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到好处的挫折”是如何滋养我们的?

     

图片发自App

        一本自体心理学知识普及著作《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中谈到科胡特提出的“恰到好处的挫折”这个概念,让我如此躁狂,迫不及待得要写这篇文章。

举例说明“恰到好处的挫折”是什么?

        母亲或者父亲,甚至是保姆要过来给婴儿唱首歌,或是给他讲个故事或者拍拍他。如果一直以这样的方式在做,可能有一天妈妈会决定孩子不再需要那么多的歌唱和故事了。看护者可能会离开房间,在判断婴儿已经准备好入睡之前,科胡特形容这个是“恰到好处的挫折”。

        在这样的情境下,婴儿可能会认同安抚者。他可能会给自己唱歌,给自己讲个故事,玩一会儿毯子,等等。这个可以体现出子宫外基本的转化性内化过程,婴儿接过了他的照料者提供的抚慰和其他照料任务。婴儿通过模仿母亲而开始自己从事这些细小行为,构成了“自我的基本构建”, 经历“恰到好处的挫折”也就是自体如何发展自我安慰的过程。

        遭遇“恰到好处的挫折”,我们要学会“自我安慰”与“自我关怀”!

        “自我安慰”与“自我关怀”是滋养生命的重要营养元素。每个人都会遭遇痛苦与挫折,但是真正的坚强是接受自己的情感,正视自己的内心,用自爱和关怀的温暖去填充它,从而让我们获得能够俯瞰全局的视角,避免纠结于各种担忧与自责。

如果,当痛苦来敲门,请迎上前去!

      如何跟令人痛苦的情感打交道?我们可以用一个形象的例子来帮助大家直观地理解,在跟令人痛苦的情感打交道时该怎么做。现在,我们可把那种压抑的情绪想象成一位不受欢迎的客人,Ta在没有跟您打声招呼的情况下自己直接找上门来,此刻正站在您家——这象征着您的身体——门前,不断地敲打着门板。

        首先,您人得在家,才能听见有人敲门。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限制自己的身体只去接受特定的情感信息,回避我们不希望自己感受到的情绪,那么我们很有可能对“伤痛”这位不速之客的“光临”并不知情。

        通常,即便我们听到了敲门声,也不敢直接开门把客人放进来。为什么?因为我们固有的错误观念认为,消极的情绪对我们有害。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它闯进来,就再也不会离开。

        出于这种担忧,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好好招待它,我们要么刻意冷落,要么干脆把它轰走。这与我们的童年经历有很大关联,那时候的我们知道,一旦陷入令我们感到疼痛的情绪之中,伴随而来的,不是被孤立,就是被压抑。

图片发自Ap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小时候周围的人是不是常用恐吓、施压或暴怒来回应我们的负面情绪,因此就完全可以解释为什么长大后我们会如此怕这怕那了。自我需求的压抑与牺牲,成为了原有自我保护机制下的习惯性举动,挡住了我们当下以及通往未来的路。

        当我们常常避免冲突或者避免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时,是不是因为怕说出来之后,别人就不喜欢我了?当我们常常容忍别人越过我们的界线时,我们如何从自身出发,满足自己对受到保护、尊重、支持抑或关爱的深层需求。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到“恰到好处的挫折”,所有我们试图与之对抗的情绪都会持续一段时间,甚至存在恶化的可能。那么,我们何不暂时放下反抗的念头,换种态度和应对方法,让这些本来没有那么受欢迎的情绪在身体里流动起来,让我们清清楚楚地感觉到它们呢?打开我们的身心,让愤怒进来,但不是放纵它肆意妄为。

      遭遇“恰到好处的挫折”仿佛曾经经历过生命中最寒冷的冬天,然后无论多么冰凉都不会感觉到绝望了。我们会逐步拥有坚信未来的勇气,坚守热泪盈眶的执着。不再动摇于杳无音讯的迷茫,丝毫不怀疑别人眼中的不值得,最终相信无奈无助之后的温暖与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恰到好处的挫折”是如何滋养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