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第三期: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赶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到长德幼儿园举办第三场家长课堂,主题为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许多家长是在上课之后才慢慢知道原来还可以这样对待孩子,不再是习惯性地吼叫打骂,以自己的标准作为判断孩子的尺度。有家长反馈现在要骂之前会忍一忍,想一想,这在我们眼里是进步的曙光!懂得情绪暂停,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是将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开始允许孩子有跟自己不一样的做法。所以这节课再深入一层,带大家认识及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自我价值感是一种人对自己的评价与感受,刚刚出生的孩子是没有自我价值感的,是通过抚养者的反馈慢慢确认自己的价值。父母是最重要的评价者,父母对孩子的爱与肯定,会带给孩子更高的价值感。

我们来看一下自我价值感等级与相应心理状态:

0分活着没意义,人生没有价值,会自杀;

30分极度自卑状态;

50分出于自卑和防御状态,别人在一旁说话,他总怀疑是在欺骗自己,戒心重,疑心重;

80分开始产生学习欲望,也能接受别人的批评会产生;

90分强烈的学习欲望,达到乐此不疲的第一步,会自觉控制和克制自己,远离不良倾向,抵制腐朽思想侵蚀,并努力完善自己。

通过这个表格,我们都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高价值感的人。:对自己有要求,会自觉抵制不良的事物诱惑,不至于犯罪;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自我价值感包含:自信、自尊、自强、自爱,刚出生的孩子是没有自我价值感的,是通过被爱、被肯定,慢慢地从他人的评价变成对自我的评价,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生命有价值时,他就不会轻易放弃自己!

价值感低的人,到了长大之后内心总会存在一些纠结的状态。在场绝大多数是宝妈,我们看一下,如果宝妈的价值感低,容易有哪些烦恼?

第1,忽视自己的努力,容易感到委屈。

第2,总把别人摆在第一位。

第3,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

第4,喜欢和别人比较,内心敏感。

第5,没主见,容易被他人影响。

第6,内心敏感,觉得他人针对自己。所以,低价值感会降低生活的幸福感。

那么我们今天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降低孩子价值感的错误行为

二、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家长的哪些行为会降低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1、忽略孩子的感受当家长们一直都不在意孩子的感受,每次孩子有任何想法,家长都不给予回应,只会让孩子们感觉自己是多余的,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一种消极的自卑感。(“走开,我正忙着!”“等下等下!”)

2、一直否定孩子当孩子对事情有自己的观点时,家长们却一直否定孩子,长久以来,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错误的,即使在面对和别人的冲突时,也会觉得是自己的不对,自我价值感上非常低,常常不能正面对待自己。(爬楼梯)

3、传递负面情绪如果父母一直在孩子面前扮演一个传递负面情绪的角色,就会让孩子们认为这些事情都是自己造成的,不知道如何应对这些情绪,从而使孩子变得更加自卑,从而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你这样做,别人怎么看?”)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说: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别觉得孩子小,他不懂,有些语言对孩子的伤害是持久的。有些贬低会让孩子长大后都长不出勇气,因为父母说他不行,他一直也都认为自己不行!父母能给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是良善的语言!

我们来看一下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父母的语言对于孩子至关重要,我们在内心要相信孩子会成长为有用之材,在语言上要做正向的引导,而不要轻易去贬低,讥讽孩子。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第一,让孩子体验成功。

成功能使人感到满足,产生自我价值感。在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过程中,孩子就会产生自信心,提升自我价值感。(家长要提供机会,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唤醒积极的能量,让孩子越来越自信。)

第二,赏识和鼓励孩子。

自我价值感:从他的评价和态度内化成自身价值的评价形成的。因此,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与态度至关重要。家长要多给予孩子赏识和鼓励,让孩子感到“无论我怎样表现,父母都爱我”。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发展。

第三,要向孩子示弱,做到“刚柔并济”。

家长示弱,更能促进孩子成长。家长如果包办孩子的所有事情,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弱者。如果把孩子当成强者,自己扮演弱者的角色,那么孩子在潜意识里就会形成正面的自我形象,并且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第四,要促使孩子融入有益的群体。

孩子的很多认知、习惯养成都是在群体中形成的。对少年儿童而言,同伴关系就是影响深刻的社会关系。家长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学习,而要多关注孩子的人际关系。要注意培养孩子融入群体的能力,鼓励他在群体中成长。

第五,把选择权还给孩子。

因此,父母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和选择的空间,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孩子。无论孩子说的话是否合理,家长都要认真听。这样,既能显示家庭的民主氛围,又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长课堂第三期: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