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舞台上优雅霸气的中国声音——兼谈如何用英语辩论训练口语

这周有位target school是国际学校的小妹妹咨询英语辩论(debate)的事情,这可是我的老本行(激动脸.jpg)。这周就顺带着聊一聊我们口语中很常用的即兴型演讲(impromptu speech)场景以及由此引申出的一些要素。

其实我觉得汉语中有个词语更好地描述了这个情境,叫“答辩”(有没有瞬间回到毕业季的感觉)。这里面涵盖两个要素,一是“答”,即answer;二是“辩”,这个并没有想到十分贴切的对应的英文词语,个人感觉汉语中的“辩”更多的是“阐释”、“说明”之意,或许illustrate能够对应上一些。

-----------------------------

与以往类似,我们来讨论一下优秀范例和方法总论。因为内容结构层次略复杂,我做了一个思维导图供大家参考。

1.

择定偶像

在开始之前,先给自己设定一个“偶像”,有助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模仿语音、语调和台风,并逐渐向“偶像”靠拢提升。

在“择偶”时,有几个小tips:

(1)国家一致。建议中国人民(非ABC或从小在英美等国长大,语音语调纯正,与native speaker相差无二)选择中国人作为模仿对象,将目标设定为native speaker或过高的水平,容易打击自信心,也容易过于追求速度从而影响信息传达。

(2)性别一致。建议男士选择男士模仿,女士选择女士进行模仿。这个很好理解,就不过多解释了。

(3)水平相当。可选择略高于自己水平的,达到之后,再选择下一个对象,给自己预留一些提升空间。

有朋友说这个太难了,其实不呀,我们泱泱大中华,是有很多这样的人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的!下面就推荐几个我觉得还不错的idol。

刘晓明大使当年在英国有两场对战,一场是与日本大使的,一场是与BBC主播的。两场都很精彩,尤其是对日本大使,堪称完胜。虽然刘大使的语音、语调并不算完美,但吐字清晰、语速适中、信息传达准确,眼神表情和肢体语言到位,所以效果很好。大家可以围观视频↓↓↓

视频:实拍中日两国驻英大使BBC交锋

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舌战BBC主播

另一个是我的idol傅莹阿姨。北外英语系,科班出身;语音语调上乘、语速适中,同样吐字清晰、信息传达准确,台风温柔又不失强硬。今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undefined_腾讯视频

这些都是英语辩论的引申形式,是由多个短小的即兴演讲(impromptu speech)构成的。

私以为impromptu speech,尤其是大场合的impromptu speech是口语的最高形式,从多个立体维度考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语速、语音、语调等在内的语言功底,眼神、表情、肢体等在内的台风,观点、例证、驳斥等在内的逻辑。

用英语在大舞台上字字珠玑、谈笑风生,真真是我等的愿景。

虽然距离愿景有差距,但我们还是有训练提升的办法,并逐渐向愿景靠拢的。

2.

守正出奇

当我们在做英文的即兴式演讲(impromptu speech)时,建议大家遵循“守正出奇”之道,有几个小tips:

(1)逻辑简单。尽可能地减少逻辑层次,“听”与“读”不同,在“听”这个信息传输过程中,越是简单的,往往越容易被听众理解。

(2)内容为王。语音和语调是锦上添花,参见刘晓明的两个视频,他的语音、语调并不算最上乘,但语速适中、吐字清晰,使人能够清晰地抓住他的观点和论据,所以效果很好。

(3)攻坚持久。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不要奢望短时间内有大幅度提升。这样一个在短短3-5分钟内大量输出信息的活计,对参与者的素质要求极高。不仅仅包括语言功底,更有素材的不断积累。

(4)限时训练。这种对应变速度要求较高的活计,不限时是很难达到效果的。建议大家逐步提升:①准备5分钟,讲2分钟;②准备3分钟,讲2分钟;③准备1分钟,讲3分钟…...依次类推,不断缩减自己的准备时间,延长自己讲的时间。当然,注意不要用废话和过多的口头语延长时间。

在讨论逻辑简单前,先来说说impromptu speech & debate所涉及到的几个要素。

首先是point,或者叫stand,也即你的“要点”和“立场”,这个很好理解,是你的核心观点,即核心持方。

第二个是argument。这个词,从我念书时起,就没有想到很好的对应的中文释义,这个既可以理解为“论据”;也可以理解为“讨论,辩论”。在这里我们取“论据”之意。

第三个是rebuttal,指“辩驳、反驳、驳斥”,是当别人质疑我们的观点和立场时,我们进行的阐释说明;在答辩的时候更多地用defend,即“捍卫”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由于这类演说留给演说者的反应时间和回答时间都不长,建议大家形成自己的一套反应范式。

例如,我一般习惯的顺序是↓↓↓

point/stand: 设定立场

argument: 选取论据

defend & rebuttal: 回应质疑

同时遵循“321”原则,即在一次发言中,不超过3个论点,每个论点不超过2个论据,只具体回应1个质疑。注意,是“具体”回应1个质疑,简略(敷衍…)地回应其他质疑,但不能不回应,碰见较真的会揪住你问“为什么不回应”,这样容易使自己陷入被动。

这里面还有一个“内容为王”,一次讲完信息量太大,我们分开来,请听下回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世界舞台上优雅霸气的中国声音——兼谈如何用英语辩论训练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