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是否能决定你的人生?

〈诟如不闻〉

最早是说,被人辱骂却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不动声色,形容宽宏大量,有涵养。本身的故事是富弼,宋朝河南人,字彦国,死后谥号文忠,所以后人称他为富文忠公。

富弼

据宋人陈长方编撰的《步里客谈》说,富弼少年时,好学,器量很大,遇到有人辱骂他,他好象没有听见一样。旁人告诉他:“有人在骂你哩!”他毫不在意,说:“恐怕不是骂我吧?”旁人又告诉他:“那人指名道姓地骂你哩!”他还是毫不在意,说:“不会吧?天下同名同姓的多着呢!”

待到宋仁宗时,东北的契丹兴兵南侵,要求割给领土。富弼奉命去和契丹谈判。这位以“宽洪大量”闻名的富弼,却坚决拒绝了契丹的无理要求,并且把或战或和的利害关系,分析得很有道理。契丹无奈,只得把兵撤了回去。

〈纳谏如流〉

这里我们可以分开来看,纳:采纳,接受;谏:旧指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如流:迅速。接受劝谏就像流水那样自然。形容非常乐意听取别人意见。

魏征

唐太宗李世民善于听取大臣们的进谏,他是封建社会少有的善于纳谏的君王。他非常赞同魏徵“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说法。他曾说过,自己自幼精于弓矢,自以为尽得其妙,后来得到十几张良弓给专业工匠验看,结果被告知这些弓木心不正,脉理皆邪,并不是真正的良弓。他由此悟出,对自己最拿手《资治通鉴》中有关唐朝攻灭突厥的记载的事还有失误,更何况天下之大,四海之广,只凭他一人之力是不能做到尽善尽美的。因此,太宗主动要求臣下就政事得失发表意见。魏徵就是以直言极谏而著名的大臣,有人统计过,魏徵在贞观时期进谏多达二百余次。太宗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十七年正月,64岁的魏徵病死,太宗认为自己痛失一镜。

早知道,古代的皇帝,其地位都是至高无上的,往往也是自以为是的,只有他们下命令发圣旨,以教导或训斥大臣及子民,而绝少听到有臣子上疏规劝或批评皇帝的,因此唐代的魏徵,是很特殊的一位。


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做时候到底该不该听取他人的建议呢?

刘邦听张良之谋,最终成就帝业;而项羽不听范增之言,最终自刎乌江。
曹操善于听谋臣的意见,最终统一北方;袁绍不听田丰、沮授之言,兵败官渡。
唐太宗能听魏征之言,成就贞观之治;苻坚不听王猛之言,结果兵败淝水。

所以你说到底听不听呢,也不好一概而论对吧。其实我觉得,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一个成年人最大的珍宝。一千个人还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别人的人生经验终究是别人的,经历不同、性格不同、处境不同,那么建议也就听听便罢。很难想象,一个远离你生活的人能给你提点什么建设性意见。仅限于打招呼的长辈建议你有关择偶的婚姻观,多年未见的老同学评价你的职业发展。

别人规划你的人生?

但是人总会有自己的判断力,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人,所看重的东西是不同的。因此,老一点的人们所提出的建议,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用的,我有尝试过跟那些比我大得多的人交流,可能建议不一定有用,但是他们的建议往往是发自肺腑的,所以每每聊完我心情总是很好。但如果是你的话,最好要意识到,他们能给你的建议,通常是站在他们脑海里的时间节点上,对年轻时候自己的期望。这不一定适合现在的你。

(MilkCynthia)一个生活的冷静观察者,专注于有温度的原创内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人是否能决定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