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这里,明天将何去何从?

未来扑塑离迷,我们将如何去顺应时代的潮流呢?

                                  01

突然想起朋友小峰,他怀惴着梦想,踌躇满志的来到大都市,竟聘到一家知名企业,工作还不错,只是他接手工作的老同事辞职了,交接工作时,老同事对小峰请教的问题很不耐烦,脾气古怪,自私。不知道是因为对公司不满还是另有其因?

小峰觉得自已刚出社会,要忍耐、虚心学习,工作能力提升得很快。一次晋升的机会来了,公司内部竟聘主管,小峰凭自已的能力笔试考了第一名,胜利在握的他在面试的时候却不能通过。

后来才知道,人选早就内订好的,只是要走形式,让大家一起来玩这个竞争的游戏而已。企业里上升的瓶颈很快遇到天花板。

再次见到小峰,他对工作已经没有当初的激情,问他想换工作吗?他欲言又止,那双空洞的眼睛,透出无限的迷茫......

                              02

大都市里,是不是有无数个像小峰一样的朋友呢?每天车间、饭堂、宿舍三点一线,过着钟表一样的生活。压缩了他们社交和学习的私人时间。

做着同样的工作,同事之间很难交到知心朋友。“因为每个人,每天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影子”,陷入了想交友没时间,想恋爱没有钱,想倾诉没人听的困境。小时候总是骗妈妈说自己没有钱了,长大了却骗妈妈说自己还有钱。

当工作、生活上有了压力和挫折,找不到任何可以倾诉和分担的人。一个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公司奖罚制度和绩效考核的限制,各部门之间表面上相互配合,实际上“各家自扫门前雪”,看到别人出错有时还会幸灾乐祸。

面对验厂和各种审查,经常提心吊胆的。一层压一层,如果成功了就是领导的功劳,万一出错了自已就得承担责任,小峰开玩笑说:“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

人际圈子变窄,关注点也不一样了。每天面对的都是冰冷的机器,重复着单一的工作,甚至失去了表达的欲望。或许是在这种孤立里,寻找存在感,感情对于个体心灵慰藉的重要性,就会被无限放大。抗压能力差,心态变了,如果长期下去会怎样呢?不禁想起前几年工厂里跳楼的事件来。背后又是怎样的企业文化?

生活在眼花缭乱的城市里,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很少有机会真正触摸大城市的律动和脉博。感受着城乡分裂的阵痛,体会着收入不平等的创伤,经历着人际关系的冷漠无情。

想辞去现在的工作又担心找不到更好的立足点,温水煮青蛙,贪恋所谓的“舒适区”,慢慢磨光了锐气。失去了应变新时代的能力,害怕裸辞,害怕断层式跳跃-转行。留下又没有什么发展,一眼就可以望到头。一路追逐的名利又得到什么呢?

面临着“家乡回不去城市留不下”的恐慌,各种压力、竞争、劳累、焦虑结伴而来。

                                03

而人工智能的到来,如果工厂产业转移,或者遇到什么重要事情不能继续做这份工作,退去现有的“光环和头衔”,你是谁?面对物价上涨,通货彭胀,我们拥有什么资本?拿什么去面对我们的父母、爱人、孩子呢?也难怪小峰老同事辞职后的脾气。

唐山收费站要撤销,而员工们的心声是“我们只会收费,别的啥都不会”,这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缩影。

未雨绸缪,我们不能光被眼前的诱惑所牵绊,聚焦短期的利益而安逸。如果还是依靠过去的思想,必然会被历史所淘汰。现在害怕改变,以后会更加害怕。所以每个人的危机意识必不可少。要放大格局,强大自已的内心,保持良好的心态,抓住趋势,尽可能提升自己多元化的能力。

我们对“铁饭碗”的理解应该是拥有到哪里都有饭吃的能力;我们想要安全感,唯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给自己注入新鲜的血液,始终保持竞争力,才可以去适应新趋势的挑战,拥抱未来!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今天我们在这里,明天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