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金缕千古情

一生何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犹如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今天故事中所提到的主人公,我们先从一个词牌说起。

贺新郎,词牌名,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金缕词”、“金缕歌”、“风敲竹”、“贺新凉”等。

就是这么一个词牌,却传诵着两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和熠熠生辉的词章。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南宋的豪放派代表之一辛弃疾。辛弃疾不仅文能安邦,而且武能定国,曾单枪匹马深入金营擒捉叛将张安国。他与陈亮(字同甫)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始终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们和朱熹虽哲学观点不同,但私人感情的都很深厚。淳熙十五年(1188)冬,陈亮自浙江东阳来江西上饶访辛,共商恢复大计;并寄信约朱熹到紫溪会晤。朱熹因事未能疾与陈亮同游鹅湖寺;到紫溪等候朱熹不至。辛弃疾与陈亮便同游鹅湖,狂歌豪饮,后陈亮东归。辛弃疾于别后次日欲追赶陈亮回来,挽留他多住几天。到鹭鸶林,因雪深泥滑不能再进,只好怅然返回。那天夜里,辛弃疾在投宿处听邻笛悲甚,于是写了下面这首《贺新郎》。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残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写这首词时,辛弃疾和陈亮都年近知天命。面对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顿感岁月蹉跎,报国无门,引发他们无穷的感喟。正是这一时感慨,引发辛和陈接连唱和,成就了文学史上一段佳话。

时隔五日,辛弃疾恰好收到陈亮索词的书信,便将上面的这阕词录寄。陈亮收到后,次辛弃疾的原韵写下了这首《贺新郎》:

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

该词上片旨在议论天下大事,痛在知音难得,壮志未酬;下片则是互相鼓励,坚持共同主张,奋斗到底。

接着辛弃疾和陈亮各又唱和一首,志趣大致相同。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辛弃疾《贺新郎》

离乱从头说。爱吾民、金缯不爱,蔓藤累葛。壮气尽消人脆好,冠盖阴山观雪。亏杀我、一星星发。涕出女吴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丘也幸,由之瑟。      斩新换出旗麾别。把当时、一桩大义,拆开收合。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这话霸、只成痴绝。天地洪炉谁扇鞲,算于中、安得长坚铁!淝水破,关东裂。——陈 亮《贺新郎》

时隔一年后,陈亮重温旧梦意犹未尽,又用前韵做词寄怀辛弃疾。词中不但饱含惜别之情,而且深蕴忧时之意,表现出“英雄感怆”的悲壮色彩。

话杀浑闲说。不成教、齐民也解,为伊为葛。樽酒相逢成二老,却忆去年风雪。新著了、几茎华发。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写旧恨,向谁瑟。男儿何用伤离别。况古来、几番际会,风从云合。千里情亲长晤对,妙体本心次骨。卧百尺、高楼斗绝。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壮士泪,肺肝裂。

辛弃疾和陈亮的英雄失路之悲,让人扼腕叹息。当南宋朝廷再次重用陈亮和辛弃疾时,陈亮已经离世;辛弃疾已经久卧病榻,病入膏肓。弥留之际,大喊两声“破贼,破贼”,而后溘然长逝。斯人虽逝,但“鹅湖之会”成为美谈,感人肺腑的诗篇已被代代相传。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清代顺治皇帝时期,我们先从江南科举案说起,从陪衬人物吴兆骞开始。

吴兆骞是神童,他九岁能诗十岁能文,且作品相当出色,当时众多文人都说他天赋特高,他日参加科考,必能高中。吴兆骞确实高中了,他在顺治十四年参加江南乡试并顺利中举,若是不出意外,取得一个进士学历是妥妥的,但意外就在众人毫无预计的时候,发生了。

顺治十四年的江南乡试是明清科考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还有个专有名词叫“南闱科场案”,是科考舞弊的典型案例。

以吴兆骞的才华绝对不可能贿赂考官科考作弊,但他被仇家诬陷无法辩白,只能带着屈辱到京城参加复试。若是复试顺利通过,吴兆骞就是用才华为自己洗刷冤屈。若是复试成绩不好,就能倒推出他的举人成绩也是假的。

这种做法看似合情合理,但每场考试的内容不同,环境不同,考生心态也不同,太多的不同必然导致结果偏差。

吴兆骞是公认的才子,试卷内容应该难不倒他,可考场环境就不同了。虽说有“江左三凤凰”的美誉,可当年的吴兆骞也只不过是一个有点名气的文人,二十出头,没见过大世面,遇到一些极其特别的事情,难免乱了心神。

复试考场中满清官兵持刀站在考场中,大有随时把人拖出去打一顿的意思。年轻的吴兆骞被吓得两股战战,最终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卷。

他被革除举人功名,打了四十大板,家产全部充公,自己被流放到宁古塔。

宁古塔在如今的黑龙江宁安县内,清初还是蛮荒之地。流放宁古塔的罪犯,甚至走不到宁古塔,半路就会给虎狼或者野人吃了。当时,只有谋逆大罪中的相关人犯才流徙宁古塔。被判流放宁古塔,跟判了死刑也没多大区别了。

吴兆骞在宁古塔生活十几年,看到有人靠疏通关系而离开,也想离开宁古塔,就写信给自己的挚友顾贞观:

“塞外苦寒,四时冰雪。鸣镝呼风,哀笳带血。一身飘寄,双鬓渐星。妇复多病,一男两女,藜藿不充。回念老母,茕然在堂,迢递关河,归省无日……”

吴兆骞在心中诉说了流放的艰辛生活以及对家人的思念。他那知朋友顾贞观为了兑现承诺,多年来想法设法打救吴兆骞,刻意到权相明珠家课馆,并与明珠之子纳兰性德结交。然而纳兰性德对顾贞观的请求并没有立即答应。他深知吴兆骞被流徙一事不仅仅是作弊嫌疑那么简单,还涉及朝廷党争和清廷对江南士子的打击等诸多背景,其中之复杂,远非一介书生顾贞观所能想象。

这年冬天,大雪纷飞,人微言轻、求助无门的顾贞观百感交集,在北京千佛寺提笔给吴兆骞写下一封回信,就是为后人传诵的《金缕曲》。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哪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彀?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    兄生辛未我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为了让读者更好了解这两首词,将之翻译为现代汉语,大意是:

你近来平安吗?即便你回来,回首以前令人悲债的事,你又怎能够承受!昔日朋友形同陌生的路人,又有谁安慰你?你母老家贫子幼,早记不起杯酒相娱的时侯。魑魅搏人的事应该司空见惯,正直人却总是输在覆雨翻云的小人之手。我们与寒冷的冰雪,打交道已经很久很久。        劝你不要让泪水把牛衣滴透。请你数一数天下的戌边人,仍旧和家人相聚一堂的,又有几家?比起早已冤死的红颜薄命人,更不如你如今生命还有。只是在那极远的边塞,四季冰雪的苦寒难受。你在边塞已经二十年,我要像申包胥那样实现诺言,像燕丹盼归使乌头白马生角样,一定把你营救。我就以这首词代替书信,请你妥善保存不要忧愁。

  我也漂泊他乡很久。自中举十年来,我辜负了你的深厚恩情,未报答你这位生死之交的师友。从前你我齐名并非名不副实,试看曾为怀念李白而瘦的杜甫,忧闷不下于流放夜郎的李白。我的夫人已经去世,又与知己的你分别,试问人生在世,到这步田地凄凉不?我将千种怨、万种恨,向你细细倾吐。      你生于辛未年我生于丁丑,都受了一些时间的冰雪摧残,已经成了早衰的蒲柳。劝你从今要少作词赋,多多保重与我长相厮守。但愿黄河变清人长寿。你归来定会急忙翻阅戌边时的诗稿,把它们整理出来传给后世,但也只是忧患在前空名在后。满心的话语说不尽,我在此向你行礼磕头。

纳兰性德读到顾贞观的这两首词后,泪如雨下。他说,这份友情,可以和苏武李陵的诗、山阳范式对好友张劭的情谊相论。纳兰性德当即承诺营救吴兆骞。那么这两首词为什么能打动纳兰性德呢?我们可以简单欣赏这两首词。

这两首词以书信格式开篇,十分别致。“季子平安否?”写信先须问对方安好,这首句正是问安口气。不过用“季子”二字却有深意。这里用“季子”二字既切合吴兆骞的姓氏,又使入联想其才德,而且还表明吴地人。拿吴季子比吴兆骞,其人才德令人钦佩,而却受了这种冤枉,就更令人同情。所以五个字看似寻常,实则有力地领起全篇。“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这是用假设语句极力同情吴兆骞的痛苦经历。即使现在就能回到家乡,这段经历中的千难万苦,又那堪回想。何况现在没有归来,还在经受着这些不堪回首的痛苦。“行路悠悠准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这是就不堪回首的痛苦中特别提出充军关外的遭遇,没有谁能加以安慰,家庭又是如此困难——母老家贫子幼。过去的一切欢乐都无影无踪,“记不起、从前杯酒”。朋友的文酒之会,杯酒相欢,不要说现在没有了,就连过去的记忆也消失了,令人伤心。“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搏人”,这是含蓄地为吴兆骞鸣不平。“魑魅搏人”,比喻坏人以卑劣的手段陷害人。桂甫诗:“纷纷轻薄何足数,翻手为云覆手雨。”这里用杜意,就是说,君子总要吃小人的亏。应该提出的是清代文字狱频繁,士人往住转喉触讳。吴兆骞是朝廷谪戍的,既要同情兆骞,又要回避触犯朝廷,只能笼统地这样解说,这在当时已经算是大胆的了。“冰与雪,周旋久。”这是切题中宁古塔的特点。塞外苦寒,作者此时在京师风雪之中,想象好友塞外,只能与冰雪周旋,而一过就是多年,定令人难受。这上片痛快淋漓地为吴兆骞的痛苦倾诉,下片一转变成多方安慰开脱,希望他不要为痛苦所摧垮。

汉时王章夫妻牛衣对泣的事,作者反用为“泪哀莫滴牛衣透”,劝也不要过分伤心,原因何在,“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没有几家能够骨肉团聚,吴兆骞虽远在关外,却还能牛农对泣,骨肉一处,这是骨肉分散的还好些。再说红颜命薄,古今一辙,有才往往命途多舛。这样退一步想,也就得些宽慰。但劝慰要有分寸,只能说到这地步,笔锋一转又为他难受:“只绝塞、苦寒难受。”这和上片结尾“冰与雪,周旋久”相呼应。“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化用春秋后期申包胥立誓救楚和燕太子丹质于秦而后得归的典故,作者把它们巧妙地组织在一起,表示不管多大困准,一定要像申包胥那样尽力救他回来。沉痛感人。“置此札,君怀袖”:这封信请你保存。就是凭证。这几句表现死生不愉的友情,感人肺腑,催入泪下。

第一首从吴兆骞写,第二首换个角度从自己发感慨:“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说得沉痛,“亦”字勾留上首,不是泛泛。“宿昔齐名非泰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从自己又说到两人。杜甫《长沙送李十一衔》:“李杜齐名真悉窃,朔云寒菊倍离忧。”杜甫是客气话。历史上李杜齐名有好多个,东汉的李固杜乔、李膺杜密等等,唐朝诗人李白杜甫,这儿反用杜诗说“非忝窃”,以杜甫自比。“试看杜陵消瘦。”以李白比吴兆骞,李白曾被长流夜邹(中道放归),比吴兆骞之滴戍宁古塔,“僝僽”,指受折磨和愁苦烦恼。自己虽然没有谪戍,却和吴兆骞一样痛苦,备受析磨。“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红颜薄命,长辞指死亡。顾贞观曾有悼亡之戚,薄命长辞,知已远别,人生逢此,是妻凉。人生之中没有多少人曾到这样凄凉境地。“问人生”这一反问句就包含上两层意思。“千万恨,为兄剖,自然收束半片。

换头处,从年龄诉说,“兄生辛未吾丁丑”。辛未、丁丑到作此词时,两人都过了四十,“四十曰强,仕。”但“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身体都受到摧残而早衰了。蒲柳是用《世说新语》顾悦与晋简文帝同岁而先老的典故,而“蒲柳”就变成自指身体的谦词了。这里用个“共”字,表示两人都一样,这是回应上文“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 既然年过四十,身体早衰,就应注意保养:“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两句语重心长。既然可以“相守”,表明前途仍有希望。“但愿得、河清人寿。”(“俟河之情,人寿几何?”“黄河清,出圣人。”)这句祝愿,字面用前一句,意思在后一句。希望圣主施恩,远人归老家园。政治清明,相应地人民应该生活安定,终其天年,所以说“河倩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吴兆骞的诗必传于后是作者的预言,也是完全符合实际的。吴兆骞流放以后,诗歌增加了悲壮苍凉的气氛,为人传诵,在清代前期也算重要作家。这表现作者对吴兆骞的信任和安慰。不说“声名”而说“空名”,这个“空”字把上文一系列苦痛都括在其中,大名没有使吴兆骞免除生前的苦难,所以说“空名”,这个“空”字可以算一字千金。“言又尽,观顿首”,仍然是书信格式。

纳兰性德读后这两首《金缕曲》也次原韵唱和了一首,表明与顾贞观订交的想法。那么,纳兰性德又是怎样看待两人之间的巨大差距?又是怎样去打消对方的顾虑,终于让彼此走到一起、成为莫逆的忘年之交的呢?请看下面词作。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这是两人订交的证明,可订交双方的情况,差异极大。顾贞观年长纳兰八岁,这时已经四十岁。一个是正当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一个是入世已久、年已不惑的中年人,要建立“忘年交”的关系实属不易,并且两人的身份、地位也十分悬殊。纳兰性德的父亲纳兰明珠是康熙朝的重臣,曾任大学士。纳兰性德作为明珠的长子,十八岁中举,二十二岁选授三等侍卫,常伴康熙左右。而顾贞观于康熙五年中举后,只做过并不重要的内阁中书。因谗去官,后来在明珠家做家庭教师。其身份、地位怎能与与纳兰性德同日而语的。其实,这一切对于纳兰性德都是浮云,他看中是顾贞观重情重义。顾贞观读到纳兰的唱和之作后,感激涕零,次原韵寄怀,以表纳兰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且住为佳耳。任相猜、驰笺紫阁,曳据朱第。不是世人皆欲杀,争显怜才真意。容易得、一人知己!惭愧王孙图报薄,只千金当洒平生泪。曾不值、一杯水。        歌残击筑心逾醉,忆当年、侯生垂老,始逢无忌。亲在许身犹未得,侠烈今生已矣。但结托、来生休悔、俄顷重投胶在漆,似旧曾相识屠沽里。名预籍,石函记。

纳兰性德和顾贞观成为知己后,无话不谈。两人都经历过失去心中的最爱的伤痛,把内心最柔软和最伤感的情感生活倾诉出来,一起唱和交流。这又是两阕《金缕曲》,如泣如诉,既表达了天人永隔的相思之情,又抒发丁香般的愁怨。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纳兰性德)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更更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金缕曲    悼亡    ( 顾贞观)

好梦而今已。被东风、猛教吹断,药炉烟气。纵使倾城还再得,宿昔风流尽矣。须转忆、半生愁味。十二楼寒双鬓薄,遍人间、无此伤心地。钗钿约,悔轻弃。      茫茫碧落音谁寄。更何年、香阶刬袜,夜阑同倚。珍重韦郎多病后,百感消除无计。那只为、个人知己。依约竹声新月下,旧江山、一片啼鹃里。鸡塞杳,玉笙起。

后来,经过纳兰性德父子和顾贞观,还有一些好友的尽力营救,1681年,吴兆骞从塞外南归,此时,距离他离京已有23年了。彼时吴兆骞被释归来,到明珠府上拜谢,在一间屋内白壁上,见到题字:“顾梁汾为松陵才子吴汉槎屈膝处”,方知顾贞观为他的生还竭尽了心力。(梁汾是顾贞观的号,汉槎是吴兆骞的字。)

辛弃疾与陈亮、顾贞观与吴兆骞、纳兰性德的故事讲完了,我们为他们的深情厚意而潸然泪下,为他们手足情深而肃然起敬。凄美伤感的“金缕曲”,更是为世人传诵,代代相传,成为千古美谈,彪炳史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曲金缕千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