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双筷子引发的

筷子,作为餐桌上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它陪伴了我很久很久,但我却对它知之甚少。因为,一直以来我并不喜欢它。

它不如勺子好用,也没有刀叉洋气,它总让我想起两根枝桠突兀、扭曲的树棍。你看它,两根七八寸长,细如小指的简简单单的小棍子,却绝妙地应用了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灵活地在餐桌上大显身手。怪不得,人们称它是中国人四大发明之外的另一大发明了。

这次要写它,我才试着去走进它、了解它,也才知道关于它起源的传说就有三个:首先是神鸟救姜子牙的故事;还有流传于江苏一带的妲己用玉簪挟菜喂纣王的故事;但最靠谱的应该是最后的一种说法:大禹发明了筷子。

大禹在治水中偶然产生使用筷箸的最初过程,这比姜子牙和妲己制筷传说,显得更纯朴和具有真实性。人们也更愿意相信这是真实的情形。

一般来说,筷子的形状是上端为方,延至下端为圆,上粗下细,两枝平行的棍状造型,功能也多于西式的餐具。但这次细究才发现,中日韩三国的筷子,却是各有特色的。

我国的筷子,多是头方尾圆的。主要是因为方形筷在餐桌上不易滚动,比较稳重。缺点就是我国的筷子较长,不太方便外国人使用。

日本的筷子,流行尖头的短筷,通常都是木制,也有包漆的。尖头木质短筷不打滑、很好掌控。因为日本人好食鱼,细的筷头比较好挟软的鱼肉,也不易挟碎鱼肉。所以对外国人来说,日本筷子是最方便使用的。

韩国的筷子,很扁平,一般是不锈钢筷子,长度比我国的短、比日本的长,但因其细小又沉重,所以对外国人来说是最难使用的。

从小,母亲就教我使用筷子,但我至今都没学会。即便,我一直谨记母亲教授的要点:

两支筷子并排,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2/5处,靠掌心外的那支筷子,将支撑点放到食指一、二节上, 靠掌心内的那支,把支撑点放于中指第一节上面,然后将大拇指第一节轻压在靠掌心外的筷子上。再用无名指尖端抵在靠掌心的那支筷子上,最后以中指为支点,自然张合即可。

但一到吃饭的时候,我的手就不听使唤了。中指自动退出,两支筷子紧紧地并在一起。可想而知,没有支点的杠杆运动,每次收获的食物总是少的可怜。为此,我总说妈没教好,妈总说是我太笨!

这个千年难解的命题,也一直影响着我在外用餐的习惯。每次聚餐,我都是只吃转到我正对面的那盘菜,周边的菜肴很少触及。除非有绝对地把握能挟到碗、碟里,而不会中途滴落汁水或者掉到桌上。以至于,总有人会说,你怎么吃这么少,放开吃别拘束了。

我也不想拘束,但从小母亲教授的餐桌礼仪又在告诉我:餐桌上,不要从一盘菜的底下往上挑,要先从盘子的一边开始顺着挟;餐桌上,不要越过桌子的中线,如果想吃另一边的某道菜,可以把盘子拿过来,挟一些再放回去;餐桌上,不要拿起筷子犹豫不决,如果还不知要吃哪道菜,就先把筷子放下;餐桌上,不要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并不时发出“丝丝”的声响;餐桌上,言谈间不要用筷子指向别人;餐桌上,不管是挟菜给对方,还是对方挟菜给自己,都不能用筷子来接食物;餐桌上,吃东西时不要发出咀嚼食物吧唧嘴的声响。

还有,在用餐前,摆碗筷时筷子一定要整齐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要竖向放在饭碗上正中间的位置;筷子一定要并排放,不能隔着碗或盘子分开放;同一餐桌上的筷子不能有长有短,除非有主桌和次桌的分别,主桌的筷子可以长过次桌,不然最好都一样长。

每每想到这些,在外用餐时,我总是吃不饱的,都是浅尝则止而已。所以,我特别喜欢在外用餐是分餐制,既满足食欲,又不失礼仪。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一双筷子引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