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聚性自我”与“自信”

美国自体心理学创始人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提出一个概念叫“内聚性自我”,武志红老师认为这是对他的“抽象意义上的自我”更准确的描绘。

武老师认为抽象意义上的自我形成之前,人必然会有这样一种逻辑:“我”等同于“我”发出的任何一份具体的意义志。

相反,一个有抽象意义的自我的人会有另一种逻辑:每一份意志都只是“我”的一部分,而不是“我”自身。

艾克曼在《歌德谈话录》里面写到:“一本书好不好,不需要别人推荐,这本书自己本身就是自己最好的推荐”,高中读到这本书,我抄下了这句话在旁边做了读书心得“一个人如何,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就是好最好的推荐”,其实无需太在意,有些人不全面了解你而做出的对你过高或者过低评价的言论,情绪没必要因此掀起多大的波澜太开心或者太愤怒。一个有“抽象意义的自我的”人不会过于悔恨追忆过去,会正确面对自己的成长,不因自己的不完美而纠结。

《小狗钱钱》第三章“达瑞,一个很会挣钱的男孩”中,小狗钱钱给吉娅说“你能否挣到钱,最关键的并不是你有没有好的点子,也不是你有多聪明,而是你的自信程度。

你的自信程度决定了你是否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否相信你自己。假如你根本不相信你能做到的话,那么你就根本不会动手去做,而假如你不开始去做,那么你就什么也得不到”

具备“抽象意义上的自我”的人肯定也是自信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聚性自我”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