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货思维和品牌思维的区别,如何量化品牌力?

 1 

做电商的人,经常有一个理想,就是把产品做成品牌。

但是在实操的时候,往往陷入到卖货思维当中。

那,卖货思维和品牌思维,到底有什么区别?

际上,卖货思维和品牌思维,是两个不同的思维,打法和方向也不一样。

比方说,很重要的一点,便是“价格”。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今天我们来聊聊。

 2 

什么是“价格”?

从商家的角度来讲,就是成本+溢价,对消费者而言,“价格”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基准线。

如果从卖货思维的角度看待价格,就是促销、做活动。简单理解,就是薄利多销,价格越便宜,货卖得也就越多。

举个例子,你在卖某耳机,成本是50元,售价100元。

这件耳机在电商渠道里面,六个月才有人买走它,那么这个耳机一年的周转率,就是2次。所以一年下来,一共能赚50*2=100元。

有一天你决定做促销、搞活动,只卖60元,一个月便会有人买走它,那么,这个耳机一年的周转率是12次。

所以一年下来,一共能赚10*12=120元。

虽然卖的便宜,毛利低,但是赚得多。

但是,这个只是理想状态下的设想。

你的某些同行,同样也会跟着降价,做促销、做活动,抢流量,最终双方会达到某个均衡状态,赚点微薄的辛苦费,稍微大一点的市场波动便会亏损做不下去。

品牌思维是怎么看待价格?

除非特别需求,我的耳机就是售价100元。

价格的相对守恒,才是尊重你的消费者。

价格越是稳定,品牌力也越强,越不需要打折促销。

 3 

卖货思维和品牌思维并无高下之分,一个是做渠道,另一个是做品牌。

但是对于想要做品牌的人来讲,有一个挑战便是,怎么在前期量化自己的品牌力。

进一步延伸上面的耳机例子。

某品牌商标的耳机产品,每年推出一个新产品都受到消费者的高度认可,今年大概卖了5千万,去年是1千万,作为管理者怎么知道这个产品的品牌力是在不断增长呢?

精益管理专家胡光书老师发明了一个分析工具,取名叫BP(Best Practice)坐标,可以对创意型组织的创意能力进行量化,我听完之后觉得非常有启发。

将其对创意能力的量化,转换为品牌力的量化,便是工具,价格BP坐标。

价格BP坐标的横轴,就是这个产品的促销频次,纵轴是价格大小。

比如,结合耳机案例和你的产品售价是100元,你今年配合电商平台的活动节奏,一年做了6次促销,售价60元,那它在BP坐标中就处于左下角。

而去年,你只配合电商平台,做大促活动,一年做了2次促销,只售价70元。那它在BP坐标中就处于右上角。

这样一来,品牌力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路径:每一年的产品价格波动很小,是一个点,而不是往左下角移动。

你就可以笃定地说,我的品牌力确实在增强。

品牌力,可以用图表的形式,清晰地展示出来。

最后的话

如果从财务角度来看上面的例子,今年大概卖了5千万,去年是1千万,如果利润跟去年差不多,今年赚了500万,去年是400万。

这说明,背后除了必要的营销成本支出,还可能是今年产品促销做得多。

所以,产品卖得多,收入高,并不代表品牌力的增强。

你可能感兴趣的:(卖货思维和品牌思维的区别,如何量化品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