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一梦惹人哀

四大名著,从小就不陌生,大人说,同学说。小时候放了假就看《西游记》的电视剧,真是百看不厌,也是最吸引小孩子的吧。到了中学,身边有同学看四大名著,大部分是《水浒传》和《三国演义》,鲜有人提到《红楼梦》,大家好像不愿意去读。

相较而言,我对《红楼梦》的印象会空很多。其他书里人物和情节大概也知道,而关于《红楼梦》,只说的出来贾宝玉和林黛玉,还有广为知晓的《葬花吟》里的一句诗——“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上了大学,有了不少空闲时间,有时候也会去图书馆看书,可是一直没看四大名著的书。直到大二上学期结束后的寒假,才翻开《红楼梦》的扉页。自己对诗词感些兴趣,对于谋略、义气,却觉得乏味,似乎是《红楼梦》选择了我。一个月的时间,恰好看到八十回。

如作者开篇所说,记述的是“当日闺友闺情”,在闺阁琐事之间,写下人情百态,世间冷暖。作者的眼睛,看到贵族的生活,也触及普通人的日子。角色众多,命运各异。人物无论轻重,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觉得宝玉就是曹雪芹的写照,十年辛苦而成的血泪之书,承载了宝玉的成长,流淌着他的忏悔,最终成为自我救赎。自身的经历筑成文字,回忆写成画面。

回顾往事,一直提到梦幻,作者极力想说明整个故事就是泡影。“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梦尽荒唐”,浮生若梦之感油然而生。纵然历经离合悲欢,又感觉“枉入红尘若许年”,如同梦境。半生碌碌无为,未能振兴家业,又一事无成,只有种种经历。

真事隐去,假语仍存。书中充满隐喻和谐音,人物的名字和诗词都有意蕴,最精彩莫过于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姑的名字就很有意思,直接警示宝玉,太虚幻境皆是幻觉。虽然身边女子的命运逐个展现,可宝玉不过一个少年,每个人判词的意义,如何能领悟。即便有十四只曲子的注解,可一切还停留在开端,谁能望到结束。直到读后面的内容,得些蜘丝马迹,就回来翻阅这一回,人物的结局一一印证,精妙绝伦。其实结局早已写好,我眼睁睁地看着她们走向既定的命运,最后才领悟,才感觉到枷锁的存在。早早的就写下结果,心中已有答案,一幕幕悲剧就在眼前。也许曹雪芹已经看透,最终的结局并不重要,走向终点的道路,才耐人寻味。正是在这些过程中,宝玉慢慢领悟,看到闪光。读到二十二回的元宵灯谜,好像故地重游。宝玉的不谙世事,我的无能为力,雪芹的无可奈何。这些女子沿着各自窄窄的道路,步入深渊,轨迹不可改变。

深渊之前的美好时光,像阳光下五彩斑斓的肥皂泡。破灭之后,才知道那是多么珍贵。大观园被抄检之前,犹如青春的桃花源,宝玉和其他女孩儿恣意的挥霍时光,尽情享受青春的恩赐。宝玉对女孩儿天生一份多情,独对黛玉,一份深情与一颗真心。前世已注定了情缘,宝玉与黛玉今世的感情,夹杂了太多青春期的特质,心情的起伏不定与心理的矛盾。第十九回里,想象宝黛对视的画面,柔情似水,软语温存,情意绵绵。简单的几句对话,勾勒出那种细腻的感情。“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也难以形容,语言瞬间失色,变得匮乏。脑海中的画面太过美好,甚至觉得不真实,让我坠入眩晕之中。宝黛两小无猜,流露于字里行间。他们之间的亲密缠绵,让人嫉妒。宝玉的心思全落在了黛玉上,可黛玉常常吃醋,一再试探,想得到印证,“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虽是宝玉所写,恰是对黛玉最好的诠释。第二十回里,黛玉一句“亏在那里绊住,不然,早就飞来了”,引得一番拌嘴。宝玉不会和黛玉生气,只是委屈吧。宝玉一句话“我是说我自己死了干净,别听错了话赖人”,即使是吵架,宝玉也在关心体贴黛玉,情意历历可见。宝玉的痴心,坚不可摧。第三十二回里,黛玉偶然听到宝玉的话“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一下子心事全部明了。已是互为知己,又有木石前盟,虽金玉良缘,也是不能够了。我甚至感到欣慰,替他们欣喜,心灵达到契合,还有什么能比得上?宝玉的一句“你放心”,爱恋想说不敢说,素日之意藏于肺腑。倾吐一番心意,“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叫人心疼。宝玉被父亲痛打后,黛玉来看他,看着“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便哄她说是装出来的,黛玉的无声之泣犹如针扎。万般言辞,抵不过深情一眼。

宝黛之情,随日子过去,逐渐深厚,有一种心安的感觉。时间中宝玉也在成长,心智慢慢成熟,我同样一点点明白人世的悲欢离合。宝玉初见秦钟,“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如凤姐所言,“比下去了”。刹那,宝玉心中便有所失,前所未有,竟还痴了半日。我努力想象那画面,宝玉身处侯门公府之家,虽锦衣玉食,行动却诸多不便,外面的世界是多广阔,从未知晓,只是在闺阁中厮混。囚禁在小小的宁荣二府,今日才知道,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好像深锁久闭的一扇门突然打开,光亮瞬间淹没自己,照亮了“泥猪癞狗”。宝玉得到了一个朋友,这富贵反倒成了羁绊,“遭我荼毒”。我觉得伤心,蒙蔽了许久的双眼现在才得到一丝丝光明,也幸好是这样,宝玉身旁有了一个男玩伴,视野终于变得开阔一些。

秦钟给宝玉带来惊喜,带来不同的天空,《西厢记》就是情的讯号了。与黛玉共读《西厢记》,从这些文字中,情窦初开的宝玉有了些感悟,对于“情”,像是一颗种子埋到了心里。宝玉对林黛玉说:“我就是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痴情十分。龄官也有同样的痴心,在地上一遍遍画着“蔷”字,雨来了竟未察觉。之后,梨花院宝玉再见龄官,对情的感悟又深一层。贾蔷买了一只雀儿想给龄官逗乐,不料龄官以身世自比,贾蔷立马就慌了,毫不犹豫,把雀儿放了生。费尽心思买来的玩物,一点也不重要,贾蔷只为龄官的快乐,一心在她身上,是捧在手心的呵护。龄官同样关心着贾蔷,“这会子大毒日头底下,你赌气去请了来,我也不瞧”,听得出有愠色,却饱含感动。宝玉看到他们相互爱恋的情景,再一次痴了,也终于领会了画“蔷”的深意。“蔷”字中的深情款款,只属于贾蔷。宝玉想让大观园里所有女儿的眼泪来单葬他,不可能的了。各人有各人的情分,也得各自应有的眼泪,已有分定。身边众多女儿,谁的眼泪倾心自己呢?

人生情缘宝玉已有感悟,时间推着他向前走,光阴无情。他留恋与姐妹共处,梦想着直到化成青烟的那天,灿烂的日子总是很快流逝。大观园这个青春王国里,承载了太多美好的时光。这里没有仕途经济,远离世俗的喧嚣,充满欢声笑语。群芳夜宴固然欢乐,渐渐长大,如何持续?抄检大观园是梦碎裂的开始,明媚的阳光要消失了。

贾府最后的聚会,中秋在凸碧山庄赏月,带来最后一缕光芒。凤姐和宝钗都没有来,一下子清冷了,不比往年热闹,品笛更感凄清,贾母也对境感怀,不免悲伤。黛玉和湘云去近水的凹晶馆赏月,一起联诗。“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是整本书我最爱的一句诗。颓败凄楚,心里不禁也变得寒冷。

冷在蔓延。大观园有了缺口,破碎,让人心神凄怆。宝玉自有的多情,让他承受了更多的痛苦。身边的丫鬟中,最偏爱的应该是晴雯了。“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任性的晴雯占有宝玉的呵护;“勇晴雯病补雀金裘”,对宝玉情真意切。晴雯被王夫人撵出去后,宝玉哭叫着说:“我究竟不知晴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悲剧已然开始。“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晴雯带着宝玉的温度,最终去了。一篇《芙蓉女儿诔》,多情公子空牵念。“三春去后诸芳尽”,身边的人终究会离去,一次次伤痛,宝玉力不从心。

贾府没落,不论原因,我总是哀伤,精致的花瓶打碎了,似乎青春的美好戛然而止。宝玉从懵懂的少年,到历经世事的青年,烦恼自不必说。红尘一世,究竟是到头一梦。也许,了便是好,好便是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楼一梦惹人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