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技术对人的排斥 之四——工具取代医生的作用
医生还广泛存身于医学,他愈发成为医学的工具,门诊室主要负责信息采集和规范化:医患交流就是把病人的生活化语言转换成医学上的标准版本;医学建立了一套规范,驱动医生观察病人的体征,比如皮肤黄染、心脏杂音、肺部啰音等,把视触叩听闻获得的信息变成医学证据;医生需要识别CT结果、X光片,把相关信息翻译成规范的语言;很多生化检查结果已经量化,不再需要医生的规范化处理。
人的医学技能来自生存需要,是相对的产物,做不到多准确,没有多深入,和技术形成鲜明对比,人去感知温度有很大误差,温度计就能很准确,所以它几乎全面替代了人;听诊器越来越少见,因为它引入人的感知,因而需要避免。人还有诸多随意性,做不好规范化工作。
所以人们会积极展开技术改进,让它具备更多能力,从而替代医生,以往还局限于辅助检验员,避免人犯错误,只有某些简单的环节(比如计算血液比重、温度测量)真正替代了人,接下来,人工智能将大大扩展技术的内涵。医学诊断都是对物质的感知,所以理论上,人工智能可以完全替代医生,X光片还需要人的解读,但本质是机器能胜任的。
现在,医学还需要医生的思考和判断,这是医学还不够发达。如果医学指标进一步完善和精确,如果医疗推论做得更逻辑更周全,机器就可胜任,人工智能支撑下的专家系统可以正确地推理判断,人就没有存在必要了。
为什么这样说?没有一条知识会这样呈现在医生面前:“再次声明,X光机看到的并非事情的真相,疾病的原因也只是基于物质的表面结论,医生不可满足于此,应当发挥创造性,体会生命的复杂性,结合病患的过往历史,结合接下来的发展变化,得出独特的见解。”医学也不能如此说“不应当局限于化学药品的治疗,那毕竟是有限的,医生应当探索如何协同生命而恢复正常”。
正相反,知识都明确无误地指令医生:根据某种现象,应当推论出某种疾病,或者在某种概率上应当这样确定,以选用某种处置方法,或根据某些指标,优选一种。既然这样,医生就没什么独特性。
医学发展必然导致机器对人的替代。生命足够复杂,致病因素不可计数,疾病数以万计,这些都涉及极为复杂的考量,医生无法胜任,只能顾及主要因素,会丢失很多证据,推理过程不够严谨,得出的判断并非最优。于是怎么办?让机器来完成任务,基于人工智能,发展医学推理系统,计算机有恐怖的运算能力,完全胜任相关工作。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即便基于当下的检验手段,专家系统都可以大规模地展开,方法就是,各检查科室都配备人工翻译,将结果录入数据库,不再返回门诊室;门诊室只负责接待病人,翻译人工语言到机器语言,将身体表征输入计算机;计算机根据已有信息,指令各部门进一步补充。做完这些,它开始高速运算,做出判断,指令进行相关的处置,有何不妥?这是进一步的分工,更能保证医疗质量,比如,X光片解读不恰当,就能很好定位责任人,判断更加周全而准确,发现有逻辑上的缺陷,就进一步完善细化。
就算不引入人工智能,医生的智慧创造也可以不用存在。人们可编制作业指导书(虽说极为繁复,也是可以实现的),事无巨细地指示医生如何诊断、如何治疗、如何应对意外情况,如何善后等等,这样可做到完全标准化的应对,一切处置都是最优的,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差错。
就在当下,很多工作都可以展开,比如这样的观点“比如高血压,病人年龄、身高、体重、性别输入,目前诊室血压多少,晨间自测血压多少,有没有靶器官损伤,有哪几个损伤,分别与什么程度的,有没有其他危险因素,目前在吃什么药物等等,就导出几组处方,然后根据病人的工作性质,经济情况,服药依从性,医保情况等筛迭出一组最优处方,然后按时服药。”
医学一直在发展各种制度、措施、手段,都为了保证医生这一特殊的技术手段忠实地体现医学目的,避免可能的差错,避免其主观的任意发挥,这就点明了事情的真相。
现代工业体系中,创造者定义者是极少数,生产者操作者只是工具般的存在,并不需要发挥聪明才智,人们还在制定更严格的管理制度,在更多环节配备机器人以替代他们。这预示西医的发展轨迹:医学中心负责产生医学认识,发明工具,开发药物,定义流程,制定规范,做完尽可能多的工作。医生的职责是忠实地、不出差错地贯彻医疗意图,问诊、查体、检查,依靠医学逻辑推理疾病,然后给病人服用规定的药物。医生的角色是什么?只是医院里面的工人,说成医学的手段或工具也是可以的。
说医生是医学的工具,他还不是多么够格,不能长期跻身于工具阶层。在技术和理论两个层面,人都可以被替代掉;在三个环节:医学观察、医学思考、医学处置,人都需要被替代掉。
在一个追求物质的医学体系,如果临床环节有主观创造存在,一定是发展不够充分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