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很有趣,但并非好的读书方法

我有个朋友,最近跟我说,他开车的时候喜欢听书,在无聊地行驶途中,享受知识的乐趣。

我微微一笑,没有跟他说,我听书很久了。

最早还是在电脑上听书,因为有时候看书太累了,坐久了也很不舒服,所以找了很多经典作品的有声书,比如《论语》,比如《唐宋诗词吟诵》(焦晃版),现在还存在我的电脑里。

后来有了手机,有了各大电台APP,比如喜马拉雅,蜻蜓,荔枝,还有氧气等等。

喜马拉雅是业内第一,资源最多,内容最好,听众也最多,当然这也是我长期在用的一个听书APP。

听书,应该听什么呢?

因为资源太多,我订阅了很多有价值的内容,但真正长期听的其实并不是很多。

早期有听评书,单田芳,袁阔成等说书大家讲得评书,什么《三国演义》,什么《隋唐演义》……

后来是郭德纲的相声,冬吴相对论,偶尔听听古典音乐。

现在听的比较多的是财经书籍和咨询,以及百家讲坛中讲得比较好的历史讲座——比如易中天,王立群等等。

听经典作品,刚开始很兴奋,但坚持不下了,第一是内容比较深奥难懂,别人说一遍,我们还没有明白,就过去了。第二也是经典的内容不是很有趣,常常敬而远之。

反而这些通俗作品就比较容易听进去,比如百家讲坛就好像是由一个个历史故事组成,通俗易懂,一听就明白了,真的听到不明白的内容也没关系,听自己明白的就行。

类似冬吴相对论的财经内容也不用说,随便听听呗,跟听评书、相声也差不多,当做一种娱乐,偶尔听到精彩的有价值的,再去网络上找相关资料。

我那个朋友平时都看专业书籍,所以听书就选择娱乐为主,最近听的是墨法歌-十年的《庆余年》,不但听到精彩的故事,而且据说还有权谋机变,很过瘾。

整个听书的过程还是很有趣的,无论是娱乐为主,还是学习为主,但这并非一个好的读书方法。

所谓“寓教于乐”这是一个伪概念,根本没有这回事。

我们生活在一个试图把一切东西都娱乐化的时代,我们希望看个电影就能学到知识,有时候我们也看纪录片就是为了学习。

著名科普作家同人于野在一篇很有价值的长文《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中讲到:

奥尔森(RandyOlson)曾经是海洋生物学教授,后来改行去做了纪录片导演。他在《不要当这样的科学家》(Don'tBeSuchaScientist)一书中告诉我们,电影这个东西根本就不是一个教育工具,哪怕是纪录片。

他举了一个例子。无脊椎动物一共有35种,其中只有几个是有意思的,比如章鱼和鱿鱼,有的可以在一秒钟内变换颜色,有的有人一样复杂的眼睛。而剩下的其他种类就比较单调乏味了,像虫子一样,没人感兴趣。

如果你要拍一个关于无脊椎动物的纪录片,你应该怎么拍呢?你必须着重介绍那些有意思的种类!你必须时刻让观众保持兴趣!如果你在电影里画个无脊椎动物分类图,再找个老教授详细介绍每一种无脊椎动物的学术特点,观众早就睡着了。

可是如果是相关专业的大学课堂教学,学生们就必须学习全部种类,他们还要把每一种类的细节整理成系统化的形式,而且要重复学习。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纪录片,它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它非常符合观众的需求。有一个理论说,观众在看纪录片的时候疲劳周期只有8分钟,所以陈晓卿导演需确保任何一个故事都必须在8分钟内讲完。

我们看了《舌尖上的中国》,会对中国的饮食文化产生极大的兴趣和自豪感,但是谁如果说要从这个片中学到什么理论,那就是胡说了。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这本书里特别提到这个问题。有人说“当信息通过戏剧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学习的效果最明显”。可是波兹曼列举了各种研究成果,发现这句话纯属扯淡,因为事实证明电视上的信息很难被记住:

51%的观众看完一个电视新闻节目几分钟后无法回忆起其中的任何一则新闻……普通的电视观众只能记住电视剧中20%的信息……

纪录片对科学的作用并不在于让观众学到什么知识,而是激发观众对科学的兴趣。电影和电视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手段,但不是好的教育手段。

同理,听书并不会让我们学到多少有用的知识,更多的还是激发听众的兴趣。

如果你想学知识,最好的办法是找本书——最好是正规的教科书或者专业著作——然后老老实实地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坐下反复读,而且还要自己整理笔记,甚至做习题获得反馈。

如果你坚持不了8分钟,你不适合学这个——记得前面那个理论吗,观众的疲劳周期只有8分钟。

西塞罗说过,教育的目的本来应该是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

那么,听书是我们在改变自己从而适应现实吗?

(全文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书很有趣,但并非好的读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