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股‘你的花呗额度是多少’的风潮突然在网络刮了起来。
网络时代让信用卡、花呗等消费方式渐渐兴盛,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手机轻轻一点,东西马上到手,哪怕没钱,也能提前享受。
然而,便捷的同时也留下了隐患。
据融360等数据显示,90后、00后负债率高达1850%,在消费贷款群体中占比达43.48%,以贷养贷用户占比近三成。
网友纷纷吐槽:
“借呗20万,花呗6.8万……别问我为什么,因为支付宝疯了。”
“每个月还花呗都告诉自己下次再也不用了,好好存钱,然后下个月一看花呗又是一大堆。”
“自从走上工作岗位,从来没体会过什么是存款,月月欠一屁股债,早都怀疑人生了。”
究其原因,其实从年轻人的消费观中就可以看到端倪。
一双鞋子2000,爱豆演唱会门票1888,一支口红500……
硕果累累的背后,却是一张张借贷消费的账单。
超前消费正不断吞噬年轻人的生活,甚至有人为了不断膨胀的欲望,将手伸向了网贷。
无节制的消费,不计后果的借贷背后,其实都是从小到大财商教育的缺失,金钱观念的滞后。
河南10岁小男孩,因沉迷游戏拿走妈妈的手机,并将里面的5万元全部用来打赏游戏主播。
母亲知道后,欲哭无泪,要知道,那笔钱是她丈夫的丧葬费。她自述说,家里条件并不好,自己也患有直肠癌。
孩子的举动,对这个清贫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年幼的孩子可能不知道“钱”究竟意味着什么,但他很快就会尝到自己犯错的苦果。
曾在知乎看过一个问题,一个高赞回答让人惋惜。
答主自述说,父亲做生意,母亲是大专老师,家境殷实的他,却因为买房的关系,从小没有零花钱。
为此,答主只能借同学的参考书做题,吃营养不够的饭菜,甚至为了“融入”集体、买到想要的东西而在超市偷东西。
大学时,他交往了一个女朋友,为了增加两人相处的时间,他却只能省吃俭用、甚至去医院做试药志愿者来赚取生活费。
未曾拥有过零花钱的男孩,失去了学习正确支配金钱的机会。
当他如愿以偿手握钞票时,内心却被那股疯狂消费的欲望所支配,彻底沦为金钱的奴隶。
要知道,多少深陷网贷黑洞的悲剧,都是从疯狂的报复性消费开始的。
查理·芒格曾说过,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好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超出能力范围的消费,就像提早被点燃的蜡烛,如不停止,它的生命迟早会消失殆尽。
而无法正确认识与支配金钱,其背后正是孩子财商教育的缺失。
很多家长对此却抱着怀疑的态度,认为财商教育是在放大金钱的能力、助长孩子的拜金意识,从而绝口不提金钱。
悲剧,往往源于无知,没有正确的金钱观念,情商智商再高也是枉然。
培养与之相适应的财商,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念,才能让孩子如虎添翼,自由翱翔。
教育家默克尔曾说过,“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
其实金钱教育并不难,它首先需要父母的认同,并持之以恒地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教育孩子。
①正确认识金钱
有人问巴菲特,孩子几岁时,父母可以跟他们讲金钱和投资?他说,越早越好。
《妈妈是超人第三季》中,节目组安排孩子买东西,谁知嗯哼既不知道付钱也不了解找零,这可急坏了一旁的霍思燕。
孩子的金钱概念不是与生俱来,而是需要父母的细心指导。霍思燕意识到儿子金钱观念缺失的情况,立即采取了正确的补救措施。
她拿出准备好的纸币,耐心地教导孩子如何区分,一块钱反面是杭州西湖,五块钱反面是孩子与爸爸老家的泰山。
甚至告诉孩子,一块钱能买一个棒棒糖,五块钱能买一听雪碧,具体化的教导,让嗯哼一下子记住了不同纸币的购买价值。
没有金钱观念的孩子,不仅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还会让他们不理解父母赚钱的辛苦,更不会懂得,只有付出才有回报的道理。
正确的金钱观念,贯穿孩子的整个人生。作为父母,完全没必要排斥与孩子谈论金钱,也不用夸大金钱的作用。
②节约必不可少
曾国藩曾说过,“勤俭节约,未有不兴。 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我们是真正的朋友》节目中,小S对于女儿想买衣服的事情,就坚持着自己节约式教育原则。
当看到女儿想要的外套后,小S立马向女儿说明那件外套的牌子名气很大,衣服也很贵。
她认为小孩子还在长身体,完全没必要买太贵的东西,而且不能穿的衣服需要捐给别人。
哪怕自己不缺钱,她也坚持不能给孩子买超过一千块的衣服,并认定个人的气质才是最重要的。
同时,她还强调,孩子他们得到的金钱奖励,都需要自己存起来。
小S的举动让我颇为触动,穷人节俭很多时候是因为生活窘迫的无奈之举,家境殷实之人的节俭,就可以说是一种美德。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合理节约,定期储蓄如同一对双生花,也是培养孩子正确消费观念的基础。
③让孩子支配零花钱
面对小S不给孩子零花钱,大S很震惊。她认为只有定期给零花钱,才能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
她说,想要的东西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钱买,没有就将钱存起来,这就是她从小就比较富的原因。
教会孩子正确使用零花钱,是培养孩子理性消费的手段。
节约不是吝啬,而是要将消费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孩子自主支配零花钱,目睹金钱从自己手中流出,能让他们对花钱的概念形象化。
孩子在遇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第一反应是自己能买下,而不是等待别人的给予。自己能做到和等待别人给予,结果一样,意义却大不相同。
孩子自己支配零花钱,实际也是培养自控能力的过程。
父母无需控制,但可以帮助孩子制定消费计划,这对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大有裨益。
④ 父母以身作则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最好的教育,就是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芬姐早年离异,靠着赡养费和女儿生活。当时的她牌瘾很重,天天泡在牌馆,家里的积蓄很快被输光。
谁料女儿遭遇车祸,她连手术费都拿不出。后来她说,离婚时没有哭,但女儿住院没钱时,自己却哭得像个孩子。
自那以后,芬姐就变了。
花钱不再大手大脚,并远离麻将馆,主动出去找工作,报名各种培训班。
芬姐说,“当初离婚,女儿说,就算讨米也要跟着我生活,我总得对她有个交代。”
现在的芬姐不仅靠工作还完了欠款,甚至开始尝试本职以外的培训。
毕竟自己多项本事,也算是增加了筹码。
女儿看到妈妈的改变很触动,学习刻苦的同时,也跟着妈妈一起过着勤俭节约的生活。
她不但认真制定了自己每月的花销预算,甚至开始储蓄,准备高考以后,和妈妈一起出去旅游。
除此之外,小小年纪的她甚至还列出了自己每年将要学习的新技能。
她说,投资自己的头脑,是一项永远不会亏损的项目。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结伴而行,而不是生拉硬拽。与其苦口婆心地劝说,还不如身体力行地潜移默化。
孩子成长所需的知识技能,都能找到老师来教。唯独金钱观念和财商教育,离不开父母循序渐进的培养。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财商教育是否成功,决定孩子未来之路是否平坦。
金钱与生活息息相关,愿每一个孩子在物欲横飞的世界,都能成长为财富的主人。
—END—
PS:亲爱的读者们,欢迎加入读者群,在这个群里:会定期邀请教育学心理学大咖为大家分享优质教育理念,期待您的加入。
入群方式:+微信woshihuairen__wow,回复暗号:入群。
—作者简介—
羽木舒亲子育儿,拥有数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业医生、儿童情商指导顾问,专为0-12岁宝妈们打造育儿宝典,期待您的关注(id:babyymsy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