内心越来越强大。
自己定义什么是幸福,自己定义什么是成功。
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想要什么,不压抑自己的想法,为了自己的想法去奋斗,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这一生就是要活给自己。
身心自由,呼吸舒畅。
结语
高中时,李校长写给我们的校训是《为四十岁做准备》,其中一句是,”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人生最璀璨的一页应该在人生的四十岁时翻开“,当时不懂,懂时已非少年。
四十岁很快就要到了,我终将没能让”一中以我为傲“,名、利、权一无所获,我没有让我的名字熠熠生辉,这曾经是驱使我半生的魔咒;但在四十岁来临前,我找到了自己,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我将为自己奋斗,每天欢喜、充实有意义。
我觉得,人生中最美的一页不应只是在四十岁时翻开,最美的一页应该每天翻开,最美的一页就是每天不断更新、不断变得更好的自己。
做别人千篇一律,做自己独一无二。
看电影《哪吒》时,几度潸然泪下,泪流不止,我终于挣脱了世俗价值观的控制,我喜欢现在的自己,她正热烈、有温度地“活着”。
下半生,从心出发,我选择做我自己,人生由我不由天,我是谁我自己说了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