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新解2-1

《弟子规》新解2:总叙

原文: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tì),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新解:

《弟子规》开篇交代了这本小学生守则的出处,是来自于圣人的教诲。哪个圣人呢?孔夫子。孔子怎么教诲的?《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作者基于这几句话加以发挥,采用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方式,读起来朗朗上口,方便记忆。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

因此《弟子规》由八个部分组成,总叙以后分为7篇,分别是: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

圣人的教诲也已经是2500年前的余响了,今天的世界已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知道了太多孔老师不知道的东西,比如地球是圆的;太阳为什么早晨大而凉,中午小而热;星星其实比地球大好多;我们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里头有分子,分子里头有原子;总之,太多了。当然,孔老师仍然知道好多我们尚未领悟的东西,比如人心世情。所以我们研读经典,既要虚心受教,也要站在现代人的高度,完成我们在新时代下的再创造,这才是对他老人家最大的敬重。

下面我们对《论语•学而篇》第六条进行一些展开解读。

1,什么是圣人?

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也就是说,圣人是做人的典范,因而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我们身处两个世界,一个是外在世界,一个是内在世界。外在世界的经历是内在世界的投射,如果内在世界不安定,外在世界也安定不了。如何安定内在世界呢?西方人的解决方案是弄出个上帝来,我们的方法是弄出个圣人来。

东西方为什么如此不同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从已经发掘的原始部落遗址,比如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我们大致可以勾勒出原始部落的生活情景。这些部落大致相当于现代的一个小村庄,但是和现代的村庄有些不同,周围都要挖条大壕沟,还有栅栏围着,有点儿象行军打仗的营寨。为什么这样设置呢?因为外部生存环境太恶劣了,除了毒蛇猛兽来侵扰,周围的其他部落也可能偷摸跑过来吃你。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人们需要持续不断的心理建设,所以每个部落都会创造出自己的保护神来,可能是山神、河神,鸟神,蛇神等等。祭祀就成了生产生活之余的保留节目,行动之前祭拜祭拜,给自己壮壮胆,完活之后祭拜祭拜,与神明加强连接。

部落之间通婚、兼并与融合,就形成了部落联盟,进而形成部落国家,尧舜禹汤时代基本上就是从部落联盟到部落国家的演进过程。在这过程中各个部落都会把自己的神带进来,从而形成了多神崇拜。

外国也是这个样子,古希腊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神。我们看到古希腊神话里,神之间也斗来斗去,因为他们是各自城邦的代表。

古希腊古罗马的多神崇拜终结于一神论,比如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安拉。

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商代以前也是多神论的,商代的统治者在占卜祭祀这件事上一点儿都不吝啬时间,有统计说,光是在殷墟,就发掘了大约15万片刻满文字的甲骨,这些甲骨文记录的都是与神明对话的记录,就算一天一片也要400多年才能累积那么多,可见当时占卜祭祀的频度有多高。

商朝传到帝辛(纣王)的时候,综合国力还是很强大的,商纣王属于英明神武的那种,志在征伐四方,开疆拓土,估计跟汉武帝,隋炀帝属于同一类型的领导者。汉武帝成功了,所以各种溢美之词就加到他身上了,隋炀帝搞砸了,所以各种脏水就都泼到他身上。商纣王的下场跟隋炀帝一样的,所以子贡感慨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商纣王当年的战略方向是经营东南,把东夷纳入到帝国的版图中,这对于华夏民族的形成是有功的。没想到西北出事了,周武王打过来的时候,帝国的主力还在东南呢,没办法临时征调来自淮夷的奴隶充当兵员,结果奴隶兵倒戈了,于是商纣王自焚了。

我们说这些,是想表达周人打败了商人,在当时是多么令人震惊的一件事。商人并不服气,所以武王去世后又爆发了三监之乱,周公用了三年时间才平复。

周人居然干翻了商人这个大块头,突如其来的胜利让周人也很惶恐,商人这么殷勤地伺候他们的神,关键时候怎么不管用了呢?思来想去,周人悟出一个道理,“天命靡常,唯德是辅。”也就是说,老天(神明)对待众生是平等的,我们以为时不常祭祀着联络感情,老天就跟自己关系铁,其实都是妄念,老天的选择标准是德行,人要靠自己的德行来匹配上天的信任。从此我们中国人重新梳理了和鬼神的关系,敬而远之,从而把注意力转移到自身的行为上了。

德行修养最高的就是圣人,圣人就是理想人格的表达。

我们的圣人可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群人,而是好几群人。因为儒家有儒家的圣人系统,道家有道家的圣人系统,佛家有佛家的圣人系统。

汉朝以后,儒家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我们后面会谈到为什么儒家胜出了),所以儒家的系统老百姓最熟悉了。

在儒家的圣人序列里,孔子是最著名的,也是承前启后的一个人。孔子之前有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些人基本上是因为孔子的推崇才成为圣人的。其中尧舜禹是具体的某个人还是指代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历史上没有定论。孔子后面的入选圣人Pool里的还有孟子、颜子、子思、曾子、荀子、朱熹、王阳明等,因为有孔子这个标杆,后人觉得这些候选人跟孔子比还是差一点,所以最多得个亚圣的称号。

在儒家的体系里,比圣人次一等的叫贤人,比贤人次一等的叫君子。从君子到贤人再到圣人,是一个修行的次第。孔子是众望所归的圣人,但是孔子以后,没有一个圣人是全票通过的,可见做圣人得有多难啊。于是人们在思想上就畏难了,觉得我是肯定不行的。到了晚明的时候,出了一个王阳明,他说,人人都可以做圣人,前提是你要立志做圣人。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少年王阳明问私塾先生,什么是人生第一等要事。老师脱口而出,就是跟你爹一样,状元及第啊。王阳明说,不对,书上说的是读书做圣贤。老师瞬间石化了。王阳明的那个状元爹还笑话儿子不知天高地厚。谁曾想,他居然做到了。

王阳明是这样定义圣人的,他说圣之为圣,在于成色,而非斤两。如果拿黄金做个比方,24K金就比18K金“成色”足,一斤金矿石就比一两黄金“斤两”重。所谓成色,是指人格修养,内心纯净无染就是圣人,内心杂念多多就是凡人。这样一来逻辑就通顺了,做圣人是修养自己的德行,不假外物,求则得之,有了向圣之心,行出来的事都是有益于天下众生的,外在条件具备,事就做得大,斤两就重,就是个大号的圣人;外在条件不具备,事功就小,但仍然是纯金,不失为小号的圣人。这与孟子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一脉相承的。

前一篇我们说过,学习《弟子规》先要立一个目标,在古人看来,目标是不言而喻的,就是做圣人,根本不用讨论。

圣人我们说完了,那么什么是“圣人训”呢?圣人训就是圣人留下来的文字。古人把图书分为四大类,经史子集,因为儒家握有话语权,所以把自家的圣人之言都归在了经部里头,而其他家的则归在了子部里头,比如道家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南华经》,墨家的《墨子》等等。佛家是外来的,有自己的系统,佛家经典都归结在《大藏经》里头。

儒家收在经部里头的主要就是四书五经,扩展开来就是十三经,外加一部字典《尔雅》,《弟子规》就是取材于《论语》,《论语》是十三经之一。

实际上各家圣人的教诲都是相通的,因为他们研究的对象都是人,面对的社会问题都是一样的,只是他们各自提交的解决方案不同而已。

我们的圣人跟西方的上帝不一样,不是全知全能的。事实上圣人倒霉的时候多,得意的时候少,比如孔子,51岁才出来做官,55岁就下台了,此后周游列国十几年,也没找到好工作,在那战乱的年代四处奔波,寻求救世之道,有时候饭都没得吃,孔子自嘲说,"累累若如丧家之犬"。这么个“倒霉”的人,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他呢?因为他人格伟大,见解深刻,心心念念都是天下苍生。象孔子这样的人,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他们都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说到圣人,我们必须要提一下墨子。墨子是孔门后学,大约是孔子去世后墨子才出生,墨子对儒家的繁文缛节很失望,认为儒家的主张并非救世良方,于是创立了墨家学派。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节用,成为和儒家相抗衡的两大显学之一。

和儒家不同,墨子和他的弟子们都是活脱脱的劳动人民形象,他们主要来自非农的劳动者阶层(手工业,商业),在乱世里他们象帮派一样聚居在一起,亲自劳作,自力更生,同时为了天下苍生,赴汤蹈火,死不旋踵。九年级课文有一篇《墨子•公输》,介绍了墨子帮助弱小的宋国抵抗楚国侵略的故事。梁启超先生赞叹墨子为东方基督(墨家的主张和早期基督教确有几分相似)。虽然墨家在秦汉以后衰落了,但是墨子的精神以及墨家学派的思想已然留在了中华文化的血脉里。

还有一位圣人我们也要提一提,那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原来是一个调皮捣蛋,无法无天的家伙,被家长老师暴捶了一顿,改过自新,发奋图强,承担起西天取经的责任,终于从一个虚名的齐天大圣修成了货真价实的圣人--斗战胜佛。孩子们都喜欢孙悟空,用孙悟空的励志故事教育孩子们,肯定很好玩儿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弟子规》新解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