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27

第27节  “礼物”是为了表达感谢与欣赏

题目:当遇到你不喜欢的老师时,你会怎么做?

        看着这个题目时,我的脑海里磞出了三个字“杜伯伯”!

      杜伯伯是我大学时的老师。在我们政史学院,他就像一个黑罗刹般的存在。大一时,我们并没有他的课,但在学长和学姐们的口中已经得知了他的厉害。平时作业要想在他的手下拿到及格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这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期末大考杜伯伯所授科目的挂科率高达60%!这太可怕了。

      大二时我们迎来了杜伯伯的课——《中国近代史》。听了他的课我们才知道什么叫可怕。杜伯伯是一个50多岁的老头,因为是地地道道的兴义人,说话也带着地道的兴义口音。这给我们听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且,杜伯伯上课点名是常态。这让那些原本想要逃离枯燥课堂的学生没有了可乘之机。所以杜伯伯的课几乎节节“爆满”。但是同学们都不爱坐前排——这应该是大学生的常态吧,前排总是空的。最可怕的是他所教授的内容不按常理出牌,教授内容都是他自己编写和整理的,还加入了许多贵州的地方史。我们手中书有几本,但信息不全,几乎没有用到。这就意味着想要听懂杜伯伯上的课,你必须要做很多笔记(我大学时都有做笔记的习惯,这后来几乎成为了我们班的复习笔记),而且还要补充大量的课外读物,这样才能勉强听懂杜伯伯的课。

      他总是用严格的要求来定位我们。我人生中第一篇有意义的论文就是在他的督促下完成的。我记得他当时给了我们三个月时间完成这篇论文,题目却是出奇的简单——《浅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就是这样一篇简单的论文,让我们整个2011级历史本科班的同学几乎是天天跑图书馆,查阅各种书籍和资料,在网上搜索信息等,力求所写论文能入得了杜伯伯的眼。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我们最终把成果交了上去。不出意外的,40%的同学不及格,要求重写,最高分也只有65分(很幸运的是这个人是我,开心)。我记得发作业的那天,杜伯伯黑着脸说了让我们记忆深刻的一句话:“你们除了年龄大,简直一事无成!”(这句话后来也成为了我们回忆杜伯伯的标志性语言。)不过在最后他还是给予了我们鼓励,说我们不愧是学校第一届历史本科生,及格率居然过半了。这看似略带讽刺的鼓励却让我们看到了杜伯伯的另一面——原来他也有慈爱的一面。

        大二第一个学期后,我们全班都对杜伯伯产生了巨大的改观。他依然还是那个特立独行的黑罗刹,但他的高标准、高要求,逼迫着我们一次次的超越自我,并从中真正的学到东西。让我们探索学习历史的懊恼,并教会我们不做误人子弟、不学无术的无用之辈。我学生时代见过的严格老师有很多,但是像杜伯伯这般,即严格又慈爱的老师却非常的罕见(还有一个是我高三班主任陈老师)。像他这样的老师不是教书,是教人——教有用的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他是最明白的,也是落实的最好的。

        大学毕业晚会时,来参加我们典礼的老师不多,他是其中一个,而且也是留到最后的一个。那晚所有的同学都敬了他酒,他高兴得喝醉了,嘴里一直说着:你们这届学生必能成就不凡。这应该是他这么多年严格要求我们的愿望吧!

        再后来我们都工作了。大学时没用微信,但通过手机号码查询,我加了杜伯伯的微信。出奇的是,这个上课时既古板又没人情味的老头,转眼竟然成了一个怀旧又孤独的老头。他多次表示我们没良心,毕业后竟一次都没有再回去兴义,他为我们留了好酒,至今还没有人去拆封。

      写到这里我眼角又湿润了。这个大学时不知承受了我们多少骂声的老头,他到底还是成为了我在兴义的最大的牵挂。愿恩师长寿!

你可能感兴趣的:(共读《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