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身心灵,哪一个适合抑郁症患者?

图片发自App

今天跟大家聊聊抑郁症患者在心理学层面如何找到疗愈自己的途经,这个部分也是我现在的工作范围。

从目前社会大众对抑郁症认识的误区和抑郁症患者的病耻感,就可以看出来集体潜意识在精神层面设立了一个禁区,因为对人类精神领域的探求实在超乎人们的认知,所以一旦涉及到这个领域的疾病和知识,都感觉讳莫如深。

还是拿我自己当小白鼠举例说明吧。

在意识到自己可能得抑郁症的初期,我本人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的。首先是对这个疾病没有正确的认知,其次太高估自己的掌控力,比如在面对疾病的时候。在平时的生活中,我自认为在接受事物上出于比较开放的状态,接纳一切存在,也认为存在即合理,包括对精神疾病患者,当然,这只是我意识层面。

但是当我被确诊是抑郁症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病耻感是很强烈的,一方面像一只无头苍蝇找不到治疗抑郁症的确切路径,另一方面像个小偷偷偷摸摸的生活,生怕被人发现自己是抑郁症,甚至走在小区里,别人多看我两眼,我都感觉她好像发现我是抑郁症患者了。

在治疗抑郁症的那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会对抑郁症充满了如此强烈的病耻感? 当我学了心理学,知道了集体潜意识这个概念(“集体潜意识”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我忽然发现,我之所以会有如此强烈的病耻感,是源自整个集体潜意识对精神疾病的恐惧和害怕。这可能是更深层次的东西,而且个体对此是无意识的。

在确认自己是得了抑郁症的最开始阶段,我是排斥药物、心理治疗的,只能接受运动。可是随着我症状不断严重,运动已经力不从心了。除了接受药物治疗,已经别无他法,因为在面对症状的时候,我的所有力气都用光了,最后只能坐以待毙。药物成了最后不得不去尝试的方法,即使选择吃药,我也没有选择相信心理治疗的方法,而且也不认为心理治疗会对那么恐怖的症状有作用。

我的药物治疗从开始服药到治疗期到减药期一共是两年半的时间,药物的部分我就不赘言了,在我之前的文章《抑郁症治疗进入停药期,我是如何减药、停药的》这篇文章里说的很详尽了,包括我的用药、药量、减药停药过程。

开始接纳和认可心理学是在我第一次住院出院的最后一天,父亲找来了医院的心理咨询师跟我聊聊。本来我是很抗拒的,因为刚愎自用的我认为心理咨询师就是忽悠人,只是聊聊天就收费,所以打心底里是很排斥心理方面的东西的。

但是父亲再三央求我,并且直接把咨询师请到了我的病房,我抱着三分好奇,七分阻抗的心理和她面对面坐下来。她年纪和我相仿,用很柔和的眼光看着我,微笑但是却不会让你感觉虚伪。我们沉默了十几分钟,感觉空气都凝固了,她依然不急不缓的看着我,仿佛她来这里就是为了陪我一起沉默。

我终于按耐不住开口说了自己的情况,包括发生的一些事情。整个过程她都是在倾听,我说着说着就哭了,她这时候缓缓说了一句:也许你可以把担子放一放,先让自己休息一下。听到这句话我内心的那道自认为坚不可摧的防线被彻底击溃了,我以为她会跟我讲一些大道理,讲抑郁症不可怕可以治疗的,讲那些别人都走过来了,你也可以的之类的鸡汤。也是从这一次开始,我的心开始向心理学这条路敞开。回到家以后我开始了解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包括抑郁症在心理学上的解释。

之后我接触到了认知行为疗法、正念疗法、精神分析理论,随着学习和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发现心理学对抑郁症的解释,包括应对各种症状的方法让我很信服,而且通过不断的练习一些小方法,我开始能够感受到一些自己的变化,症状的减退。这更坚定了我继续学习下去的信心。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自己学习,还有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和老师的教导,佛教有一句话:迷时师渡,悟了自渡。很多人会觉得自己只要去学习心理学知识,就可以治疗抑郁症,这个是一个误区,所谓医者无法自医,所以在心理治疗层面更多的需要借助外力。

之前我一直认为我个人尝试过的心理治疗方法改善了我的症状,这只是侥幸,但是来上海之后参加了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举办的森田疗法和内观治疗的理论和实践国家项目的训后,了解到目前在精神科治疗中心理治疗方法应用的前沿资讯,我才真正认识到心理治疗在精神疾病的临床试验上已经取得了很确切的疗效,甚至像正念认知疗法在治疗抑郁症及防治复发方面的作用可以匹敌抗抑郁药物。尤其是对于预防复发上,心理治疗的作用远远大于药物。而心理治疗方法在我身上起作用也只是情理之中,并不是意料之外的。这也坚定了我在学习心理治疗方法和技术这条路走下去的决心和信心。

随着学习心理学的不断深入,我也开始接触到身心灵层面的课程和老师,这个领域存在很大争议,我个人是比较接纳的,因为正如我之前文章里写的,我相信有一种力量是超越疾病而存在的。当然这个部分见仁见智,各取所需。

作为一名抑郁症患者,如果想通过心理学找到自己解脱痛苦的路径,那么心理咨询层面的摄入性谈话和简单的心理技术很难有治疗作用。只能从心理治疗着手,而且要长期坚持才能见到效果。身心灵层面则是个人选择,看个人的态度和意愿。药物在治疗抑郁症方面起效的时间是三到四周,而且还要因人而异,所以心理学层面在治疗抑郁症方面也要有时间的作用在里面,长期累积才能看到质的飞跃。量的累积实现质的飞跃是一个普遍的客观规律,也许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有突破这个规律的方法存在,只是我目前没有发现。我个人能够确认的就是药物、心理、运动在治疗抑郁症方面综合运用才会有好的疗效。

以上是结合我的亲身经历,简单介绍在心理学方面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身心灵,哪一个适合抑郁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