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读卡夫卡的《变形记》

精神只有在不成为支撑物时,它才会自由。

​已然记不清当初上学时读这变形记的感受了。最近又重读一遍,果然如杨絳先生所言: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现在的我也不足以说完全了解人生,看懂生活真谛。但比之年少多少有些感悟,至少读的书在我脑子里不再是水过无痕般遗忘。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但愿未来的我走好每一步路,多年后的自已看到现在自已的胡言乱语,但愿不嘲笑今日之愚笨,毕竟这都是成长必经之路。只是我可笑的记录下来而已,不过我是愉悦的,有种司马迁在给人写传记的感觉,迷之自信也是佩服自已。



书中讲述:

主人公格里高尔,早晨一觉醒来变成了甲虫。然当天还有重要工作需搭火车去出差,眼看看时间已快不及了;心里只想着怎么穿衣服下床出门去工作,对自已的变形全然不在意;只想着若不快去工作,会不会被公司解雇?回想自已这五年来为了还清爸爸破产所欠债务,从未有过休息,一直勤恳工作,养活一家人。使父母妹妹体面的生活,住在大房子里的,想和家人有个愉快的假期都没时间。在这之前一切都很和美,只要他有工作,家里就有希望。

可是如今自已变成了甲虫,他说不清话,他焦急无助,谁能帮帮他?此时,父母和公司派来的人员在门外敲门叫他起床,问其为什么不上班的原由?家人都以为他生病,向公司人员百般解释。最后格里高尔终于用尽全力,打开了紧锁的门,出现在众人面前。而所有人被他的样子吓到了。公司人员落荒而逃,格里高尔怕公司解雇他,拼命阻止公司人员的逃离,却被父亲恶狠狠的追打,最后看着吓晕的母亲躲回房间。

起初妹妹会按时给他送饭打扫房间以及照顾他,希望他有一天能变回正常,心里把他当哥哥的。而母亲因为惧怕不敢来看他。父亲并不关心他是好是坏。没有了收入来源,父亲拿出了自已的私房钱,维持度日。可是坐吃山空后,还是要面临出去工作维持家计的问题。父亲、妹妹都出去工作了。每天被工作折磨的烦躁异常,最终所有愤恨归咎于格里高尔的变形,嫌弃他是一只虫子,拖累了这个家。因为工作的累,妹妹开始几天才想起给格里高尔送吃的,也不打扫卫生,后来连吃的都忘记送了。


再后来他们把房间空出一间租出去,把所有多余家具以及没用的垃圾都堆在格里高尔的房间。有一天房客在客厅欣赏妹妹拉小提琴,但房客听了一会就去别的地方,并不觉得妹妹拉的有多好。而格里高尔听到演奏,很高兴的偷偷出去听妹妹拉小提琴,他想走近妹妹告诉她,他要攒钱送她去昂贵的音乐学院去。这时房客发现了格里高尔,大吵着要退房且要补偿,他们气愤的走回自已房间。父亲非常愤怒,他已经不是想把格里高尔赶回房间了,拿着苹果一个接一个的使劲朝格里高尔抛去。最后一个苹果砸进格里高尔的后背里,他终于逃回房间,偷偷的听着客厅家人的动静。妹妹这时冷冷的走近父亲,提出赶走格里高尔的想法,父亲同意,而母亲也听之任之的赞同。可想而之格里高尔的万念俱灰,很久没有吃东西而且受了很重的伤,他就这样孤独的死去。

然而他连葬礼都没有,被女佣把尸体卖给了卖肉的人,就这样处理了他。他的亲人知道后完全没有愤怒,只一心计划着一家去旅行的假期;他们欢笑着,觉得未来很美好!似乎忘记了他们人生中有格里高尔的出现。



读的时候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母亲全然没有母爱的表现,而父亲从头到尾狂暴虐待,妹妹一开始的包容体贴,到后来也不过是为了体现自已价值的伪装。作者把人性好与坏这样铺张开来,格里高尔从头至尾都不曾改变,无论为人时对家庭忘我的付出。还是为虫时各种内心对家庭的担忧。他始终忘记自我存在,而为所有人努力生活。直至他死去也还是想着家人以后就会幸福了吧。而反观他家人的唯利是图,自私利已的表现,对比的太过鲜明。虽是荒诞的小说,人变形为虫,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可他的寓意到底是什么?是人在生活压力下的变形,还是人性的扭曲。若把虫换为人,如果你对这个世界或对一个家庭,毫无价值,便就会被抛弃、被厌恶。我第一想到就是那得病的老人,久病床前无孝子。谁知这世界的某一端在上演这样对亲人的冷漠呢?很多很多人可以套用到这里来,只要没有价值便就会被抛弃,自已都会否定自我吧。

生活的本质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又是什么?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在压榨着我们的灵魂、血与肉。只是都麻木了,大家都这样,那就本该是这样。有些不公的事反而被认为理所应当,有些理所应当的事反而被认为是罪大恶极。力量不够就会被生活呼来喝去,被别人指手画脚;而你却无能为力,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过着混吃等死的日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记录读卡夫卡的《变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