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经典儿童心理学实验(摘)

薛明伦 坚持分享第879天 20200720

摘自王婷灏老师

孩子怎么学会打人的?

心理学实验:班杜拉的波波玩偶实验

在我们的生活中,通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孩子,安静的、活泼的、温和的,或者是爱打人、攻击性强的熊孩子。

为什么孩子的行为会表现得如此不同呢?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做了一个实验,找了斯坦福大学幼儿园的72名3-6岁的孩子参与了实验。

第一批孩子,工作人员会提供一段成人打玩偶的录像,让孩子先观察一遍,看完后再把他们带到一个只有玩偶的实验室,看看他们会不会打玩偶。

第二批孩子没有看录像,直接被工作人员带进有大玩偶的实验室,看看他们对玩偶的态度是怎么样的。

实验的结果显示,第一批观看了暴力行为的孩子,进了房间之后会模仿刚才看到的画面,也会对玩偶拳打脚踢,用脚踹,用手捶;

而第二批没有看到暴力行为的孩子,进了实验室并没有对玩偶有多大的敌意,甚至还和玩偶一起玩。

模仿,是孩子生来就拥有的最强大的学习能力。

他们会观察身边的人,电视上演的情节,甚至是路过的陌生人做的一个小动作都会被他们模仿。

某种程度来说,攻击性行为也是孩子模仿而来的,换句话说,成人的暴力行为会引导孩子的暴力行为。

如果孩子突然学会了小动作、脏话、打人,大概率是他们从身边观察到的现象模仿的。

父母、亲人、陌生人、电视节目,都有可能是他们的模仿对象。

孩子哭的时候我们真的不要抱吗?

心理学实验:恒河猴实验

你也许听过很多遍这样的说法:

母亲不能和孩子过度亲密,不要轻易满足孩子,这样会阻碍孩子的成长,造成他的依赖,以后难以独立。

于是,孩子哭了不要抱、哭了就抱孩子是溺爱等说法,就成了是让孩子变得独立的好办法,哭声免疫法、延迟满足法的说法曾经盛行。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子吗?

心理学家哈洛,做了一个著名的恒河猴实验,他把刚出生婴猴放进笼中,然后用两个假猴子代替母猴。

一个假猴是用铁丝做的,胸前安装了一个奶瓶,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另一个假猴是用绒布做的,摸起来比较舒适和柔软。

而参与实验的婴猴,都选择了身上没有奶瓶的“绒布妈妈”。

小猴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绒布妈妈”身上,只有肚子很饿的时候,它才会跑到“铁丝妈妈”那里吃奶。

一吃饱就又跑回原来的地方,甚至不离开“绒布妈妈”,只是伸出头去吃奶。

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不仅仅只是物质上的养育、满足,更为关键的是,要让他感受到你接触性的关怀。

在他的心里受伤时,你能给他需要的安全感,他才会和你产生依恋关系,学会爱与被爱。

为什么孩子哭泣总喊妈妈,这是孩子在本能的寻求接触带来的安全感。

所以,其实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及时的回应他,毫不吝啬的给他爱和安全感。

想让孩子学会某种技能,怎么引导他?

心理学实验:斯金纳箱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把一只很饿的小白鼠放到一个有按钮的箱子里,每次按下按钮,就会有食物掉下来。

于是,小白鼠在不断地尝试下,学会了按按钮。

相对的负向实验,是把小白鼠放到一个有按钮的箱子里,只要小白鼠不按按钮,地板上就会有电流通过。

于是,小白鼠在不断的尝试下,也学会了按按钮。

小白鼠都能学会这样做,我们人比小白鼠更聪明,学习能力也会更强。

儿童的行为,很多都是强化性操作作用的结果,只要给他正向的强化,孩子就能更快的学会某种行为。

做一件事,可以得到好处,得到奖励,人就会趋利;

做一件事,可以避免坏处,避免惩罚,人就会避害。

这很像我们说的奖励惩罚机制。

为什么孩子学的比别人久但是效果没别人好?

心理学实验:双生子爬梯

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多会点技能,于是早早的给他报各类的绘画、钢琴班,然而孩子学习技能真的是越早越好吗?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

第一个孩子在他出生后的第48周开始练习,第二个孩子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第54周。

第一个孩子练了8周,第二个孩子只练了2周,那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高一些呢?

大多数人应该会认为是练了更久的孩子爬得会更好。

但是,实验结果显示,两个孩子爬楼梯的时间差不多,晚学习爬的孩子甚至爬得比另一个孩子更快。

不是越早让孩子学习某种技能越好,教育孩子,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成熟度。

2个月抬头,4个月翻身,6个月坐,8个月爬,10个月站立,12个月行走,这是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操心的太早,反而是揠苗助长。

所以大家看,时间的长短,并不能预示结果的好坏。

过早训练、训练得更久,其实并不会让孩子学得更好。

相反的,如果在孩子成熟度不够的情况下就让他训练,随之而来的挫败感会极大的伤害他。

孩子为什么怕某种东西?

心理学实验:小艾伯特的害怕实验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孩子之间的差异太大了。

有的孩子看到任何带毛的动物譬如老鼠、猫、狗、蜘蛛都会十分害怕。

可有的孩子胆子很大,看恐怖片一点也不害怕,甚至还会抓毛毛虫吓唬别的小朋友。

人和人对恐惧的感知不一样,孩子为什么会害怕某种东西,而恐惧又是怎么来的呢?

行为主义观的创始人华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他找了一名9个月大的小婴儿艾伯特,在实验之前把老鼠、兔子送给他做礼物,小艾伯特并没有感到害怕,而是好奇。

2个月后,实验正式开始。

华生像往常一样,把小白鼠放到小艾伯特面前,在艾伯特抚摸小白鼠的时候,助手就会在背后用金属敲出很大的声音,让孩子被吓到。

在后期,只把小兔子放在艾伯特的面前,即使不发出巨大的声音,小婴儿也会大哭。

到了后来,小艾伯特不仅仅害怕毛茸茸的小动物,还怕毛毯、毛绒玩具,甚至连华生扮演的圣诞老人都十分害怕。

不会走路的小艾伯特,正在努力的抓着坐垫试图远离这张脸。

心理的本质是行为,而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反应的学习过程。

艾伯特会对突然的声响感到恐惧,但不会天生对毛绒绒恐惧。

但是通过学习(助手在他每次摸小老鼠的时候都制造大的声音),那他恐惧的对象会增加,变得害怕毛绒绒的一切东西。

如果你家孩子突然害怕起什么东西,比如突然害怕老虎,可以多留意下他最近看的绘本、电视上,有没有对这种动物的丑化、刻意的恐吓,或者是大人用这个形象来吓他。

孩子为什么会摔床?

心理学实验:视觉悬崖实验

或许我们都有小时候摔过床的经历,但并不是我们看不到床有高度,而是我们只是不小心摔下了床。

而即使是小婴儿,也有能够辨别床有高度的“深度视觉”能力。

沃克和吉布森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婴儿深度视觉的“视觉悬崖”实验,后来被称为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之一。

他们将2~3个月大的婴儿腹部向下,放在“视觉悬崖”的一边。

然后发现了这个小婴儿的心跳速度减慢了,因为他体验到了物体的深度,能分辨得出来,并产生了心率的变化。

更大一点的孩子,反应会怎样呢?

把6个月大的婴儿放在玻璃板上,然后他的妈妈在对面招呼他。

结果发现,他可以快读地爬过没有深度错觉的一边。

但是,即使妈妈再怎么努力叫他,他却总是不愿意爬过看起来具有悬崖特点的一边。

其实,这种深度知觉能力,可以在他们探索世界的时候给予他们保护,天生会对那些有高度的地方迟疑,躲避那些看起来不安全的地方。

但随着他们渐渐长大,他们探索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也来越强。

勇敢和探索欲,战胜了深度视觉带来的迟疑和恐惧,掉下床的几率也随之变大。

所以,其实孩子摔床,并不是他们笨,也有可能是他们好奇心太旺盛了。

育儿的路上我们遇到的难题多,困扰多,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在这个年代困扰着无数家长的早教难题,在更早的时代,也同样困扰过无数的家庭。

无数的科学家早已经研究过关于孩子性格情商养成,以及他们各种行为下的心理学原因。

当我们对这些实验能够更加了解,我们对孩子的各种行为也更容易接纳。

你可能感兴趣的:(6个经典儿童心理学实验(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