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哪一本书会让我有一种舍不得读完的感觉,那一定是蔡崇达的《皮囊》。我想要把它安利给身边每一个和我交流过“你最喜欢那一本书?”的朋友,因为它实在,太对我的胃口了。
作者蔡崇达,本着对故乡的热爱与怀念,用深情的笔触,写下一个个在这个福建渔业小镇上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的故事,温情而又残酷。里面有作者对父母、家乡的缅怀,对朋友命运的关切,同时也回答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
“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皮囊》里写外婆的母亲,一个倔强的裹脚阿太,失去了女儿却没有哭泣,觉得她冰冷,问她为什么,她长满寿斑的脸微微舒展,说因为她“舍得”。
自己切排骨把手指切到,全家人都很慌乱,她还是一副淡定的样子。
她敢把亲生儿子几次丢到水里让他学会游泳,这种偏执的训练让人很难理解。
而老人家却说“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
皮囊终不是我们想要的样子,我们的灵魂无处安放。――《皮囊》
最后阿太离世前给作者带的话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因为从此以后我已经没有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
在作者的描述里,九十九岁的阿太是个“很牛的人”,从书里也感受到了。人阿太是个神婆,讲话偶尔文绉绉,在作者的描述里无时无刻不在体现她的生活观:生命本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欲望的污浊困住了。
对于阿太来说,死亡是脱去皮囊的过程,是一种解脱。
在看《人生果实》的时候,面对一起相处有过半个世纪之久的老爷爷的离开的时候,老奶奶说了这么一句话:“风吹枯叶落,落叶生肥土,肥土丰香果,孜孜不倦,不紧不慢……”
所有的路都有终点,所有的山都有顶峰,结果是我们一生必然要走到的地方。是结束,也是要结的果子。
如果这么想,面对皮囊的离开,是不是就会释怀很多呢?
“自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和重症监护室的任何人做朋友了”。
《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里作者的父亲因为中风偏瘫几次入院,在这里他认识了很多和他有着同样命运的人,也感同身受重病的感觉,体会到在重病面前,生命的脆弱。
在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下,作者感受了世间百态。有连体婴儿的降临,也有重症患者的离开,因为重症病房里,每个人的来去都是未知的。
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会开着玩笑掩饰悲伤,然后又不得不接受自己离死亡不远的事实。
生活从来都不是太好看的观看者,它像一个苛刻的导演。用一个个显示对我们指手画脚,甚至加进很多戏码,似乎想帮助我们找到各自对的状态。
――《皮囊》
认识久了,大家就想掏心掏肺,但是同样的话听过一次,你不会想要听第二次。
手术前医生教授作者要挑起父亲的愿望,越多越好,让他想活下来,只有一个人求生欲越强的时候,活下来的机会越大。
最终父亲的手术成功了,他活下来了,而同天手术的和作者差不多大的男孩没有活下来。
生命无常,生命无法承受之重,让他不敢交付出去太多情感。
“人生就是一个皮囊包裹着一颗心的羁旅。”
现在在《残疾》一篇里,作者描写父亲在台风里的身影,他被台风捶打,然后放弃了徒劳的锻炼,开始变得像一个小孩子。
父亲形象的转变,一个壮年之人突然残疾,谁都希望回到从前,但当徒劳被认清,与现实的抗争被打败,接下来该如何做,怎么活下去?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母亲承受着不得不接受的悲伤,作者和姐姐也在努力接受父亲重病的事实。
父母的身体健康牵挂着每一个儿女,在《我家那闺女》里,高亚麟作为嘉宾邀请参加节目的时候,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父母在,你看不见死神,父母去,你直面死亡。”
听过这样一句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今年春节的时候,爷爷生病,全家忙着照顾爷爷。爷爷的一举一动都牵挂着家里的每一个人。
奶奶有一次在饭桌上说到也许是最近打针吃药的缘故,爷爷开始不记事的时候,悄悄抹眼泪。爷爷当时在看着电视,看上去和以前没什么不一样。但是一想到奶奶说的场景,还是会难过的感觉涌上心头。
面对他们,我们能做的就是有时间多陪伴他们了,因为就算从我们出生那一天认识算起来,他们也已经度过人生几十年的光景。世事无常,珍惜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皮囊》这本书让我感觉重新认识了生死的意义。我们尊重生,也重视死,在人生在世,活在皮囊里,我们要活在当下,活出自己,活的是自己喜欢的的样子,活出对未来的向往。
陈果说:“其实过去和未来都是现在的化身,现在才是最重要的!”
时间长了,物是人非很多东西会改变,皮囊会老去,我们也终会有脱下皮囊的那一天。我们要珍惜当下,认真生活,好好活着,相信生活不会辜负我们。
我一直很喜欢这本书,因为它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很深刻,看完感觉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又通透了许多。也引发我很多对于生死的思考。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序言里韩寒写的那样――好的文字往往带给人两种阅读感受,一口气读完或者舍不得读完。
这是一本“舍不得读完的一本书”,推荐给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