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用心理学知识教育孩子?

作为一名亲子沟通讲师,我经常听到这样的问题:
“我家孩子去幼儿园都哭一个月了,是不是缺乏安全感?”
“孩子一回家就忙着玩,我不叫他,他就不会主动学习,是不是没有内动力?”
“孩子跟手机比跟我都亲,是不是有网瘾了?”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这些父母都是爱学习的父母,读了很多心理学书籍,知道很多心理学概念和理论。他们问出来的问题,都不简单。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基于自己的观察和数据建立自己的个人理论,用于理解、解释、预测他人的某种行为。从这一点来说,人人都是心理学家。那么,心理学家是如何炼成的呢?

心理学家如何炼成?

婴儿生来就能辩别出人的面孔和声音,并且模仿他人。当你面带微笑,对怀里的小婴儿说出一串不知所云的话:“你是我的宝,你是我的贝,你是我最乖的宝贝,你是我的心肝,啊,爱也爱不够!”你怀里的小东西会“叽里咕噜”地回应你,手脚还会随着你语调的变化而舞动。你们仿佛在唱一首傻傻的情歌,默契而美好。

随着孩子长大,他(她)对你的观察积累成了一个个人数据库。你眨眨眼或是咧咧嘴,他(她)就能辩别出你是开心还是生气。然后,再根据你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时候的你,是孩子理解事物、做出判断的工具。

我女儿1岁多时,我带她去亲子园。在一个有二层阁楼的大教室里,我和老师聊着天,女儿和其他小朋友在教室中央的大型积木间穿梭玩耍。玩了一会,一些孩子爬到了阁楼上。女儿也有点好奇,走到楼梯边看着我。我冲她摇了摇头,她放弃上楼,回到教室中央。我的态度,是女儿判断能否去阁楼的依据。

2岁后,孩子不再只凭你的态度来决策和行动。他们一边把手指伸向电源插孔,一边观察你的反应,哪怕你惊恐得大叫,他们也不为所动。他们要的就是这个,他们把你当作实验对象,做你不允许他们做的事,然后看你的反应,用于理解你与他(她)不同。当然,这时候的他们也会在你流泪时给你擦眼泪,用他们胖乎乎的小手拍你的后背,就像你曾经对他(她)做的那样。

3岁以后,孩子一遍又一遍地和你玩躲猫猫的游戏。他清楚地知道,只要他悄悄藏起来,你就不知道他藏到哪儿了。他超越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明白了你和他不一样,你和他理解的世界也不一样。

短短几年,孩子通过模仿、积累、实验、观察、分析看到的现象,形成自己的理论,成为了一名小小的心理学家。

孩子的父母也一样,观察、积累、预测、解释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一切,基于自己的直觉,形成自己的个人理论,成了通晓自己孩子心理的科学家。

然而,他们和真正的心理学家不一样。真正的心理学家,有了直觉的建构初期,还要经过一系列实验、论证、修改、提炼、推理和分析,才会形成正式的心理学理论

享受科学带来的好处

正式理论与个人理论不同。正式理论的数据来源范围更广,更具综合性;个人理论的数据来源于自己的小圈子、数据有限。正式理论的观察更客观;个人理论的观察和解释可能受自己的经验、需要、感受和价值的影响。正式理论经过同行或中立方的检验;个人理论没有经过检验,往往受到自己主观的影响。

也就是说,个人理论往往受到证实偏差的影响而失去客观。

证实偏差(confirmation bias),个体倾向于寻找验证假设的信息,而不是寻找否定假设的证据的现象。社会生活中人们在判断自己的信念或假设是否正确,或者进行决策时,往往认为支持性的证据更有说服力,并有意或无意地寻找与自己已有的信念或假设一致的信息和解释,这种为已有的信念找证据的倾向往往导致错误的发生。

当你认为孩子没有安全感,你就容易寻找证据来证明孩子没有安全感,孩子上幼儿园哭的时间久一点,你就自责之前自己加班陪孩子时间少,忽略孩子从高高的滑梯滑下来多么忘我和开心。当你认为孩子缺乏内动力,你就会特别关注孩子回家是否积极学习,忘了孩子已经在学校学习了一天。当你认为孩子有网瘾,你就会看到孩子时刻拿着手机,不去了解孩子拿着手机做什么。

爱学习的父母把自己知道的心理学概念和理论套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却忘了任何理论,都有其局限性和文化背景,并非可以直接套用。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注重那些与我们理论不相符的现象。

正如发展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所说:“了解科学的好处之一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保护性的质疑态度。这种态度会让我们深度怀疑任何声称能让孩子更聪明或者教会他们更多知识的公式,不管是识字卡、莫扎特音乐磁带还是“更优儿童研究所”。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孩子的一切都表明,这些人为干预往好里说是无效,往差里说,会干扰成年人和孩子之间的正常互动。孩子是最聪明的,他们知道自己需要学习什么,而且在获得所需信息方面非常有效且有选择性。孩子的内在机制促使他们去了解周围的现实世界,他们通过把玩真实世界里的事物来学习,最重要的是,他们通过与关爱他们的人一起游戏来学习,了解科学的最大好处在于它能使我们免于遭受伪科学之苦。”

愿你能真正享受科学带来的好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母如何用心理学知识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