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过去旧认知,踏上自我疗愈之路

一,偶遇船长的读心术

自从听了船长的读心术课程,我知道了我看到的世界是通过我的“糖纸”(认知)筛选出来的。它不是对或错,好与坏的区分。而且是我的一种选择。

我们的记忆也是“选择性”记忆!这只是事实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说到这里,我要细细的从自己童年构建认知时开始梳理了。

二,有关童年的记忆

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我就很胆小,很怕妈妈。妈妈一句话,一个眼神,都能让我吓得瑟瑟发抖。

我幼小的心灵在这样的环境中渐渐形成自卑而又自尊心很强,在妈妈的不断否认中长大的我,长成了怯怯的性格。

渐渐长大,在家时而懦懦无为,时而易怒大吼。在外时也是束手缚脚的,不敢表现自己,生怕自己说不好,做不好,更怕别人会怎么看我。这成了我致命的硬伤。

这样的性格让我迷茫,看不到前方的路,我该怎么办?即使内心隐隐觉得自己不差,但就是无法肯定自己。

三,长大成人后的我

人,终究还是要长大的,时间它不会停留在某一个地方等你,它也不会赞许你或者怜悯你。它只是静静地陪着你,陪着你走过每一个段岁月,留下的是你和它时间记忆的标记。

        在我跌跌撞撞中的成长,其实严格来说是生理年龄长大了,心理年龄却还在幼年时期的状态。在我的潜意识里总是记着妈妈给我的打击甚至打压,这令我不断的找各种“佐证”来印证“妈妈根本不爱我”的事例,来伤害自己并且不停抱怨妈妈。

      心理学家麦基在研究很多人的经历后,提出了一个概念: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当一个人内心充满某种情绪时,心里就会带上强烈的个人偏好暗示,继而会导致主体从客体中去佐证。

      “喜欢某个人或事物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让自己在现实中搜寻印证,然后再用这些似是而非的印证,来佐证自己的心理预期,最终形成一种‘真是如此’心理定势。若是愤怒、仇恨或是怀疑时,我们又会不断寻找材料来强化自己的臆想,在偏执于愤怒、仇恨的情绪里,让暂时压抑的情绪感得以宣泄。”

也就是说: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我们选择看到的样子。你相信什么,你就能看到什么。你相信不公平,就会发现无数不公平。你相信美好,就会发现生活处处有美好。

这与船长说的我们看到的世界是通过我们的大脑加工完成后看到的世界。

原来是这样子的啊,原来是我在无意识中一直在选择记忆,选择只看到妈妈对我的“不够好”而活着。而看不到事实的其他面啊!

基于此导致我有了,我“不够好”“我不行”这样的心理暗示。

三,已经为人母的我

当我还很小的时候,我常常暗暗在心里发誓,以后绝对不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我要怎样理性怎样客观怎么大度来对待和陪伴我的孩子。我要让他的童年欢快和充满爱和被尊重的度过。

我不能让他和我一样,过着有阴影的童年!

而当我做了母亲之后,我确实很多方面做到尊重、理解和包容孩子。可是坦诚的说我却也常会有意无意的延续母亲对待我的某种方式来对待那个年幼的孩子。

      我看着自己时而体贴,关爱孩子。时而尊重,包容他,并且守护他的自尊心。可是有时我会扪心叩问自己,这是在弥补自己过去想得而没收获不到的吗?这真的是在对他好吗?真正的对他好,又是什么?

同时我觉察到,我在责备和否认孩子时的那种冷漠感,会当他被我骂哭时感到男孩子哭泣的厌恶感生出,继而继续迁就于他。

甚至有时我会觉得这有什么好哭的想法(这让我想到,妈妈在责骂我的时候是不是也在这方面感到困惑呢?)!

然而,当我冷静下来看到孩子因为哭泣后沉睡的脸而内疚!

为什么我会这样子?我这是在将痛苦延续吗?我该怎么办?


四,你的记忆是真实的吗?

通过船长的课中引领,我回看这些都是真实的吗?

“你的记忆都是真实的吗?记忆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避免的受我们认知结构的影响,有很多信息没有被你的记忆所采集的筛选的过程”。

我听后仔细想想妈妈真的不爱我吗?她真的不愿意买新衣服给我吗?或许是当初妈妈压力太大了,因为她有五个孩子要养。妈妈可能因为要筹备我们五兄弟姐妹的学费,很可能很长时间都没有给自己买一件像样的衣服呢。

妈妈真的不欣赏我吗?或许她就是在这样的环境生长大的,她不可能教会你她不会的东西。或许在她的认知领域里,她认为自己的孩子是绝对不能夸,怕把我们宠坏了,而对孩子只有打击批评教育才是正确和正常的。

妈妈真的不愿意教我写作业吗?或许她相信我会,又或者她根本没意识到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很重要。

        ……

五,看到童年记忆中的缺失

  “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这些远离自己年代久远的历史记忆的早期记忆内容如影随形,即使事隔多年仍然令我难堪!”

船长在导读中提到“童话电影《爱丽丝梦幻梦游仙境2》红皇后因为被妈妈误解偷吃了果塔,而伤心都跑了出去而撞到了头,使自己的头型突变……令她用残酷来保护脆弱的自己!而其实她不过是想要得到被爱和获得他人的信任而已,因为她心中一直住着那个受伤的小孩”。

是的,我意识到在内心深处也有一个受伤的小孩。我看到那个蹲在我的内心角落里幼小的充满委屈的她了。原来这个就是陪伴我多年的“小孩”,我尝试着蹲下来拥抱这个陪伴并“控制”我多年的小孩。

我看到她原来只是需要获得被关爱和被信任和尊重而已!


六,走向自我疗愈之路

这是我对过去的自己认知的一个梳理过程,在回忆中看到自己认知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我懂得了,这些只是我记忆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这可以用“钻牛角尖”来形容可能更贴切点。

我想我应该要有一种“全局观”的视角来看待过去,或许很多时候只是妈妈的一句无心的话语,我又何必当真。或许你妈妈也是走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成长的,我又怎能计较呢?

而在这个梳理过程中,我感到与自己的内心和解了,舒服多了。就像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抚摸自己过去受伤的心灵,这让我感觉良好。

我知道过去旧有的认知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今天踏上了自我疗愈的探索之路,这条路是漫长而曲折的,感觉就像冒险又像升级打怪一样好玩。


七,在不断的觉察和调整中成长

过去的我,很多时候会外归因,什么发展困惑和人生遭遇,这样子的局面,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妈妈没有欣赏我。

现在我渐渐的会觉察,并且会比较客观来看待人事物,也不那么焦虑和内耗了。

当然,还是会有情绪来的时候,但我已经能够很好地接纳自己的情绪,不压抑自己,允许情绪流经我和接受自己的真实状况。


八,建构全新的自己

一路走来,我回望过去那个谨小慎微的自己,和在生活底层挣扎,到陷入谷底里看不到未来的自己,心理状态如困兽般低迷到无法言说的自己。再到现在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自己和有勇气面对未来的未知的坦然了。

此时的我学会了内求力量,也看到了自己生活中的需求了,我决定先找个合适的项目经营着糊口,同时一边学习尝试打造一项自己的超长板建立自信心。

梦想的蓝图要有,而脚踏实地的生存下来再谈发展才是王道。

建构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但这就像上楼梯,我一直脚步在向前向上走。建构之路还在继续,而我仿佛已经看到那个意气风发的全新的自己在向自己招手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告别过去旧认知,踏上自我疗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