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啥不让我吃善恶树的禁果

        心理学中三种典型逆反心理之一的“禁果逆反”,指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当事人更强烈的探究愿望。

        这里的“禁果”的故事发生在《圣经》中,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来客观探讨一下。

        上帝创造世间万物,已经在伊甸园(人类的生活乐园)准备了丰盛的果树食物,并告诉人类(亚当和夏娃):“你们可以自由享用这个园子里任何树上的果子。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能吃,因为当你吃它时,一定会死。”

        这儿我们发现,造物主对人吃什么东西已经给了充分的自由——You are free to eat from any tree ——你们可以自由吃任何果树,只是提到不要不识好歹,去吃分别善恶树的果子,那样人类就会有死的那一天。说明造物主造的人,原本是无须担心死亡的,或者说没有生老病死的焦虑。

        所以想吃“禁果”时,并非外界权威严格限制了我们的行动,而且他们已经善意告诫了我们好歹:人作人死。这其实跟东方文化差不多,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不能违背自然运行的客观规律,如果逆天而行,比如白天昏睡,熬夜欢娱、暴饮暴食,也就离死亡不远——"福祸无门,唯人自招"。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自作主张地认为是别人“禁止”我们行动,反而选择去作死,这就不仅是认知偏差造成的“逆反”叛逆,更多的是起了“分别心”之后的“不识好歹”。

        因为我们私以为这么做对自己有好处。比如现在社会,人找医生看病还想着要给塞个红包,“觉得”这样对自己“更好”。古代并没有这种事,我们可以认为“过去”就是人没有吃“禁果”之前,或者像孩子那么大时,我们能看到在高山峻岭的玻璃栈道上自如奔走的都是孩子,而成年人常常顾忌很多、腿如筛糠、举步维艰。

        所以说分别心,首先是站在个人立场、视角,“分别善恶”很多时候是觉得于我有利的,就是好、善,觉得于我不利的,就是坏、恶。比如人的势利眼,恭敬权贵;财迷心,图谋唯利。

        “分别善恶树”——The tree of the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knowledge”(识)对应“离知抱朴”之“知”,或者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之“识”。人有五观,有不同的认知,就有不同的辨识见解。比如当我不愿意吃榴莲臭豆腐,就觉得它们臭不可闻,喜欢吃的人却觉得它们很香,我喜欢吃时亦是。究竟哪种才是臭豆腐们的本真?

        人们听别人说话,不耐心寻思对方真实想表达的意思和情感,而总是惯常先判断是非对错。比如听到“一个女大学生晚上去夜店陪酒”,听者立即会有善恶好歹的评判,也不问原因。再来一句,“一个夜总会小姐白天坚持去大学听课”,听者动容,其实是同一件事。

        原本天地创造万物,世间已经有了足够美味、有利观瞻的果树,还能有什么果树的果子比这些更“美味”、更“好看”?人心不足蛇吞象,夏娃走到善恶树前,遇到了引诱者——Serpent,是与神作对的邪灵化身的蛇(不是动物的蛇snake),引诱者告诉夏娃,禁果更好看、更美味,吃了还能具有神的识别善恶的能力。原本造物主是按自己的意志形象造的人,人之初,不会不识好歹、不辨是非。但是,夏娃信以为真,也触动了心魔,心中有了比较心和贪欲。《圣经》的真实意思是,当人有了这样的分别心后,不是拥有了神的“分别善恶”的能力了,反倒是不识好歹。这跟作为引诱者的骗子鼓吹下的皇帝的新装有何区别?

        所以人的辨识能力,就是色即是空,空不异于色。苏轼说“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依我看,世间并没有“分别善恶树”,那棵树和果子与其他树果并无两样,这就是“不二”法门。只是名可名,非常名,它起了一个名字,暗示凡人它有不同之处。好像小品“卖拐”里的“没事你走两步”,范伟总觉得右脚不对劲,走着走着,也“真”就瘸了。

        当人们耳聪目明时,也是容易沉迷感官辨识、追逐声色犬马、盲目向外寻找之时,很多时候是与本真断离的。原本《圣经》描述,造物主从亚当身上取一截肋骨和血肉创造了夏娃,原本男人女人是同出于一个人,古时候英文男女都叫man,中世纪有了我man——woman,wo为womb即有“子宫”的人为女人。原本男人女人都赤身裸体,他们也不觉得害羞。后来有分别心后,非male(男性)成了female(女性),亚当夏娃发现彼此都没穿衣服,是因为着了“色相”而觉得不妥,用树叶衣物遮住了自己私有的、与别人不同的东西。人看裸体的猫狗羊马会觉得兴奋吗?

        庄子说过一个故事,“混沌”原本活得好好的,被别人在身上凿出七窍,在俱备“人”的感官认知能力时却死去了。欲海无涯,烦恼无边,痛苦很多时候来自于辨别比较,来自于“求而不得”。他那意思其实是绝圣弃智,也就是放下感官和贪欲的虚妄——放下我执,并且为道日损、好读书不求甚解——放下法执。

        所以人之初性本善。此善并非人分别善恶之后“恶”的反义词的“善”,而是《道德经》的“善利万物而不争”,没有说为了自己而如何,这也是《庄子》的“至人无己”,习近平的“我将无我”,《党章》的“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礼记》和共产主义的“天下为公”。

        同时,人之初,贞心不二,所以有志者事竟成。原本大家一心一意,坚心直心,但是后来人有了二心曲心,有了小我意识后的三思而后行,再四盘算。所以夏娃在盘算后选择偷食禁果,人心浮躁不安、离道失态的根本原因,在于不能正确对待人生中的得失,以及难以把握住欲望的尺度。故白居易在《画弥勒上生帧记》中提倡:“不忘初心,必果本愿”,《传习录》中王阳明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再次,分别善恶树的命名,提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失去整体观的二元论。这个视角是欠缺全局观的。很多人常执着于善念,比如富商刻意去搞慈善,本意是先为自己积德,做的事却可能是偏离正道的,甚至是助纣为虐。只缘身在此山中,人并非全知,缺少多维视角,就看不全。勿让私欲变形成为知行的魔障。

        最后,不要成为误导别人的引诱者,别有用心,拉人下水。如同生活中遇到的传销推销;或者父母没本事,却要孩子实现自己考大学读博士成富豪的心愿。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当世人都知道什么是美好的时候,说明丑陋早已遍布天下,人们关注善行时,恶行已然在社会中出现。既然已在此世道,就要警惕“恶”,如孔子的君子慎独,日三省吾身,《菜根谭》的在昏聩中保持清明。断恶修善,诸恶莫做,达到天人合一之境。

        平等意,无所住,自在心。


ps:

区分是从亚当夏娃吃禁果开始的。

禁果长在“分别善恶树”上——The tree of the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

“knowledge”(识)

这里的and在语义上我觉得是against,依靠着但是是两个对立的、碰撞的关系。带来后期亚里士多德“博物学”的“天人相分”,一分为二的,也就是一生二的二分法哲学体系。

against可以升级,升级对抗,就有了斗争,

心理学是自己和自己较劲的神经症,再进一步是排斥、抹杀子人格的人格障碍,精神分裂。

      西医学里是延伸出“抗”生素,“抗”病毒药,“杀”菌剂,“消”毒药,“抑制”剂,“化”疗药。

中国哲学里多了一个反正念道德经的二合一,一入道。强调“中”和,类似荣格的平衡,不左不右,中庸。天人合一,一体整体观。所以本土宗教上,神人一般是地上出现过的某些人类尊称为神,老冉——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中国人说话、语言在外国人看来,很多时候是模棱两可,模糊不清的,感觉不三不四,七上八下,因为我们是正着读道德经,也是反着读道德经。他们感觉这样不利于做“科学”。这些也是疫苗和病毒,细菌和抗生素的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凭啥不让我吃善恶树的禁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