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师朱元璋的“三个狠招”(上)

你好,我是Wilson。一个正在以书写的方式磨砺自己的人,这是我在网络上的第123篇复盘随笔。

你可能听说过,人口聚集能够有效降低个体成本,从而提升整体效率,促使整体财富不断累计。这也是为什么进城打工成了近代中国农民的主要出路。

农民工进城

你想啊,明明出的力差不多,但明显城里收入高,那农民在农村怎么可能呆得住,这也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根本原因。

但是奇怪的是,按照这个规律,国家为了促进发展应该会鼓励人们不断向城市聚集啊!但咱们身边却有个奇怪的政策卡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把满怀激情的农民挡在了城市之外。

这就是咱们身边最常见的户籍政策。

这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

1954年到1956年,全国迁移人口达7700万人,其中包括大量的农民进城,这场面何等壮观。

1954年全国人口6亿,扣除六、七千万5岁以下的婴幼儿,扣除5000万城里人和军人,大概可以推算出来,大约6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进城。

这真的是一个“大跃进”。当时的城市哪里有现在这么多,这么大,都到了城里,城里有那么多工作吗?有那么多电力和自来水吗?有那么多厕所吗?更让政府担心的是,大家都跑到城里来,那谁种地啊?没有粮食吃该怎么办?

于是,从1955年到1957年,政府先后发了多个文件,内容包括“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防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盲流”一词就是这么来的),“制止农村人口外流”等等。从这时候开始,中国的各种户籍政策开始显现,

但事实上,这种对人口流动的控制,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常规操作。

中国不同于西方国家,是一个强政府的大陆文明,这与我们国家的地理位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同时陆地接壤国家众多,为了高效治理国家和抵御外敌侵扰,就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而支撑政府高效执政的力量,其实来自于国家财政的强大。

与中国接壤的国家

古代中国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因此把人和土地绑定在一起,防止频繁的流动和迁移就成了提高农业生产的绝佳策略,而户籍制度就成为把人绑在土地上的有效手段。在众多的朝代中,把户籍制度做到极致的便是明朝,而这项制度的总工程师便是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

朱元璋

朱元璋的户籍制度总共由三部分组成:户帖制、里甲制和鱼鳞图册。由于篇幅的原因,今天我先和你讲透这三大户籍政策的基础——户帖制。

户帖制

明朝洪武二年,宁国府有个叫陈灌的知府,在当地搞了一个户帖法,成效斐然。朱元璋深入研究了一下,觉得这个建户籍的法子特别好,又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完全可以作为样本在全国推行。他决定拿来先用用看。

洪武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郑重宣布户帖制在全国推广上线。

那么,户帖制到底是干什么的?怎么运作?咱们不妨把整个执行流程走上一遍,就明白了。

第一步,皇帝下发一道圣旨到户部,给政策定下基调。

第二步,户部根据文件精神,设计出标准户籍格式尺寸,叫作户帖式。户部规定:“户帖”的用纸长一尺三寸,宽一尺二寸,边缘还缀有一圈花卉装饰。

户帖

正文分成左、中、右三块。在最右边,印制洪武皇帝圣旨,前面添加一句“户部洪武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钦奉圣旨”字样。一来申明此乃皇命;二来警告百姓要如实申报,否则要充军;三来提醒经手官员,如果他们违法徇私,也要处斩。

中间部分,是户帖主要内容,要写明该户的乡贯、男子丁口、女子口、名岁、与户主关系、户种、事产、住址等信息。

最左边,是留给官员签字之用。朱元璋对这次推行极为重视,要求每一级都要有经手官员的签押,以便追溯责任。所以每一份户帖的签字,都是从户部尚书邓德开始签起,接着是副手左侍郎程进诚——当然,这两位的签押都是提前印制好的,否则他们也甭干别的事了;随着户帖一级级下发,会有侍郎某、郎中某、员外郎某、主事某依次签在后头。

这是中央部门签发部分。在户帖背后沿边还留有空白,以便地方执行官员签下花押:从知县、县丞、司吏、典吏到书手、里保,一个都不能少。

调阅任何一份户帖,都能查到从中枢到执行小吏这一整条文件流转的路线。哪一环节出问题了,抓起责任人来十分方便。

每一份户帖,都要一式两联。首一联叫作籍联,次一联叫作户联。前者交给官府留底,后者给百姓家里留底。在籍、户二联之间的骑缝处,要印有字号以作为堪合之用,还要盖上一个户部骑缝章,每联恰好各留半个印。这样一来,官、民各有一份,最大程度防止伪造。

从一份户帖式上的设计可以看出,大明朝廷着实下了一番苦心。逐级签字,骑缝用印、编号堪合,籍户二联,尽可能堵上可能存在的疏漏。仅此一点,就比前朝不知要高到哪里去了。

第三步,户部把设计好的户帖式下发给官办印坊,依照样本批量印制,然后分发到各地州县,并规定了缴还时间。

第四步,各地州县接到空白户帖之后,必须由正印官员担任提调官——这个提调,是临时差遣头衔,和后来负责教育的行政职务不一样。他的工作是张贴文告,晓谕百姓,让他们早做准备,还要对属下官吏进行培训。

接下来,提调官成立工作小组,亲自坐镇监督,下级官吏带着空白户帖,分赴各地基层去执行落地。

第五步,衙门小吏和当地里正逐家去敲门送帖。百姓大多不识字,需要口头申报,小吏当场填写资料,并由熟悉内情的里正审核、作保。三方确认无误,小吏会撕下其中的籍联部分,带回衙门,与其他籍联汇总;剩下的户联部分,交还百姓自家留底,叫作户帖。

这个制度之所以叫户帖制,就是从户联这儿来的。

第六步,所有填好的籍联,在衙门汇总统计,要算明户口、人口、丁口、田产几项数字的总额,连同原始资料一起递交给上级,自己复制一份留底。这么一层一层磨算,逐级汇总到户部。户部呈递到朱元璋手里的,就是一份全国总户口、总人口、总适龄壮丁以及总耕种田亩数的概算报告。

有了这个东西,天下在朱元璋面前,便不存任何秘密了,透明可见。他可以随时看到一个地区的总数据,如果愿意,也可以深入查到任何一户的情况。

但你们以为这就完了吗?

老朱对官僚一向不大放心,总怕有人从中舞弊徇私。他对老百姓更不放心,民间隐瞒人口和田地的事太普遍了,如果放任不管,等于白干。

因此他特意设计了一个制约舞弊的手段。

第七步,朱元璋动员了一大批军队系统的文书人员,分散到各地去审核抽查,术语叫作“驳查”。用圣旨里的话说就是:“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里下着,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

这些大头兵和地方不是一个系统,相互包庇的概率不高。如果军队驳查出户帖数字与实情不符,哪一级出了问题,就要哪一级官员的脑袋。如果查出百姓自己隐瞒,那就发配去充军。

第八步,军队驳查完毕,也提交一份报告给皇帝,和户部报告并读。大功告成。

就这样,朱元璋就像是拥有了一台超级电脑,无论是南海的柘浆种植面积、成都的蜀锦产量,还是琅玡的壮丁总数,翻阅一下,一目了然。想知道整个河东地区的牲畜总数?想看看关中有多少铁匠作坊?翻阅一下,探囊取物。


但细心的朋友可能会觉察到,这个户帖里有两个不太容易发现但事关政策成败的小问题。

户籍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什么?是征收赋税。而中国古代的赋税依据除了人丁之外,还要看田地的多寡和质量

河边的田地和山坡上的盐碱地,即使面积相同,土地肥瘠程度肯定不一样,产出大不相同;麦田和桑田,即使面积相同,收税种类也要有区别。如果不加区别,只以面积来收税,小则造成纷扰,大则激起民变。

早在春秋时代,楚国令尹子木整顿田制时,就注意到要考虑田地肥瘠不同,要“量入修赋”。王安石变法时,有一项方田均税法,将土地按肥沃程度分成五等,每等税负各不相同,多占良田者多缴,少占贫田者少缴。

将田地分级,是土地管理实践中的重要一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税赋公平,减轻贫民负担。

可在刚才那份户帖里我们可以看到,林荣一家里那六亩三分五毫的田地,只是简单地登记成“自巳民田地”。这块土地种的什么作物、肥沃程度如何,户帖里一概没写,甚至连所在位置和形状都没提。

这太奇怪了,朱元璋既然已经搞了全国人口大普查,为什么不把田地也捋一捋呢?

其实,这不是疏漏,反而是大明朝廷的务实稳重之处。

朱元璋想搞土地清查吗?想!他做梦都想。

但具体到执行层面,从皇帝到户部尚书都在发愁。

太缺人才了。

清点人口比较简单,执行人员懂得加减乘除就够了;清丈田地却是一个高难度的技术活,因为田地不可能全是规整的方形,经常会有圭、邪、箕、圆、宛、弧之类的田地形状,执行人员得精通方田之术,才能精确测量出面积。

何况它还是个情商活。地方上的势力盘根错节,互相包庇,执行人得足够精明,才能从狡黠的地方豪强嘴里挖出隐田来。

国初百废待兴,朱元璋手里暂时还没有那么多人才储备。


咱们再说回那份户帖里的第二个问题。

林荣一的家庭地址,是嘉兴府嘉兴县零宿乡二十三都宿字圩民户。

注意这个“民”字,指的是林荣一全家的户籍类型,是“民户”。在其他几份流传下来的户帖里,我们还能看到“军户”“匠户”等分类。

朱元璋为了确保政权稳定,沿用了元朝职业户籍的制度,但他没有元朝这么狠,只把户籍分为四类:民户、军户、匠户、灶户。民户归户部管,军户归兵部,匠户、灶户归工部。还有一些细分小户种,但总算不像元代那么奇葩。

这种制度弊端多多,但特别适合维持稳定,而稳定是新生朱明王朝最重视的。在朱元璋心里,老百姓最好老老实实待在土地上,别到处溜达生事。

你想啊,你一生下来,职业就注定了,不会有别的想法,自然不会瞎折腾——此所谓“其心安焉,不见异而迁焉”。官府方便管理,社会也能少闹点矛盾。

换句话说,为了保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朝廷并不在乎牺牲掉社会活力和个人自由。

这个职业户制度是特殊历史时期的妥协产物,在稳定明初局面方面有它的意义。没想到朱元璋试用了一下,觉得太好使了,干脆把它当成一个常规,一代代传了下去。

不清田,职业户,从上述两处细节可知,设计者在一份薄薄的户帖里埋藏的用意,实在深若渊海。

这一次户帖大登记,从洪武三年年底一直持续到洪武四年年底,前后整整一年。因为策略务实、设计周详,加上最高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很快全国大部分地区都顺利完成任务。

但你以为就这样完了吗?

这一切的一切还只是朱元璋长远大计的开始。真正的大戏,要等到十年之后。

你可能感兴趣的:(管理大师朱元璋的“三个狠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