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1

苏东坡“乌台诗案”始末

01.  什么是“乌台诗案”

历史上的冤假错案多的去了,但1079年,北宋历史上的“乌台诗案”却很有些名气,它是一代文豪苏东坡的案子,其中的曲曲折折,让人唏嘘。

1079年,御史何正臣等弹劾苏轼,说苏轼由徐州改任湖州知州后的谢恩表中,诽谤朝政,讥讽宋神宗,又扯出了大量苏轼原来的诗文为证。于是,朝廷派出御史到湖州拘捕苏轼,并将此案件在御史台狱审理。《汉书·薛宣朱博传》记载中,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乌台诗案"由此得名。

02.  为什么苏轼敢于口无遮拦

我们可以负责任的说,“乌台诗案”,是标准的文字狱,是当时那个时代不应该有的产物,并因为涉及到苏轼、苏辙、司马光、黄庭坚等而被后世熟知。

北宋立国之初,就定下了“以文立国,厚待士大夫的国策,所以北宋前期的政治氛围非常和谐,文人士子抨击国策,评论君王,上疏言政,属于常态,历代君主皆能从容对之,开明的政治氛围也使得北宋官员之间的矛盾主要在行政方式上,即使遭到处罚、贬谪,很快还可能复起。如宋仁宗年间的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都曾因朝堂争论离开中枢,包拯更是得罪了多少皇亲国戚,说了多少狠话,但朝廷理解士子之心,皆释然。

所以,苏轼也是在此风气的熏染下,慨然上表,对自己的心境和时政进行了评述。殊不知,朝堂的政治风向已然变了,评判标准也不是宋仁宗时期了,所以,“乌台诗案”就成了正常中的不正常,和谐中的不和谐,政治氛围从淡然变为了激烈对抗。

此情景下,给苏轼定的罪名就很是牵强附会了,成了一种政治对抗和政治打压,但不巧,恰恰让苏东坡赶上了。

03.  “乌台诗案”前的政治氛围已经大变

1067年,年轻的宋神宗赵顼继位,为了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困局,1069年,即启用了久负盛名的王安石主持变法,史称“熙宁变法”。当时欧阳修等人都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为“旧党”。

虽然变法遭到皇亲国戚、朝中大臣的反对,但是宋神宗赵顼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决心不动摇,为了推动变法的进行,宋神宗以君权的力量将大批“旧党”清出朝堂,破格提拔了一批支持变法者入朝,此为“新党”。

“旧党”,“新党”斗争日趋激烈,从政见不同变成了人身攻击、排除异己,栽赃陷害、造谣生事等手段自然就有了。

苏轼年少得志,二十二岁首次大考即榜上有名,受到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许而名扬天下,入朝后,政绩斐然,“三年京察”为“百年第一”,可惜,恰逢新旧两党之争,被选边站队,再加上性格率直,使得其仕途坎坷,颠沛流离。

苏轼本人并不反对变法,但是反对躁进变法。

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得罪了“新党”,在神宗的干预下,苏轼先任杭州通判,后分别任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1071年至1079年,苏轼受到打压,一直在地方任职,这使得苏轼更加贴近民情,看到了新法执行过程中的诸多弊端——像涉嫌朝廷放贷的青苗法、严苛的食盐专卖法等。于是,苏轼对新法的弊端进行了批评和讽谏。

1076年,王安石二次罢相,变法主导者已为神宗本人,变法已成为朝廷的既定国策,反对变法就是反对神宗制定的政策。

1079年,苏东坡由徐州调任湖州知州,四月二十日到任,进《湖州谢上表》,其中有:"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句中"其"为自称,"新进"即指神宗任用的新派人物。

御史何正臣等接连上章弹劾苏轼,导火索正是上表中的这两句话。认为苏轼是攻击朝政,反对新法,神宗大为恼火,令台吏皇甫僎携吏卒急驰湖州勾摄苏轼。

皇甫僎到湖州后,态度十分强硬,甚至是恶劣,将苏轼押解赴京。史书记载:"僎径入州廨,具靴袍,秉笏立庭下,二台卒夹侍,白衣青巾,顾盼狰狞,人心汹汹不可测。轼恐,不敢出,乃谋之无颇。""撰促轼行,二狱卒就直之。即时出城登舟,郡人送者雨泣。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犬鸡。"

瞧,押解苏轼,如同驱赶鸡犬一般。

《湖州谢上表》:"臣轼言。蒙恩就移前件差遣,已于今月二十日到任上讫者。风俗阜安,在东南号为无事;山水清远,本朝廷所以优贤。顾惟何人,亦与兹选。臣轼中谢。伏念臣性资顽鄙,名迹堙微。议论阔疏,文学浅陋。凡人必有一得,而臣独无寸长。荷先帝之误恩,擢置三馆;蒙陛下之过听,付以两州。非不欲痛自激昂,少酬恩造。而才分所局,有过无功;法令具存,虽勤何补。罪固多矣,臣犹知之。夫何越次之名邦,更许借资而显受。顾惟无状,岂不知恩。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天覆群生,海涵万族。用人不求其备,嘉善而矜不能。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养小民。而臣顷在钱塘,乐其风土。鱼鸟之性,既能自得于江湖;吴越之人,亦安臣之教令。敢不奉法勤职,息讼平刑。上以广朝廷之仁,下以慰父老之望。臣无任。"

04.  苏轼的庭审充满了险恶

监察御史何正臣挑《湖州谢上表》中的问题,说苏轼“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御史台舒亶又从苏轼的《山村五绝》、《八月十五日看潮》、《戏子由》等诗作中挑刺,曲解附会说苏轼讥谤宋神宗,定为诽谤朝廷罪。

苏轼在御史台受审,坦承了自己对“新政”的抨击,御史中丞李定上报宋神宗道:“苏轼承认了全部罪名”。宋神宗大怒,让严加审查其他涉案人员。御史台四处搜罗苏轼写给朋友的诗词一百多首,苏轼的朋友黄庭坚、王诜、司马光等三十九人受到牵连,“新党”人士李定、舒亶、王珪等人上奏宋神宗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但因宋太祖赵匡胤定下的善待士大夫的国策,再加上皇亲国戚、甚至王安石等人为苏轼求情,最终宋神宗将其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

05.  “乌台诗案”后,苏轼的文风

诗案之前,苏东波在其诗词作品上是长风一歌,挥洒自如,稍带有诙谐的调侃,任性随意,不乏仕宦人生的政治豪情。

诗案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

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加显露,承黄州时期作品的风格,收敛平生,运物自闲,豁然恬淡。

如,1082年春,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第三个春天,一日,苏轼与朋友出游,风雨忽至,朋友狼狈,词人却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1076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