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三个成本”才是最大的成本!

《道德经》:

有无相生。

“有”和“无”本身就是相互作用的。

无论是一个企业或者个人,成长的道路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这里面有看得见的成本“有”,还有看不见的成本“无”。

三个成本分别是:

1.沟通成本。2.决策成本。3.试错成本。

沟通成本

人与人交往中沟通简单吗?

不简单。

有人说,沟通不就是敢说话、多说话吗?

并不是,因为沟通是一个技术活,很多人最害怕的就是沟通。

因为人与人沟通有一个特点,就是总习惯于站在自己的立场去判断对错。

《道德经》说: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懂得完善自己认知的人,不会把完善认知放在辩论中解决,那些热衷辩论的人,往往很难通过他人去完善自己,反而会变得更加偏激。

站在自己的立场,不换位思考就已经是很大的问题了,还要去判断对错。

这个世界上哪里有那么多对错?只不过是角度、立场不同罢了。

所以,一个人很能说,很会辩解,不代表他会沟通,很可能是他跟无知。“无知者无畏”嘛。

所以,有效的沟通非常重要,不沟通会产生误解、意思不明确,而废话太多又起到了反作用。

高效沟通的实质,是彼此信息的有效交换。

沟通需要技巧,更需要重视沟通所产生的成本。

人与人沟通是这样,企业呢?

政令下达不明确、不畅通,领导要求的与员工理解的不一致,在企业中就会以工作效率低下、财政受损等形式表现出来。

二、决策成本

很多人性格就是优柔寡断,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犹犹豫豫,不敢下决断,从而错失了很多机会。

有人会说:孔子不是说要“三思而后行”吗?

其实,“三思而后行”并不是孔子说的。

这句话出自《论语·公冶长》: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这里面的“再”什么意思?

大家自己细细品味。

与犹犹豫豫相对应的是:草率。

做事不动脑子,直接凭感觉这样拍脑门决定。

如果是公司层面决策事情,其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有没有科学、可靠的决策框架和方法?当遇到问题,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做可行性分析?

三、试错成本

在成长的路上,犯错在所难免,因为很多事情需要去尝试才会反馈出来信息,只有试着去做才有机会成功。

为什么寒门难出贵子?

很多人认为是有权势的家长会给孩子很多资源。

根本原因在于,试错成本不同,寒门家的孩子可能一次试错,就会搭上了一辈子,哪怕总结再多的经验有什么用?他没有机会了。

而非寒门的孩子不同,他们在试错失败后,家长会再给予再来一次的机会,所以,他们即使资质平庸,只要不傻,也会慢慢的增长经验,走向成功。

所以,如何低成本快速的试错是成长路上极其关键的因素。

企业更是如此,小公司的一次all in,如果失败可能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如果不all in又会抓不住机会,导致半途而废或者被吃掉。

所以,如何有效的通过学习他人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如何寻找总结出来有效的试错方法,决定着是否能够生存。

很多时候,人们总在显性的方面去查找事物的问题,仅仅是因为它直观、可视,但是找到的往往又不是事物背后的本质因素,因为,很多时候,事物的本质是隐性的。

沟通成本、决策成本、试错成本,就是企业与个人成长的三大成本。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不见的“三个成本”才是最大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