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扬在《创意的生成》(A Technique for Producing Ideas)一书中的说过,
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
如果把写文章比作烹调的话,那素材获取就相当于采购食材的过程。想做出特别的料理,肯定需要特别的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
那素材从哪里来?该如何收集素材呢?在这里,我推荐四个方法,有效收集素材。
一、随身携带笔记本
只要有笔记本,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都能收集信息。比如在会议中突然想起暑假计划,在休息日看着漫画突然获得了关于工作的灵感。
平时阅读报纸书籍或是出门的时候,发现新奇的事情,有疑惑的事情等,将这些内容及时地记录在笔记本上。
我们大脑里每天都会闪现很多灵感,有些是我们没有留意到,有些则是来不及记录,而被遗忘了。
随身携带笔记本,无论你是在等车,还是准备睡觉,任何时候你都可以把突然在脑海中冒出的想法记下来,这用不了你几分钟时间。
最好的素材源自生活。手边常备一本笔记,在可以写些什么的时候做些记录,你在不经意记下的故事,人物,身边发生的事情,都有可能成为你写文章的素材。
不论是只言片语,还是不足为道的一时起意,如果不记下来,可能永远都不会记起来,做笔记是完成信息输出的第一步。
无论在笔记上写什么都可以,脑中涌现出来的什么都可以写,将这个习惯作为你的生活轨迹,一直保持下去,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用便利贴收集灵感
当我们有好的想法时,一定要随时地捕捉下来,任何好的想法都是从碎片开始的。
你可以随身携带一个便利贴本子,一旦有好的想法,就随时把它记录下来。
将大脑中零散的想法写在便利贴上,可以实现视觉化,将我们的灵感碎片变成一张张便利贴呈现出来。
将便利贴粘贴在专门的灵感笔记本上,你可以定期对收集的便利贴进行分类整理。
按照你的逻辑,找到它们之间彼此的联系,用这种方式,进行自己思维的整理,看上去碎片化无序的思路,就变得有序了。
三、用印象笔记等软件收集灵感
便利贴和笔记本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地收集灵感,但是却不方便查阅,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如果可以把这些纸质的灵感收集本电子化,并根据内容进行分类和标签化,那么运用和查阅起来也就方便很多。
使用印象笔记可以实现这个功能,让灵感查阅毫不费力。
具体地,可以直接将组织好的内容拍照扫描。
将便签笔记本收集的便利贴,直接拍照保存至印象笔记中。而无须保存大量的便利贴,从而避免大量纸质碎片带来的压力。
当收集可一定量的灵感时,可以用印象笔记进行整理。
在对灵感笔记整理时,可以根据笔记内容对笔记进行分类,新建不同名称的笔记本,并标上标签。
比如,你想写关于读书的文章,那么,你只需在你的灵感收集箱里输入标签读书,与读书相关的笔记都可以被筛选出来。
平时,我们喜欢浏览微信订阅号里的文章。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浏览下就结束了,很少再去阅读第二次。这样的碎片化阅读当然不会积累下什么素材。
如果我们把觉得写的还不错的文章收集到印象笔记呢?印象笔记支持微信公众号文章的同步。
我建议如果你看到感触很深的文章,或者有些文章写的不错,却暂时没时间阅读,可以先把文章同步收藏到印象笔记中,等有时间了再仔细阅读整理。
四、每天无意识写作
《成为作家》一书中讲到过无意识写作。
具体地做法是,比你习惯的起床时间早起半小时或一个小时。不要说话,不要读报纸,不要抓起你前一天晚上放在身旁的书来读,立即开始写作。
想到什么写什么:昨夜的梦,如果你还能记得的话;前天的活动;真实的或虚构的谈话;对意识的检查。将清晨的记忆快速而不加评判地写下来。
写得好坏或有用与否并不重要。事实上,在这种素材中你的发现会比你预期的更有价值。但是现在你的基本目的不是写出不朽的文字,而是写下任何文字,只要不是一派胡言就行。
第二天早上重新开始,不要重读你已经写下来的东西。记住:一定要在你没有进行任何阅读之前进行写作。
如果你可以日复一日的坚持这样写作练习,那些你写下来的文字,都是你宝贵的素材积累。
总结:
在文中,一共提到了四种积累素材的方法。
一、随身携带笔记本二、用便利贴收集灵感三、用印象笔记等软件收集灵感四、每天无意识写作
作者,小柠,手帐、简笔画爱好者,复盘践行者,喜欢读书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