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精读之《如何学习》第4天

                                   第4天  原来,遗忘只是个误会

今天继续读第2章下半部分,第45页到60页。

继艾宾浩斯进行无意义材料记忆实验之后,接着又有英国人巴拉德进行不同的记忆实验,这次他采用的是有意义材料学习,发现实验结果跟遗忘曲线完全不同,即学生学完一个材料后,间隔周期考试,结果是学生的成绩越来越好,人们曾经遗忘的东西竟然又能记起来了。

如果对这种现象也用一条曲线来表现的话,可以命名为学习曲线,形状跟遗忘曲线大致对称相反。

巴拉德把这种现象归因于自己新提出的术语“回想”,即大脑对先前学习的材料进行了费力的回顾。

原因真的是这样吗?


艾宾浩斯也进行了复习,但结果和结论完全不同。看来差别并非在复习这个行为上,而很有可能在学习材料的不同上。

紧接着美国人埃尔代伊又做了两种不同材料的学习实验,对比发现,正是因为学习材料的不同导致了回想能力不同,从而导致了记忆程度不同;并且发现,材料内容、形式越丰富、越有意义,人们的回想越容易,学习结果也越好。

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终于出现了记忆科学的集大成者——美国科学家比约克夫妇。他们综合了各种实验结果,提出了完备的记忆理论——“记忆失用理论”,也被称为“遗忘式学习”。

原来,不是遗忘,是提取不出来。

阅读思考点滴:

记忆失用理论有两条:一是记忆不单单是储存,还有提取;二是提取越难,则在提取出来后,则该记忆会越牢固,以后再提取也更容易。

 这解释了艾宾浩斯所说的遗忘并不是记忆丢失,而是很难提取出来;同时也包含了巴拉德提出的回想能增加记忆的理论。

当然也许有人会提出说,艾宾浩斯的无意义材料回想起来更难,为什么学习成绩反而下降呢?

我的理解是,首先学习材料要有能被大脑回想的余地,无意义材料在大脑中是孤立、无意义的,是大脑忽视的对象,很难被想到,也就不存在回想机会了;而有意义材料对大脑的刺激大,形式丰富则更能点亮更多脑细胞,并且是多点链接,复习起来很容易想到,其在大脑中的“势力范围”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

对理论理解了,就要开始想着怎么运用:

针对记忆的存储方面,学习刚开始时要慢,要完整,要多通路接触感受,然后整出意义、目的、情绪来,多跟自己已知的事情建立联系,全力刺激大脑。即输入时要时间长、通路多、联系广、意义足、理解深,目的只有一个,扩大该记忆在脑中的“势力范围”,这样将来自己再提取时就很容易了,随便一点线索就可以抓起一大片关联。

而对于记忆的提取,也就是大脑输出,下次再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直播精读之《如何学习》第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