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摘要
同一律
《教父》有一句话: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概念,有两个部分:内涵,和外延。
“产品”这个概念,它的“内涵”是人们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新物体。那“外延”呢?就是所有拥有这个内涵的物体,如你太太做的饭
商品,它的内涵是“用于交换的产品”。这个内涵,比产品的内涵更丰富了,随之带来的,就是外延的减少。你太太做的饭就排除了
从产品,到商品,到进口商品,到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内涵越来越多,外延越来越少
内涵和外延稍微一变,就不是同一个概念了。这世界上的概念,几乎无穷多。但是,文字是有限的。人类必须用有限的文字,表述无穷的概念。于是,大量明明不同的概念,只能共用一个名字。人类语言系统的这个BUG,就给“偷换概念”者,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内涵和外延须保持同一
逻辑学家提出,我们在沟通时,必须遵守一个基本原则:同一律。也就是前后提及一个概念时,内涵和外延必须保持同一。
逻辑思维强大的人,可以让沟通变得更有效。善意地反用逻辑,就是“幽默”;恶意地反用逻辑,就是“诡辩”。
不管是混淆概念,偷换概念,还是混淆论题,偷换论题,本质都是处于“思维不确定性”中的大脑,不断违反逻辑的“同一律”,而不自知。
同一律是逻辑三大基本定律之一。它要求人们自觉地保持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判断(论题)的确定性。或者说,它要求人们的思维具有确定性。
矛盾律
矛盾律,也有人称之为“不矛盾律”。说得学术一点,就是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可能都对,一定有个是假的。翻译成普通话,就是:别自己打脸。
如何识别“自相矛盾”的逻辑谬误
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叫“否定”。比如,成功的否定,是失败吗?成功,和未成功互相否定,而不是和失败。
第一,自相矛盾的概念。
有一些是概念,内涵和外延非常清晰,所以不会有歧义,你一眼就看出来,这是自相矛盾的概念。比如:一个黄昏的早晨,一个年轻的老人,手持一把锋利的钝刀,杀死了一个活蹦乱跳的死人。
第二,自相矛盾的判断。
我很喜欢深圳这个地方。早上从酒店出来,看到万里无云的天空上,朵朵白云。天上有云,天上没有云。这两句话,不可能同时都对。
你听到这样的话,不用拉他去坐牢。你可以莞尔一笑,心里要清楚:这家伙满嘴都是自我矛盾的判断。
第三,悖论。
悖论,就是绕来绕去,可以从他的对,推出错,从他的错,推出对
"我说的这句话是假的",这句话如果真是假的,那就是真的啊。如果我说的是真的,那就是假的啊。
比如著名的罗素悖论:理发师说“我只给村里所有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那么,理发师的头是谁理的?
矛盾律,也是逻辑三大基本定律之一,就是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可能都对,一定有个是假的。但是记住,开心的否定,不是伤心,不是不开心,而是“没有开心”
排中律
什么叫排中律?就是两个自相矛盾的观点,一定有一个是对的,没有“都不对”这种中间状态。你可以不表态,但如果你表态了,就不能说“嗯,其实吧,两个我都不同意”。
“排中律”很大的价值,是识别,和揭穿那些骑墙者,提高思辨的能力,沟通的效率。但这还不是“排中律”最大的价值。排中律最大的价值,是延伸出了一种名震四海的推理方法:反证法。
什么叫反证法?
根据“排中律”,既然两个自相矛盾的观点,一定有一个是对的,没有“都不对”这种中间状态,那我只要证明这两个观点中,有一个是错的,不就等于证明了另一个是对的了吗?这就是反证法,“排中律”最知名的运用。
反证法三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一个逻辑严谨的反证法,有三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反设,归谬,存真。
比如我常说“成功企业转型,获得二次成功,是小概率事件”。这个观点,很难用三五句话证明,那我们来试试反证法。
第一、反设。我们反过来假设这个观点不成立,也就是“成功企业转型,获得二次成功,是大概率事件"。
第二、归谬。那么,管仲、商鞅、陶朱公,这些曾经成功的企业,就会大概率基业长青活到今天,商业世界中,应该是“管仲控股”,“商鞅集团”,“陶朱公科技”的天下,哪还有你们什么事。
第三,存真。所以“成功企业转型,获得二次成功,是小概率事件"。
三段论
什么是三段论?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式的推理,其基本逻辑是:如果一类对象的全部都是什么,那么,它的部分也必然是什么;如果一类对象的全部都不是什么,那么,它的部分也必然不是什么。
比如著名的“苏格拉底三段论”:
大前提: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结论: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三段论的五项基本原则
第一,四项错误。
一个三段论中,只能有三个不同的概念。有四个,就一定错了。
“人已经存在几百万年了;而你没有存在几百万年;所以你不是人。”这个三段论中,看上去有三个概念“人,几百万年,你”,但因为前后两个“人”违反了“同一律”,是不同的,所以其实一共出现了四个概念“人类,几百万年,你,人体”。以后你听到这样的三段论,可以直接回答:四项错误,然后扬长而去,留他一个人在风中飘摇。
第二、中项两不周延。
什么叫中项?“所有人都是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这里的“人”就是中项,用来联系大前提和小前提。
那什么叫周延?“所有中国人",指全部,是周延的概念;“一部分中国人”,是不周延的概念。
第三、大项扩大,小项扩大。
红薯是高产作物,红薯是杂粮,所以杂粮是高产作物。
一听就不对。可是为什么?
这句话的小前提其实是:红薯是“一种”杂粮。结论其实是:"所有”杂粮是高产作物。小前提是“一种”,结论是“所有”,就是“小项扩大”。
运动员需要锻炼身体,我不是运动员,所以我不需要锻炼身体。
这句话的大前提其实是:运动员是“部分”需要锻炼身的人。结论其实是:我不在“全体”需要锻炼身体的人之中。大前提是“部分”,结论是“全体”,就是“大项扩大”。
第四,前提都为否,结论不必然。
韩国不是大陆国家,韩国不是热带国家, 所以
大前提、小前提都是否定句,是“所以”不出必然的结论的
第五,前提有一否,结论必为否。
人非草木,哲学家是人,哲学家非草木。
或者大前提,或者小前提是否定句,且只有一否,所以结论一定为否定句形式
归纳法
如果说一个人的智商是未经打磨的钻石,那么逻辑思维训练,就是打磨、切割这颗钻胚,让其最终成为一枚锋利无比、璀璨夺目的金刚钻,再来切割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等一切坚硬的认知。
最早是由著名的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提出的,被称为“罗素的火鸡”用来讽刺归纳主义者:通过有限的观察,得出自以为正确的规律性结论。
昨天我们讲到的“三段论”是演绎法的最基本形式。演绎法,是从一般推出特殊的方法。所有的猫都喜欢吃鱼,你家养的是猫,所以它也喜欢吃鱼。
那归纳法呢?归纳法是从特殊,推出一般的方法。中国的天鹅是白色的,美国的天鹅是白色的,我见过的天鹅全是白色的所以,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
归纳法的输出,不是“定律”而是“猜想”。你可以说:我猜想,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
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从无数的实例中“归纳”出一个猜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归纳法从现象提炼出猜想演绎法把猜想证明为定律。
牛顿,从无数次试验中,归纳出了“牛顿三大定律”;经济学家们,从人们的交易现象中,归纳出了“供需理论”,我们几乎所有的知识,都始于用归纳法建立的猜想,和再用‘演绎法”严谨的证明。可以说,没有归纳法,就没有演绎法;没有猜想,就没有证明。
归纳逻辑“穆勒五法”
第一、求同法。
某农场10万只火鸡吃发霉花生,得癌症死亡。吃这种花生的羊、猫、鸽子、大白鼠、鱼和雪貂,后来都得癌症死了。于是人们通过求同法归纳:吃了发霉的花生,可能是癌症的原因。
后来,化验证明,发霉花生含有黄曲霉素,而黄曲霉素是致癌物质。科学家通过演绎法
,证明了这个猜想。
第二、求异法。
5个中国人和外国人远洋航行。途中外国人全得了坏血病,奄奄一息就中国人没事。大家用求异法发现,和外国人不同,中国人喜欢喝茶,于是归纳出了‘喝茶抵御坏血病”的猜想。
第三,并用法。
某些地方高发甲状腺病。医疗队去了几个病区,用“求同法”发现,虽然各地情况大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居民食物和水中缺碘。他们又去了不流行甲状腺病的地区,发现他们不缺碘。医疗队用求同法、求异法,归纳出一个猜想:缺碘是甲状腺病的病因。
第四,共变法。
你夜观天象,发现产品越稀缺(也就是供小于求),价格越高;产品越充沛(也就,是供大于求),价格越低。他们之间,共同变化。于是经济学家归纳出了“供需关系”的理论猜想。
第五、剩余法。
简孙和罗克耶尔研究太阳光谱时发现一条红线、青绿线、蓝线和黄线,前三者是氢的光谱,第四种未知。于是他们用剩余法归纳:一定存在一种新物质。后来证实,这种新物质叫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