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的热点话题,除了铺天盖地的明星私生活,还有一则触目惊心的新闻――女孩抽脂塑形导致意外身亡。令人震惊的是,这名女生在整容之前,外貌和身材都已经非常好了。
这叫人唏嘘不已的悲剧反映出的是女孩们极度严重的容貌焦虑,无论是制造所谓白瘦幼审美准则的“观众“,还是接受并践行这套准则的人们,都叫人感到可悲可叹甚至可怕。
恰好后台有小伙伴推荐到今天这本书,阿丘读了以后,发现这本书也许可以作为女孩们对抗容貌焦虑的武器。当然,也可以作为社会人对抗社会性焦虑,变得从容的武器。
这本书的名气很大,很多人就算没读过也听说过。但也正是由于这书名乍听起来很像心灵鸡汤,很多人久闻其名却不愿去读。
请暂时放下偏见,不妨先好好读一读再下结论。
你会发现,这实在是一本被名字耽误了的好书,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著名个体心理学开创者阿德勒的核心思想,是一本教人如何变得更好的大众心理自助书。
今日分享:《被讨厌的勇气》
推荐指数:⭐⭐⭐⭐(4/5)
适合人群:想要改变现状的人;自卑的人;对个体心理学感兴趣的人;阿德勒心理学爱好者
那个自卑的小孩
如果你曾读过《理想国》,那么对话体这种形式你应该并不陌生,如果你没读过那也没关系,读了这本书就知道了。本书利用青年与哲人之间的对话来表达观点,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若把自己代入青年的角色,能更好地理解其中观点。
对话发生在迷茫的青年前来拜访哲人、哲人与其谈话从而对青年进行启发的背景下。其中,哲人运用的哲学思想,全部来自于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提到心理学大师,大家都知道弗洛伊德,再深入了解一下,可能会知道荣格,提到阿德勒,很多人就不知道了。但此君却是个低调的大佬,在心理学人的玩笑中,他和弗洛伊德、荣格可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他的代表作《自卑与超越》,即使你没读过,也一定听说过。当你读到弗洛伊德的学说,表示不赞同甚至被气得不能自已时,那就看看阿德勒的学说吧。
在巨佬弗洛伊德一枝独秀的年代,阿德勒也曾当过他的追随者,但后期由于观点冲突,他与弗洛伊德决裂,开创了个体心理学。他的很多学说与弗洛伊德的理论刚好相反。
很多人调侃,面对一个问题,弗洛伊德通常会帮你深入分析原因,阿德勒则会催促你尽快做出改变。
阿德勒本人的成长经历也非常“励志”,他用亲身体验证明了人是可以改变的。
他出生于维也纳的一个富商家庭,充足的物质条件并未给他带来绝对的幸运,他的童年生活反而十分“悲催”。
他患有佝偻病,为了治疗,幼小的他常常被绑在椅子上。他三岁那年亲眼目睹弟弟死在他面前,五岁时,又得了一场濒临死亡的肺炎。进入小学,他数学成绩又特别差,以至于老师建议他父亲送他去当鞋匠。更不幸的是,与他朝夕相处的哥哥却十分优秀,两相对比,这让他更加自卑。好在父亲始终没有放弃对他的希望。
尽管他的身体由于病痛的折磨变得十分矮小,但在自卑感的反向鞭策下,他加紧学习,攻破了数学难关,在学术上一路披荆斩棘,不断超越常人。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创立以来,不断开枝散叶,后世有很多人对其理论进行研究。本书作者岸见一郎也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研究者之一,他是日本有名的哲学家。
当时,一位名叫古贺史健的作家,接触到岸见一郎与阿德勒的观点后,感觉醍醐灌顶,千方百计联系到岸见一郎,想要和他一起合作一本关于阿德勒心理学的书,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个体心理学”。于是就有了你现在看到的这本《被讨厌的勇气》。
本书的副标题是:“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这是一堂阿德勒哲学与心理学核心思想解读课,有些人看不太懂阿德勒的原著,便可以看看这本书,来帮助自己理解。
我是为了控制而生气?
前文说过,阿德勒心理学是关于改变的心理学。本书里有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总结起来,可以概括成三个问题的答案。
①为什么想要改变?
②改变为什么是可能的吗?
③如何才能改变?
人们为什么想要改变,当然是对现状不满,现状有方方面面,但一切现状都离不开人际关系。在阿德勒看来,一切烦恼都源自于人际关系。
回想我们一起读过的书,在《身份的焦虑》中,人们因为与他人比较而焦虑,在《非暴力沟通》中,人们因为和他人沟通而烦恼。
反观现实,容貌焦虑甚嚣尘上,某种不便直说的力量制造出的单一化审美,让白瘦幼的准则冲击起女孩们的认知,让众多漂亮女孩忍受着巨大的健康风险在身体上动刀子。
所以你看,只要生活在社会中,就离不开人际关系。在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已经从亲人、朋友扩展到了素不相识的网友,他们对我们的评判影响着我们的自我认知。
而人际关系的烦恼,往往是太想“讨好”每一个人。
有一句话广为流传,大致是说,你无法让每个人都喜欢你。道理我们都懂,但知道朴素道理的一些人往往很难控制想要取悦他人的行为。
同样地,改变是可能的,道理我们都懂,这就和理论上来说,爱情可以是永恒的一样。理论太虚幻,往往不能使人信服,无法给人信心。
阿德勒给出了一个看似“不可理喻”的解释,这个解释虽然咋看起来可能会让有的人怒火中烧,但却给了我们改变的希望。
和弗洛伊德不同,阿德勒不强调原因导致行为,而是主张目的制造行为。比如,一个年轻人说自己想当作家,被问到有无作品时,他说自己工作繁忙,抽不出时间写作。但其实他只是害怕尝试而制造出了工作繁忙的假象,目前他会说工作繁忙,多年后又会说,有了孩子没有时间。
同理,服务员把汤汁洒到你衣服上时,你怒吼不是因为你控制不住生气,而是你为了控制服务员才制造出了怒吼的行为。
这听起来有点荒谬,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想一想你妈妈对你发怒时,如果老师突然打来电话,妈妈的语气是不是会立马从恼怒的语气转向柔和?
某种行为看似是事出有因,但其实只是为了达成目的制造出的“假象”。
想想我们有多少这样的时刻,有时候连自己都欺骗过去了,经阿德勒这么一说,我们也许会可怜兮兮地哀求:人艰不拆。
这就是阿德勒的目的论。
当然所有事不能一概而论,但在阿德勒看来,我们不应该关注是否事出有因,而是应该不断强调目的论,只要把原因归结于我们的主观目的,我们就能找回掌控感——从心底改变目的就能改变行为。
这也就衍生出另一个重要观点:你的过去无法决定你的现在。
去年,我们读了很多有关原生家庭的书籍,在《原生家庭》一书中,我们知道“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去治愈”。在《我的天才女友》中,早慧的莉拉因为原生家庭的“洗脑”,没能走出落后的街区,而《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走出去的塔拉也经历了漫长的自我怀疑过程。
当原生家庭理论向大众传播后,大多数普通读者读者阅读相关书籍,更多是想寻找共鸣,都在进行着一种类似于“抱团痛哭”的活动。停留在对原生家庭的剖析和批判上,这虽然痛快,但却是不够的,我们虽知原因,却无法行动,更重要的是,不断强调过去的痛苦经历真的有助于变好吗?
答案可能恰恰相反,它助长了一种隔离情绪,有着不幸经历的人们觉得自己是不正常的,在遇到坏事时,习惯性地躲进不幸的设定中,这样,他们就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借口。
而阿德勒的目的论可以把主动权重新夺回自己手里,不要高估无法改变的事实的限制,过去的经历的性质取决于你对它的看法。这本书里的观点,无论是对控制情绪,还是对于不幸原生家庭的治愈都是有一定作用的。
你觉得不美,所以呢?
最重要的就是如何产生改变,道理也很简单,就是要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所谓被讨厌的勇气,也就是在人际关系中,学会课题分离。
课题也可以说是责任,当你与其他人交往时,弄清楚哪些属于或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就可以划清与他人交往的边界。
与他人相处时,只要做好份内的事,别人怎么想怎么回应,这已经属于他人的课题,也就不是我们该考虑的了。
和朋友相处,不必猜测对方的心思,按照对方的喜好来做,是简单的。但和男女朋友相处,甚至和上司相处,不讨好对方是有些难的。
从长远来看,用讨好对方来维持的爱情必定无法长久,讨好对方就得把真实的自己藏起来,不真诚的爱情会慢慢变质。而和上司相处,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只要是为公司着想的上司便不会故意刁难,除非他另有所图。
人际交往中,多想想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对不属于自己的课题看淡一些,别人因此讨厌自己,也不用内疚自责或挽回,因为那些根本都不在自己的课题之中,不用理会。
再来看看网络上的流言蜚语,现在当你发了一张自拍照出去,有不熟的朋友评论你五官有一处不好看,你就可以不用在意了,怎么评判那是他的课题,而陌生人的评论就更不用在意了。有人说,对付网络喷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理会。
拥有这种能力,大概还需要从内而外的自信,这种自信一方面来自我们认知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当然也来自知识的积淀。
这本书是对阿德勒思想的转述,属于二手资料,我在截取其中的一部分进行分享,就属于第三手资料了,信息缺失较多,所以有时间还是去读原文吧,本书中还有很多值得一说的小观点。当然,也不能否认书中对目的论的解释,不是很有说服力,容易让人们产生排斥。所以在阅读时,要学会反思,学会批判性思考。
感兴趣的小伙伴还可以读读阿德勒的著作,他的理论作为一个心理学新流派而存在,绝非这里的三言两语可以说尽,他的目的论也不是这样简单的几件事可以说清,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目的论不是为了谴责,而是为了改变,目的论不是忽略你的感受,而是教你看到自身局限性的同时,也应当尽最大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
主笔:阿丘
编辑:如沐书单
图片:网络 侵删
关注如沐,下期一起来读读低调大佬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