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1

在我们的大众认知里,

写论文总是个大工程。

枯燥乏味且需要大量的阅读量以及时间,

过程甚是煎熬。

那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下

写作时如何增添我们论文的趣味性,

使我们能乐在其中(我在说什么?)

先介绍一下我们两位学者老师

作者简介:

徐进,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共党史、中国当代史和中华民国史。2010—2020年曾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与厦门大学,期间2014年曾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任访问教授;2015年曾赴韩国高丽大学任客座教授。曾在《中共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史学月刊》等权威和CSSCI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

杨雄威,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近年研究集中在政治文化史,方法上偏于概念史,注重历史脉络流变,研究时段主要集中在晚清民国。曾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若干,目前在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本节,我们来看一下论文写作的趣味性,

以及获取趣味性的两种方式。

对趣味性的理解

通常作为研究者,我们会认为学术是严肃的,总觉得论文写作要找一个正儿八经的话题,就像哲学家一样,讨论抽象的或者什么样的东西。但是写完之后发现,自己都看不下去。比如在历史学中,这种情况就很严重,不仅自己不愿意读,编辑更不愿意读。

所以,我们在选题的时候,尽量找那些有趣味性的东西,比如说“我”是一个研究医学史的,去研究医学机构、医院或者医生,研究半天也没有什么意思。因为大家都是这么研究的,套路都一样。这时候“我”可以换一个思路,研究某一个药品(如金鸡纳霜)或者一种特殊的疾病。因为有很多疾病别人还没去研究,比如说瘟疫、梦魇等,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在各种疾病中去挑一种进行研究,像平时人们想不起来的,但是经我们一提示他恍然大悟,“这种疾病挺有意思,我可以做”,这就是一个趣味性。

我们讲的“奇趣味”,就是指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但是大家不太注意的问题。比如说我最近研究的“拆迁与政治”,就是在政治中拆迁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我写的这几篇论文,一投,基本就能命中,最多有外审的修改意见。比以前研究的传统政治史问题,或者粮食问题、土改问题等,命中率高很多,非常抢手。当然了,文章抢手首先要求我们的论文要达到一定层次,但是这跟题目也有很大关系。

“趣味性”的获取方式

保持“猎奇”

怎么获得问题意识呢?要有“奇趣味”,保持猎奇,比如说我们在《读通鉴论》中可以看到,王夫之在书里讲,唐代有的皇帝,当一辈子皇帝,但他这一辈子身边只有一两个宰相,但是有的人当皇帝,身边就会有十几位、二十几位宰相。为什么?是因为虽然这个人的性格看起来柔软,但是他容易猜疑。所以他有这么多宰相。王夫之就这样把性格、政治与宰相的变换多少联系起来。

当然,在我们以往解释中,“宰相变动很多”可能还有制度史的原因,可能当时朝代的制度就规定几年换一任。通过这样一个学术史的对话,以前是按制度来分析“宰相为什么这么多”,但是在制度一定的情况下,为什么这一任皇帝就是会有格外多的宰相呢?那就要从他的性格上分析。我们知道,性格分析在历史学中很缺乏,或者之前基本上没有这样研究的。这样写论文,编辑就很喜欢。

虽然历史专业类的刊物可能对这种新奇的选题比较好奇,但它也有很严格的外审。实际上,越是综合的社会科学类的刊物,什么学科都发的那种,比如《XX社会科学》,越热衷这种比较新奇的选题。就好比相声、小品里的抖包袱,既要在情理之中,又要在意料之外。我们做学术也是这样,我们的研究必须是在学术规范之内,也就是我们要严格遵守学术,学术有一个标准和层次,我们如果达不到就很难发表。但是达到这个层次以后,我们的研究能不能出乎别人的意料,或者给别人一种新的感觉,这个也是很重要的。

挑战“常识”

人文社科有很多常识性的东西,但有时候,这个常识往往是跨专业的,或者说即使本专业的人,也会觉得“这个东西我好像很熟悉,但又好像没有完全弄懂”。如果有研究者,针对这些看起来是常识性的东西发起挑战的话,那他写出来的文章被接受的概率就非常高。

说起“晚清政府媚外”,一般人一定会认为“这还用说吗”,但我在《“杯酒之间”:晚清政府媚外形象的形成》里,专门研究这一形象的形成过程,那我就是在挑战这个常识。像这种常识其实是非常多的,比如最近有篇文章,讲的是明清以来闭关锁国这个事儿,其实不是我们认知中的那样。换句话说,该作者认为“闭关锁国”这种观点其实是所谓的一个历史神话,它在某种程度上被夸大了。这篇文章的作者,他在追寻:为什么过去这么多年,我们一直认为明清是闭关锁国的?为什么是这种观点?这种观点是怎么形成的?然后他一一地把这个观点解构完,实际上他就是在挑战常识。

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学术性尝试,因为他挑战了常识。我第一感觉是很想看看,看看这个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因为大家都认为近代中国是闭关锁国的,即使我们不是历史专业的,也都这么认为,但是现在有人来挑战了。像这种文章,即使发表之后可能会存在巨大争议,但是争议本身也是一个好的现象,这代表着这个真理越辩越明了,更何况我们的文章还成功发表了。

本文根据徐老师和杨老师的讲座视频整理而成,文稿未经专家本人审阅。

注: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若涉及侵权等行为,

请后台留言联系删除,万分感谢!

山高路远,别怕!

优卓文化与你携手共进!

论文辅导,请联系优卓噢!

论文写作中遇到困难,

请在后台或下方留言,

卓妹儿为你一一解答~~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