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不是不了解网络世界的速生速朽,但当一夜爆红这种事真正发生在她身上的时候还是让她大吃一惊。
咕咚开始自我劝解,或许故事里的事都是有现实依据的,哪怕只有百分之一可能的童话故事也未必不能发生,努力久了的学渣能考年级第一,用心追求姑娘的少年最后得到日久生情,职场新人忍辱负重总能升职加薪......
奥,现在还要加一条,九十九线小透明坚持写作也能走红。
但咕咚自己心里是有数的,自己写文章就像小时候买新玩具,像有的人换男女朋友,是一件非常三分钟热血的事情,断更是经常发生的事,更别提什么推广引流,她从来不上心。
至于她本人,哪怕是玛丽苏人设的入门条件,乐观自信,单纯可爱,热爱生活,她都过不了关。
后来她寻根溯源,是一个叫z的姐姐转发安利了几条她的微博。z算是比较有流量的网红,而且类型和咕咚很像,受众比较一致,这之后粉丝病毒式扩散,打了她一个措手不及。咕咚很快和z聊到了一起,z说也没什么原因,晚上偶然翻到她觉得很戳心,仔细看了一些觉得很喜欢这个妹妹。
z说,你未必写的有多好,但那些文字打动了我,我想说支持一下你,不然哪天你坚持不下去了我想起来会有遗憾。
咕咚很喜欢这个新认识的朋友,为了感谢Z她请Z吃了海底捞。Z长得是真的很好看,在普通人堆里肤白腰细腿长,长相是男生女生都很爱的那一挂。两个人吃火锅其实少了点氛围,但和z待在一起让咕咚很舒服,她想这或许就是亲和力吧。
饭局接近尾声,咕咚终于忍不住,她问z,姐姐你这么漂亮,是整过容吗。
咕咚知道这样问有点唐突,但z表现出的亲近感无限放大了好奇心的行动力。
又或者,她自己不愿承认,她有些嫉妒z。
z愣了一下,吃下最后一片清汤牛肉,然后抬眼说,嗯,整过。
“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问题,可能我身边大部分的人都多多少少会整一些吧,大家也不太关注这个,你问我的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我有没有烫过头发一样。”说完宠溺地对咕咚笑笑,说我去结账。
咕咚脸红,她觉得z这样的姐姐应该没有谁会不喜欢吧。
只要她想,没人会在她的场子尴尬。
“等等!说好了我请你啦”
认识z之后,咕咚是真的觉得,花瓶也不是谁都能当的。
比起天生丽质,更多的美丽是靠金钱的堆砌,花费大把精力积累出来的。她每次和z吃火锅,z每样菜都只吃一口,吃清汤。有一次她们去看电影,z在车上就晕过去了,后来咕咚才知道是那段时间她在定期节食的阶段。如此种种,在咕咚眼里,z明媚的美丽下是流失的生命力,一触即破。
但咕咚清楚,这样的透支是很有效果的。z比她大5岁,但看起来比高中生还要水嫩。她想起z说过的,灰姑娘的故事在现在是不成立的,因为有钱又肯对自己狠的女人想比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漂亮简直太容易了。而且她们往往更加懂得如何投其所好,更加理智和聪慧,不会做出一些愚蠢而冲动的事。
咕咚后来也认识了很多其他的网红或是白富美。她们和z有相似的标签,她们有钱,漂亮,耗费时间精力和金钱整容节食,是很合格的花瓶。
“但她们都不如z有脑子。”咕咚和我说这句的时候我以为她在骂人,后来我才明白,她说的是z的克制,理智,任何时候都保持狩猎者的谨慎和猎物该有的警觉。她从心里尊重每一个人,她从上帝视角规范自己的生活,井井有条,如沐春风,像极了咕咚以前见过的一个高考状元。
咕咚有理由相信,z是生活的状元,风水轮流转永远转不到她头上。
3月末,到了北京的花季,这便是顺其自然。
周末咕咚和陈诺去一个人还没那么多的公园野餐。这两天阳光很好,是难得的晴朗天气,大街上公园里都是充满朝气的年轻面孔,走在他们中间就能感受到和谐的快乐。陈诺买了单反,那个原本只会举自拍杆的男孩子现在已经可以拍出很多好看的照片了。
人的情绪是是很神奇的东西。悲伤是很难相通的,感同身受真的太难了。但当你身边有一定数量的快乐的人,很轻易就会产生一定的共鸣,就像这一场花开,带动了整个帝都的快乐。
你看,共情都双标,何况我们。
再晚点陈诺陪咕咚去逛了宜家,像以前在他们家乡的城市那样,不过两个人现在都住宿舍,没什么太多要买的,大部分时间是逛着玩。那时候宜家还没现在这么受年轻人欢迎,他们走在人群中显得有些突兀。陈诺还是喜欢吃宜家的意面,喜欢推着车走在咕咚左手边的位置。
咕咚去卫生间回来发现陈诺不在原来的位置了,她发消息问,你在哪儿。
陈诺回她,在你心里。
咕咚说你别闹。抬头看见陈诺拿着一个小熊走过来,是宜家很常见的小毛绒玩具。
“我刚看见你举着它自拍,我想帮你把它带回家。”陈诺傻乎乎的笑,“你喜欢吗。”
咕咚觉得直男简直太可爱了。
“喜欢就能带回家吗?”
“那我喜欢你怎么办啊。”
咕咚刚说完就被陈诺压在角落的墙壁使劲亲了一下。
当时咕咚的想法是,情侣之间能做的事太多了,人们往往会追求更多的激情,更大的浪漫,花样百出,有人一掷千金,有人推陈出新,有人绞尽脑汁,标榜自己的独特和这段感情的与众不同。但咕咚猜,她这辈子大概只能遇见陈诺这么一个,愿意陪她在宜家约会的男孩子了。对她来说,这或许是最特别的男孩,最特别的恋爱。
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
从一所学校到另一所学校。
如果有可能的话,从十六岁到六十岁。
后来咕咚才知道,于她而言独一无二的爱情经历,每时每刻都在千万少女的生活中发生。她的爱情和她一样普通,但放在她的生活中又是那样不凡。
陈诺修了照片发给咕咚,拍的很文艺,在今天咕咚朋友圈大同小异的九宫格自拍中是一眼就能看到的一股清流。陈诺说,我想学学给你拍照,我听说网红都要多多少少晒一些漂亮的照片,我不舍得你冲着别人笑,隔着镜头也不行。
那晚他们聊了很久,关于各自的大学生活,有趣的事,无聊的事,最近的满脑和困扰。像从前高中的时候在同一个学校的不同班级一样,北京就像一座巨大的学校,他们只不过在不同的学院而已,彼此有相似而不同的生活节奏。
但咕咚没说z的事。咕咚告诉自己,这是和陈诺无关的圈子,没什么可告诉他的。
但她知道,她不敢。她对自己不够自信,尤其是她看到陈诺相机里清一色的她的照片的时候,脑海中没来由的浮现起z的模样,暗暗做出了对比。
z是咕咚自己都觉得完美无缺的人,她怎么敢带到爱人的世界里。
两个人都是她世界里宝藏一样的存在,她都想藏起来。
不想满盘皆输最好的方法,就是别开局。
大学是咕咚见到的第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有人目标坚定,参加各类比赛,获得各种奖项,被潮水一样的赞誉和敬佩包围着,但还是会每晚凌晨一个人在楼梯间学英语,也有人夜夜笙歌,玩遍北京的大街小巷,白天黑夜。
更有趣的是这些人会有一部分,巧妙地重合了。
在学校大家好像都固化了社交圈,除了刚开学班级组织部门社团的那一批互换微信外,好像很难认识新的朋友,但当我们提起什么人又意外发现原来大家互相都认识。
这里足够大,想努力的人没有比拼的上限,想随遇而安的人总能找到比自己不如的。无论是什么样的爱好或个性,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群体。
这里也足够小,每个人的好友圈交织拼接,每个人都好像认识很多人,但又都不太了解。
最后发现大家都在一个怪圈里。
咕咚会迷茫,就像北京天桥下疾驰而过的车流,不知道下一个路口是否会有短暂的停留,不知道下一个时刻是不是就要迎接晚高峰。
她相信陈诺也一定会有。
但他们都不说,心照不宣。
他们是彼此在这里最坚固的依靠,不能漏出自己即将倾倒的马脚。