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猜想录(五)

本文是我的《“时间”是认识万物的尺度》一文的续篇(五),是在时间流逝中的随想系列,通过对在时间中发生和存在的事物,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从事物的整体、事物的现象和蕴含、事物的因果性、事物的变化发展可能性等方面,进行批判分析;通过对一些文学艺术作品有关人在时间中的人生系列、人生内容、人生意义和目的、人的发展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以及必然性的解读,加深对康德的“范畴”的“时间图型”的理解,佐证自己的“人类的时间意识是认识万物的尺度”的想法。

以“时间意识”认识事物,从静态和形式的角度,可以训练人的结构性的系统思维;从动态和内容的角度,可以训练人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哲学思维,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澄清概念”,而“澄清概念”就是对“概念”进行“具体化、结构化、系统化”的分析和再综合,就象我们经常说的“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还是山”的过程。

【时间猜想录之三十】婴幼儿的活动可以刺激起“时间”意识的显现

萌娃们第一次看烟花,父母镜头下的她们太萌了!

https://v.qq.com/x/page/n06444ruywo.html

真是萌娃!宝宝看到火车开过来,激动成这等表情

https://haokan.baidu.com/v?vid=16511884558937208004&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

萌娃探向镜子的后面想找到里面的小伙伴,之后萌娃的反应,好玩了

https://haokan.baidu.com/v?vid=13896665501782847787&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

我们看到一些宝宝在第一次看到烟花绽放时的惊吓表情,第一次看到火车迎面而来时的惊奇样子,看到镜子里的自己而好奇地在镜子后面找人的视频,觉得宝宝们很“萌”很可爱。其实萌娃并不“萌”,他们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来体会、感知、探索这个世界而己。

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0至18个月的婴儿尚未萌发自我意识,主客体不分。之后至24个月,婴儿发生了哥白尼式革命,开始具有了客体永久的概念,“我”这个主体和“我”之外的客体之间开始有了分化,也就是说萌发了自我意识,婴儿开始有通过“我”的活动来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意识,比如说,按先后次序来移动物品到不同的地方,这样就产生了与时间、空间之间的关系。之后到6岁,随着语言、象征性游戏、意象等的出现和发展,此时的婴儿可以称为幼儿或者儿童了,他们开始了对自己的活动“概念化”(尽管是初步的)的旅程。在这期间,一系列各自发生在特定瞬间的实物活动可以用一些表象系统完满地表征出来,这些表象系统能以一个差不多是同时性的整体形式把现在、过去和将来的活动或事件,把空间距离远的和近的活动都在头脑中显现出来,儿童的整体感、时间感、空间感大有进步;能进行逻辑概念上的简单分类;开始提出了“为什么”的问题,标志着因果性解释的开始;随着“概念化”活动的进行,儿童开始解除自身中心化,发现某些客观的关系,进行一些直觉推理。

婴幼儿的活动的经验对他们思维的发展非常重要!

如有条件,务必多让你的宝贝娃多点活动,通过活动来感知世界:一来可以丰富其有关形状、大小、强度,以及颜色、味道、声音等的外感官的经验;二来也可以通过外感官所接收到的经验信息,刺激起其内感官有关“时间”的意识的显现,例如时间流逝、时间的量度、时间的前后、瞬时与连续、速度等,这些“时间”的意识,是日后结构化、系统化逻辑思维形成的基础。


【时间猜想录之三十一】儿童的语言建构组织能力是“天生”的吗?

科普公众号《果壳》1月10日一篇推文《还不会说话的小婴儿,脑子里的“语言”是什么样的?》介绍:

“杜克大学的研究者就利用追踪目光的技术,试着一窥那颗小脑袋瓜里的语言进展。在神秘的‘前语言阶段’,婴儿的大脑里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研究者认为,6个月大的婴儿已经开始构建自己的词汇网络(比较有关的词,串在一起记),而且已经能初步分类一些日常物品。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研究者确定,一个小小的婴儿,其实认真注视着大人的一举一动,听着大人的一字一句。如果想帮助婴儿语言发育,不妨把婴儿当成可以平等对话的伙伴,跟她们多聊聊眼前发生的一切。

大人们,可不要小看那正在拼命吸收信息的小脑袋喔。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婴儿学习的线索呢。”

婴儿这种构建词汇网络和初步分类一些日常物品的本事并不是父母特意传授的,而只是婴儿自发性的一种建构能力,那么这种建构能力源自哪里,是天生的吗?也许当代最著名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理论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我在《乔姆斯基:为什么儿童会无师自通语法规则?》一文中,摘录了付晓歌先生的介绍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的文章《乔姆斯基语言学》的部分内容: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某种天赋,儿童天生就具有一种学习语言的能力,乔姆斯基称其为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语言习得机制的提出是建立在他对一些重要现象的观察之上的。而这些现象绝不可能用其他方式做出正确的解释。

第一、儿童学习母语非常迅速却费力甚少。智力尚不发达,还不足以学习任何其它科学知识,这的确是令人吃惊的速度。而更为重要的是儿童最初的语言习得常常是在完全没有正式、明确的讲授下进行的。母亲或周围的人也没有像教师一样提供任何类似于正规课堂的条件。再有一个事实就是数据输入的退化。儿童听到的话语通常并不是他正在试图获得的典型、标准的语言系统。这些话语是一串充满错误、支吾含糊而且不合文法的东西。换句话说,向儿童输入的是不完整、不标准的信息,而输出的却是圆满完整的语言系统。那么,是什么促使儿童去保留语言中正确的内容而又摒弃其中的错误之处呢?

第二、如果说语言不是天生的,那就还有一些事实令人感到疑惑。儿童学习自己母语的环境差异悬殊。但他们的习得过程经历了大致相同的阶段:模糊不清的言语时期,无条理的言语时期,单词句子时期,双词阶段,正在形成的语法,与成人相接近的语法,完整的语言能力。不管儿童学习语言的环境有多大的差异,他们还是能够达到大致相同的语言水平。儿童也许很擅长有差异的不同事物,但是在他们最初的语言习得时期,这些差异程度表现的极度微小。

第三,儿童在有限的时间里从有限的话语(通常是不标准的)中掌握了语言完整的语法知识。他们不但能够理解和造出他们已经听到过的句子,而且能够造出以前从未听过的句子。儿童从有限的话语中学到的是一套完整的语法知识,用有限的手段表现无限的思想,语言的这种‘创造性(creativity)’绝不可能靠‘刺激——反应’产生出来。

所有这些现象都暗示,尽管婴儿并非一出生就掌握一门语言(正如一出生就能用眼看一样),但他们天生就有一种逐渐形成语言的能力,这与他们天生就要学会走路的能力极为相似。”

如果正如以上乔姆斯基所说的“语言习得机制”是天生的话,那么,儿童的语言建构组织能力就是一种“历时性”的产物,很大可能是由基因遗传而来的。

“时间”过去了就过去了,但人在时间中,总会有一些东西会延续下去。

通常我们都会将孩子学习的好坏归因于“环境”因素(极个别极个别的“天才”儿童除外),但我们都忽视或忽略了孩子都会遗传了一些普遍的“认知结构”,而这些“认知结构”可以通过经验或学习活动“激活”,“时间意识结构”包括了“时间的系列、时间的内容、时间的顺序、时间的总和”就是其中的一种,而且是基础性的一种。如果我们能遵循这些“认知结构”的规则或规律来学习,则会“事半功倍”。这就是“建构主义”的学习方式,也可以说是“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


【时间猜想录之三十二】“一见钟情”靠谱吗?

不朽经典 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主题曲 唯美钢琴版

https://www.iqiyi.com/w_19rvlst455.html

《罗密欧与朱丽叶》1968年版 主题曲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s411T7tk?from=search&seid=872546888334326687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W411h7wT/?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0

《泰坦尼克号》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我心永恒》)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t411G71j?from=search&seid=1127578988637562892

心理学上有一种称为“沉锚效应(Anchoring effect)”的现象,又称“锚定效应”现象,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沉锚效应”普遍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是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

我们对人和事,都会有不少“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的经验,但是随着与人交往次数的增加、交往程度的加深,以及对事情的信息知道的更多、了解的更深,通常来说,对人的印象和对事的认知都会发生改变。

我们对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些表象的东西,对事物接收到的最早的信息是片面的,但是,若我们有心的话,时间会帮助我们,让我们可以更全面、更深度地认识一个人,认清一件事。

不过,有一种现象似乎是例外,那就是“一见钟情”。我们从不少文学艺术作品中,其中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最典型,见识过“一见钟情”的魔力,一见即钟情,海枯石烂心不变,演绎出一个个激情浪漫、荡气回肠、感人落泪的爱情故事。

可是,文学艺术作品毕竟是文学作品,虽不少有现实经验为蓝本,但一般经过艺术加工和升华,“可能性”大于“现实性”,那么,“一见钟情”在现实中靠谱吗?

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是一见钟情,白头到老的。虽然他们的人生不象文学艺术作品那样的激情浪漫、荡气回肠、感人落泪,甚至只是平平凡凡淡如水,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毕竟他们是在时间的流逝中携手同行,这可能是冥冥之中的一种缘份吧。


【时间猜想录之三十三】爱是可以超越时空的

影视剪辑-星际穿越,爱是可以超越一切时空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C4y1H76p?from=search&seid=17667322686109976976

星际穿越:”爱是唯一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的事物。”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T4y1L7Jq?from=search&seid=9342341244806960196

《星际穿越》是诺兰导演的基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现代天文物理学的“黑洞”、“虫洞”等理论而演绎的一部“硬核”科幻巨作,影片不仅赢得口碑,还赢得票房。

影片除了精彩的“星际穿越”、“黑洞”、“虫洞”等的特效演示,赋予了影片科学的主题元素外,还有一个更深刻的主题,那就是“爱”,赋予了影片以強烈的人文因素。

影片中的女主角科学家布兰登说的一句话:“Love is the one thing that transcends time and space。”( “爱是唯一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的事物。”)概括了这一主题。

这一主题由两条线展开:一是男主角的父亲在地球即将毁灭的时候,履行对女儿“爱”的承诺和责任,飞向太空寻找人类可以生存居住的星球;一是女主角科学家凭着一种强烈的“爱”的直觉,相信她的未婚夫之前飞向太空所寻找到的星球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尽管她的未婚夫没有发回这样的信息。影片最终,父亲履行完了他的承诺和责任,而布兰登也到了她未婚夫所到的星球建立了人类居住生活基地。

与其影片说的是“星际穿越”,毋宁说的是“爱的穿越”。爱是什么?这不是一个可以用语言去下定义的概念,爱是一种灵魂,其自身不被人所见、所触、所言说,然而它却会以各种现象呈现出来,它是在时空中弥漫的存在。因此,爱是可以用心去观照、去领悟的,用行为实践去理解、去实现的,并且爱是可以用音乐、歌曲、诗歌、小说、绘画、电影等方式来表达的。 ​​​​

公众号《哲学园》1月14日推介的谢文郁的文章《情感分析与偶态形而上学》(原载于《河北学刊》2020 年第 20204 期 第 17-33 页)的内容摘要中说:

“在唯名论—经验论的主导下,形而上学研究一直受到语词分析和经验分析的严格束缚,无视情感在认识论的作用,从而也就无法把情感对象归为认识对象而加以认识。然而,人在生存中并非仅仅与经验世界打交道,还与情感所指向的可能世界(情感对象)打交道。人可以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讨论可能世界,从而把可能世界视为一种几率现象。但是,一旦进入情感所指向的可能世界,就会发现,可能世界对现实世界具有优先性,乃是现实世界的基础。分析情感的认识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认识可能世界,并对可能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有深入的理解,从而大大地拓宽我们的视野,展示更大的人类生存空间。”

在人类的各种情感中,“爱”是最具广度、深度、高度的,“爱”可以在过去的美好、当下的愉悦、未来的憧憬之间来回穿越,给生活增添乐趣和色彩,拓宽我们的视野,展示更大的生存空间。

Jennifer Rush - (爱的力量)Power Of Love 1985年现场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W41137A7?from=search&seid=5542702340326932739

Jennifer Rush - The Power Of Love【mv中英字幕】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54y1D7Ja/?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6

Laura Branigan罗拉·布兰尼根【the power of love 】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7J41177nR?p=1

Celine Dion-Power Of Love 席琳狄翁-愛的力量 中文字幕MV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J411S7Wr?from=search&seid=5542702340326932739

邓丽君 The Power of Love(爱的力量)—1985.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W411T7pe?from=search&seid=5542702340326932739


【时间猜想录之三十四】交朋友,一定要“三观”一致吗?

现在许多人都拥有一部智能手机,通过手机上网轻而易举,但随之也出现了一种现象:互联网让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志同道合者,我们阅读支持我们看法、观点的文章。大数据精准推荐、新闻个人化使得相反的意见很少会出现在我们的屏幕上。我们越来越多地活动在思想一致者的社区里。这就是思维偏差中的其中一种——“确认偏误”

我们也经常说:“交朋友,一定要交‘三观’一致的”。何谓“三观”?一般来说,三观”是指:知识观,主要是指对自然的科学认知;人生观,主要是指人对自己的生活方式的选择、自己人生目的和意义的设定:价值观,主要是指自己在与他人、与社会交往时所订下的行为准则。

人有“三观”,但这只是作为“人”这个“实体”的其中的一种“属性”,“属性”不是恒定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个人的“三观”发生改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与时俱进”,这正是个人进步的表现。

在特定时间点,找到“三观”一致的人成为朋友已经很难了,而要维持朋友关系共同改变“三观”,就难上加难了。

因此,为了避免“排他性”強的“确认误差”的出现,交朋友只要在价值观上遵守基本的道德底线、彼此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就可以了,就象俗话所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无论贫富、地位,千万不要强求价值观的一致!而知识观、人生观大可不必相同。

周华健 - 朋友 MV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J411S7Sy/?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9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4411179z/?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1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间猜想录(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