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奇遇 | 二十六年的等待及其他

“透过望远镜看到盛装的齐豫,却有一张平静的脸,唱着民谣时代的曲子轻轻摇摆,在交织如繁星般的光点中央,兀自蹙首或者微笑。舞台如同一面湖水,一圈一圈细碎的波纹从湖心荡漾开来,让人不自知地陷入迷醉。”

2006.2.11 作者:Obsession 

转自:难得奇遇网站 http://www.shadow-in-air.net/chyi/2006/31

台北的个唱上,齐豫与恩师李泰祥深情相拥,之后,她说了以下这句话:有怎样的一台演唱会需要二十六年的时间准备;又有怎样的知音经得起二十六年的等待……


试着去体会这种复杂的心情,同伤感的、辛酸的、无奈的情绪交杂在一起的,可能还有一种骄傲。


2004年12月10日,上海大舞台遥远的看台之上,我终于见证了这台由二十六年的默默坚守换来的演唱会,台上人与台下人共同的漫长等待让它变得弥足珍贵。透过望远镜看到盛装的齐豫,却有一张平静的脸,唱着民谣时代的曲子轻轻摇摆,在交织如繁星般的光点中央,兀自蹙首或者微笑。舞台如同一面湖水,一圈一圈细碎的波纹从湖心荡漾开来,让人不自知地陷入迷醉。


这样的情景让我想起了在深圳的大雨中看的罗大佑,千丝万缕的雨横梗在我们中间让我看不清他的脸,音箱被浇灭好几次,他熟悉的独特声音断断续续地在沙沙的雨声中穿梭,当时在我看来,台上那个黑衣的中年男子在滂沱大雨中坚持的身影,简直就是他多年乐坛之路的写照。那个急剧变化的时代里孤军奋战的愤怒青年,就这样成为了我们永远的码头,依靠着他的声音,去追索一些日渐稀薄的少年情怀。


也许我们不该把这样的音乐人划入如今是非扰攘的娱乐圈。因为内心的骄傲,或者某种坚持,他们选择与时代的主流逆向行驶,或者始终游走在边缘地带。他们选择了一种背向镁光灯的寂寞生涯,拒绝了万丈红尘的喧嚣,拒绝了人云亦云,也就意味着放弃了更多被关注、被拥蹙的机会。他们只为内心的声音而唱,亦只唱给懂得的人听,交会时刻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就会使他们满足。


真正杰出的人永远不会把自己放在喧嚣的中央。他们时刻保持着一以贯之的清醒和低调,不会迷失,不会被卷走,于是他们的声音能冲破所有嘈杂的音符,而变得清晰。


如今的娱乐圈存在着太多的可替代性,明星相当于批量生产的商品。长相各异的张张面孔底下,却有着如出一辙的野心勃勃的灵魂。于是在这个浮躁之风甚嚣尘上的时代,在现实的利益面前,很少还有谁会为了自己内心的骄傲而坚持。大大小小的明星跳梁小丑般地粉墨登场,使出浑身解数取悦大众,却使用着重复的拙劣手段,乏味而可鄙。


娱乐说到底不该仅仅沦为无聊时候的消遣。我们在现实中跌跌撞撞、疲惫不堪的灵魂需要某种美好的东西来修补,我们内心的声音渴望获得共鸣,我们压抑的情感等待着释放。


这样的诉求是否逐渐成为一种奢望?还有人愿意为一场演唱会准备二十六年,还有人愿意在寂寞中坚守一种美好吗?有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难得奇遇 | 二十六年的等待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